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结构强度的鼓式渔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1697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52
一种具有高结构强度的鼓式渔线轮,包括有动力部件、线轮主体、转动连接在线轮主体上且用于收放渔线的线杯、驱动线杯转动的主轴、以及作用于线杯的刹车机构,动力部件通过齿轮传动组件与主轴传动连接;主轴远离齿轮传动组件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单向轴承,当线杯运动趋势的方向与第一单向轴承设置的运动方向相反时,第一单向轴承与线轮主体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受力点位;齿轮传动组件自身形成第二受力点位、或者线轮主体与齿轮传动组件和主轴中的其中一者之间形成第二受力点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主轴与线杯同步转动的鼓式轮中,通过第一单向轴承的设置,形成了多受力点结构,对内部的相关零部件提供良好防护。零部件提供良好防护。零部件提供良好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结构强度的鼓式渔线轮


[0001]本技术涉及渔线轮的
,尤其是一种具有高结构强度的鼓式渔线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业余爱好也发展迅速。钓鱼属于一种户外运动,目标是用渔具把鱼从水里钓上来,而且钓鱼不限制性别与年龄,大人小孩子都喜欢。钓鱼亲近大自然,陶冶情操,受到了广大爱好者地热力追捧。
[0003]鼓式轮是常见的一种渔轮,别称鼓式卷线器,因外观酷似大鼓而得名,由卷线槽、止转杆摇篮臂、侧板、轮脚、平衡重锤等部件组成,特点是钓线的排列方向和出线方向一致,优点是操作顺手、抛投准确,力量很足,适合海钓;缺点是收线慢、远距离抛投容易因出线不及时而乱线。
[0004]如专利文献CN108077202A,公开了一种鱼线轮的刹车装置,包括有转轴、套在转轴上能相对于转轴转动的运动部件和坐落在运动部件的内腔中的刹车机构,在转轴上的一端还设置有能轴向按压刹车机构的操作件,刹车机构又包括有多个刹车垫圈和多个键垫圈,转轴上紧配有对应内腔的轴套,各刹车垫圈松动地套在该轴套上,且各刹车垫圈的周边上径向延伸出凸耳,运动部件的内腔侧壁上开有与凸耳相配合的轴向导槽,各键垫圈则能轴向移动地套在轴套上,并能随该轴套一起转动。
[0005]上述专利内容中,揭示出了现有鼓式轮的常规结构,即采用在线杯的单侧或双侧设置刹车机构的方式,通过产生的阻力(例如摩擦阻力或磁性阻力)以达到刹车的效果。
[0006]但是,这类鼓式轮存在一个极大的弊端,具体为:例如在遛鱼时,会启动刹车机构防止线杯继续出线,鱼对渔线轮的拉力集中于主轴齿轮与摇柄齿轮的接合处,形成单点受力结构,因此对于齿轮的压力十分大,也就容易导致齿轮出现受损、碎裂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高结构强度的鼓式渔线轮。
[0008]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高结构强度的鼓式渔线轮,包括有动力部件、线轮主体、转动连接在线轮主体上且用于收放渔线的线杯、驱动线杯转动的主轴、以及作用于线杯的刹车机构,所述的动力部件通过齿轮传动组件与主轴传动连接;
[0009]所述主轴远离齿轮传动组件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单向轴承,当所述线杯运动趋势的方向与第一单向轴承设置的运动方向相反时,所述第一单向轴承与线轮主体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受力点位;
[0010]所述齿轮传动组件自身形成第二受力点位、或者所述线轮主体与齿轮传动组件和主轴中的其中一者之间形成第二受力点位。
[0011]本技术主要适用于主轴与线杯同步转动的鼓式轮中,即在遛鱼时,主轴与线杯的相对运动关系始终保持不变,并使得刹车机构作用于线杯,摇柄摇动时主轴、线杯也能
够同步转动。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齿轮传动组件包括受动力部件驱动的主动齿轮、以及套设在主轴上的从动齿轮轴,所述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轴相互啮合并形成所述的第二受力点位。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部件通过输入轴与齿轮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的输入轴上套设有第二单向轴承,当所述线杯运动趋势的方向与第二单向轴承设置的运动方向相反时,所述第二单向轴承与线轮主体的连接处形成第二受力点位。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轴靠近齿轮传动组件的一端套设有第三单向轴承,当所述线杯运动趋势的方向与第三单向轴承设置的运动方向相反时,所述第三单向轴承与线轮主体的连接处形成第三受力点位。
[0015]关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刹车机构包括作用于线杯其中一侧的第一刹车机构、以及作用于线杯另一侧的第二刹车机构。
[0016]关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刹车机构和第二刹车机构均包括有与罩壳、设置在罩壳内的压板、设置在压板与线杯之间的刹车作用件、以及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作用于所述的压板,以使得所述的压板和刹车作用件始终具有远离线杯的运动趋势。
