光伏板清洗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1822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光伏板清洗机器人,包括底部框架,在底部框架上盖设有封闭底部框架开口的盖板件,在盖板件上设置有多组涵道风扇,在底部框架的上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箱体机构,在所述底部框架上固定设置有多组清洁刷体机构,所述盖板件包括多组呈不同角度设置的盖板组件,所述组涵道风扇分别安装在所述盖板组件上,在光伏板清洗机器人底部上设置有多组可实时监测压力的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和所述涵道风扇的控制模块联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涵道风扇的整机结构实现对光伏板上的清洁,且通过力传感器和不同角度设置的涵道风扇联动,保证了装置负压腔的平衡,防止大风环境下吹落机器人导致损坏。导致损坏。导致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板清洗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清洗机构领域,具体为太阳能光伏板的清洗机器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应用于光伏板清洁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类:
[0003](1)光伏板单排清洁方式。此类技术最具代表性的为导轨型光伏板清洁装置,它具有横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可沿光伏板做两个垂直方向的运动,使清洁装置主体移动,进行对光伏板的清洁。
[0004](2)光伏板跨排清洁方式。这类技术主要有车载清洁式和摆渡车式两种。车载清洁式机器人多采用有水清洁方式,清洁装置安装在工程车上,由工程车实现前后多排光伏板的清洁。摆渡车式清洁机器人主要由清洁机器人、摆渡车及轨道等附属设施组成。
[0005](3)吸附清洁方式。其主要有磁吸附式、仿生吸附式、静电吸附式以及负压吸附式。磁吸附式机器人适应导磁材质的接触面,依靠磁力吸附在板面上。负压吸附式可细分为真空吸附和推力吸附两类,已有基于吸盘进行吸附的光伏板清洁机器人。
[0006]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
[0007](1)光伏板单排清洁方式:导轨型清洁装置不适用于风沙较大的西北地区,一场风沙后导轨的缝隙里会有不少沙尘堆积,该类清洁装置还需要人为清理导轨缝隙中的沙尘以防止装置损坏。不同光伏电场中光伏板大小有所不同,在购买该类清洁装置时需要向厂家定制,且每排光伏板都需要加装导轨以适应该类清洁装置,投入巨大。
[0008](2)光伏板跨板清洁方式:

车载清洁式:由于该类产品的体型庞大,不仅液压系统无法自适应复杂的光伏板倾斜角度,而且清洁装置易对光伏组件组件造成损坏,因此主要适用于我国西北部地势相对平坦,光伏板排列间距较大的光伏电站,但西北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因此使用该类清洁装置有一定的局限性。

摆渡车式:该技术的现场施工量大、施工周期长,对轨道载体的平整度要求高,复杂的环境和地形地貌会导致成本陡增,且设备易在倾斜面上倾覆。该类清洁装置受限于性价比、环境适应性及稳定性等问题,发展前景不乐观。
[0009](3)吸附清洁方式:磁吸附式和静电吸附式一般对壁面材质有一定的特殊要求,性能受壁面材质的影响较大,同时会对光伏板组件造成影响;而仿生式目前不太成熟,成本较高,研究较为复杂,不适合工业的大规模批量生产;目前已有的真空吸附式光伏板清洁机器人完全紧贴光伏板板面,移动效率不高。且绝大部分机器人只能够沿单方向移动,需要在工作途中进行转向,清洁普遍存在死角。
[0010]基于以上原因,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技术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光伏板清洗机器人。
[0012]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光伏板清洗机器人,包括底部框架,在底
部框架上盖设有封闭底部框架开口的盖板件,在盖板件上设置有多组涵道风扇,在底部框架的上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箱体机构,在所述底部框架上固定设置有多组清洁刷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件包括多组呈不同角度设置的盖板组件,所述组涵道风扇分别安装在所述盖板组件上,在光伏板清洗机器人底部上设置有多组可实时监测压力的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和所述涵道风扇的控制模块联动。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盖板件包括四组相互连接的盖板组件,在每组所述盖板组件上设置两组涵道风扇。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箱体机构包括凸设的第一环形壁、设置在第一环形壁外的第二环形壁、连接第一环形壁和第二环形壁的底壁和盖设在第二环形壁顶部用于封闭第二环形壁顶部开口的上端盖,在所述第一环形壁、所述第二环形壁和所述底壁之间形成用于收纳杂尘的集尘空间,所述上端盖包括在上端盖中部位置凸设的导流部,以及设置在导流部周围的导流板。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环形壁包括在底壁的四个拐角位置设置的限位凸壁和设置在两限位凸壁之间的无纺布。
[0016]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底部框架的外周上设置有橡胶防撞圈。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包括设置在光伏板清洗机器人内部的电子陀螺仪,电子陀螺仪和涵道风扇的控制模块联动。
[001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清洁刷体机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在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之间转动支承有干毛刷辊和硅胶毛刷辊,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被转动支承在两间隔设置的安装板之间,所述第二安装座通过在翻转电机驱动其转动,所述干毛刷辊和硅胶毛刷辊与所述第一安装座转动配合的一侧设置有从动齿轮,还包括与两所述从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在安装板上转动设置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中心,其一端和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固定,其另一端通过主传动电机驱动转动。
[0019]上述技术方案中,包括与底部框架的四周可拆卸固定设置有与其固定的清洁刷体容置座,所述清洁刷体容置座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的开口朝向相反,所述翻转电机和主传动电机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干毛刷辊和硅胶毛刷辊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
[0020]上述技术方案中,光伏板清洗机器人的四周装有多只用于判断整机处在一排光伏板的拼接棱处还是边缘处的激光传感器,激光传感器与清洁刷体机构的控制模块联动。
[0021]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涵道风扇的整机结构实现对光伏板上的清洁,且通过力传感器和不同角度设置的涵道风扇联动,力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压力,如果某一部分出现压力变化的情况,涵道风扇的控制模块控制涵道风扇加速或减速,以保证装置负压腔的平衡,防止大风环境下吹落机器人导致损坏。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仰视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清洁刷体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图6的分解示意图。
[0029]图8为上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9为箱体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9,光伏板清洗机器人,包括底部框架1,在底部框架1上盖设有封闭底部框架开口的盖板件2,在盖板件2上设置有多组涵道风扇3,具体的,所述盖板件2包括多组呈不同角度设置的盖板组件20,所述组涵道风扇3分别安装在上述盖板组件20上。因此,使得涵道风扇3具有不同的抽风角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件2包括四组相互连接的盖板组件20,在每组所述盖板组件20上设置两组涵道风扇3。
[0032]在底部框架1的上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箱体机构4,所述箱体机构4包括凸设的第一环形壁40、设置在第一环形壁40外的第二环形壁41、连接第一环形壁40和第二环形壁41的底壁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光伏板清洗机器人,包括底部框架(1),在底部框架(1)上盖设有封闭底部框架开口的盖板件(2),在盖板件(2)上设置有多组涵道风扇(3),在底部框架(1)的上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箱体机构(4),在所述底部框架(1)上固定设置有多组清洁刷体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件(2)包括多组呈不同角度设置的盖板组件(20),所述组涵道风扇(3)分别安装在所述盖板组件(20)上,在光伏板清洗机器人底部上设置有多组可实时监测压力的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和所述涵道风扇(3)的控制模块联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板清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件(2)包括四组相互连接的盖板组件(20),在每组所述盖板组件(20)上设置两组涵道风扇(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板清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机构(4)包括凸设的第一环形壁(40)、设置在第一环形壁(40)外的第二环形壁(41)、连接第一环形壁(40)和第二环形壁(41)的底壁(44)和盖设在第二环形壁(41)顶部用于封闭第二环形壁(41)顶部开口的上端盖(42),在所述第一环形壁(40)、所述第二环形壁(41)和所述底壁(44)之间形成用于收纳杂尘的集尘空间(43),所述上端盖(42)包括在上端盖中部位置凸设的导流部(42a),以及设置在导流部(42a)周围的导流板(42b)。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板清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壁(41)包括在底壁(44)的四个拐角位置设置的限位凸壁(41a)和设置在两限位凸壁(41a)之间的无纺布(41b)。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板清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部框架(1)的外周上设置有橡胶防撞圈(100)。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敬业汪金芝孙慧平吕冰珂王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