[0017]关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线轮主体上设置有能促使所述刹车机构靠近或远离线杯的操作组件。
[0018]关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刹车作用件为摩擦片或磁力片。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1、齿轮传动组件自身、或者所述线轮主体与齿轮传动组件和主轴中的其中一者之间具有一个受力点;另一方面,通过第一单向轴承的设置,形成了第二受力点,在总的受力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减轻对于主轴或齿轮传动组件的单点压迫力,进而对渔线轮内部的相关零部件提供良好防护。
[0021]2、鼓式轮在遛鱼时,根据主轴与线杯的相对运动关系分为主轴一同转动和主轴不转动两类结构,本技术适用于主轴与线杯同步转动的鼓式轮中。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中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0024]图3是本技术中实施例二的爆炸图。
[0025]图4是本技术中实施例三的剖视图。
[0026]图5是本技术中实施例三的爆炸图。
[0027]图6是本技术中实施例四的剖视图。
[0028]图中: 1、动力部件;2、线轮主体;3、线杯;4、主轴;5、第一单向轴承;a、第一受力点位;b、第二受力点位;c、第三受力点位;6、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轴;8、第二单向轴承;9、第一刹车机构;10、第二刹车机构;11、罩壳;12、压板;13、输入轴;14、第三单向轴承;15、刹车作用件;16、复位弹簧;17、操作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实施例一
[0031]参照图1~图6,包括有动力部件1、线轮主体2、转动连接在线轮主体2上且用于收放渔线的线杯3、驱动线杯3转动的主轴4、以及作用于线杯3的刹车机构,所述的动力部件1通过齿轮传动组件与主轴4传动连接;
[0032]所述主轴4远离齿轮传动组件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单向轴承5,当所述线杯3运动趋势的方向与第一单向轴承5设置的运动方向相反时,所述第一单向轴承5处形成第一受力点位a;
[0033]所述齿轮传动组件自身形成第二受力点位b、或者所述线轮主体2与齿轮传动组件和主轴4中的其中一者之间形成第二受力点位b。
[0034]上述内容为本技术的基础方案,其对现有鼓式轮结构进行了改进,一方面保留了原有的基础结构,即即齿轮传动组件自身、或者所述线轮主体2与齿轮传动组件和主轴4中的其中一者之间具有一个受力点;另一方面,通过第一单向轴承5的设置,形成了第二受力点。因此,属于多点受力结构,在总的受力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减轻对于主轴4或齿轮传动组件的单点压迫力,进而对渔线轮内部的相关零部件提供良好防护。
[0035]实施例二
[0036]以实施例一为基础方案,本实施例对局部结构提供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结构强度的鼓式渔线轮,包括有动力部件(1)、线轮主体(2)、转动连接在线轮主体(2)上且用于收放渔线的线杯(3)、驱动线杯(3)转动的主轴(4)、以及作用于线杯(3)的刹车机构,所述的动力部件(1)通过齿轮传动组件与主轴(4)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4)远离齿轮传动组件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单向轴承(5),当所述线杯(3)运动趋势的方向与第一单向轴承(5)设置的运动方向相反时,所述第一单向轴承(5)与线轮主体(2)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受力点位(a);所述齿轮传动组件自身形成第二受力点位(b)、或者所述线轮主体(2)与齿轮传动组件和主轴(4)中的其中一者之间形成第二受力点位(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结构强度的鼓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传动组件包括受动力部件(1)驱动的主动齿轮(6)、以及套设在主轴(4)上的从动齿轮轴(7),所述的主动齿轮(6)与从动齿轮轴(7)相互啮合并形成所述的第二受力点位(b)。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结构强度的鼓式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部件(1)通过输入轴(13)与齿轮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的输入轴(13)上套设有第二单向轴承(8),当所述线杯(3)运动趋势的方向与第二单向轴承(8)设置的运动方向相反时,所述第二单向轴承(8)与线轮主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永杰精工渔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