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加工用无伤出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1139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叶加工用无伤出茶装置,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包括烘干桶、进料斗、热风机、封堵板、转动柱和搅拌叶;进料斗设置在烘干桶的上端;进料斗与烘干桶内部连通;转动柱呈空心结构,转动柱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口;转动柱转动设置在烘干桶内;搅拌叶呈螺旋形结构;搅拌叶设置在转动柱上;烘干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柱转动的驱动机构;热风机设置在烘干桶的上端,热风机的输出端与转动柱连通;烘干桶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封堵板滑动设置在烘干桶的下端,且封堵板位于出料口处;烘干桶的下端设置有用于驱动封堵板移动的移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将茶叶从烘干桶内取出。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将茶叶从烘干桶内取出。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将茶叶从烘干桶内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加工用无伤出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茶叶加工用无伤出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茶叶,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蒴果3球形或1

2球形,高1.1

1.5厘米,每球有种子1

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0003]将茶揉捻好后就要将其焙火,把茶团解块后摊铺在竹筛上放在铁架上,至于炉中焙烤。包揉、揉捻与焙火是多次重复进行的。直到外形满意为止,最好才焙火烤干;茶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烘干机,目前,市场上烘干机多数都是在烘干箱的底部开设出料出口,再人工使用工具将茶叶从烘干箱内取出,从而使茶叶从烘干箱内取出非常不便,且还不能使茶叶彻底取出,从而影响茶叶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方便将茶叶从烘干桶内取出的茶叶加工用无伤出茶装置。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茶叶加工用无伤出茶装置,包括烘干桶、进料斗、热风机、封堵板、转动柱和搅拌叶;
[0006]进料斗设置在烘干桶的上端;进料斗与烘干桶内部连通;转动柱呈空心结构,转动柱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口;转动柱转动设置在烘干桶内;搅拌叶呈螺旋形结构;搅拌叶设置在转动柱上;烘干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柱转动的驱动机构;热风机设置在烘干桶的上端,热风机的输出端与转动柱连通;烘干桶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封堵板滑动设置在烘干桶的下端,且封堵板位于出料口处;烘干桶的下端设置有用于驱动封堵板移动的移动机构。
[0007]优选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驱动电机设置在烘干桶上,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齿轮连接;从动齿轮设置在转动柱上;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
[0008]优选的,烘干桶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架;驱动电机设置在支撑架上;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位于支撑架的下方。
[0009]优选的,烘干桶上设置有连接管;转动柱的上端转动设置在连接管内;热风机的输出端位于连接管内。
[0010]优选的,转动柱的下端设置有推杆;推杆为空心结构;推杆上设置有出风口,推杆与转动柱的下端连通;推杆与烘干桶的下端滑动连接。
[0011]优选的,烘干桶的下端设置有下料斗;下料斗位于出料口处。
[0012]优选的,烘干桶的下端设置有支撑腿;支撑腿设置有多个。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4]本技术中,将茶叶通过进料斗投入到烘干桶内,启动热风机,热风机吹出热风输送到转动柱内,转动柱将热风通过出风口注入到烘干桶内,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柱缓慢转动,转动柱带动搅拌叶转动,搅拌叶带动茶叶移动,当烘干桶内的茶叶较多时,能将茶叶从烘干桶的底部输送到烘干桶的上端,再从烘干桶的上端掉落,热风对茶叶进行烘干,从而实现高温杀青操作,烘干完成后,通过移动机构驱动封堵板移动,封堵板露出出料口,茶叶从出料口处落下,被操作者收集,搅拌叶在转动时会扫动烘干桶下端的茶叶移动,使其移动到出料口处,方便茶叶落下,当茶叶停止在搅拌叶上时,通过驱动机构提高转动柱的转速,从而使得茶叶从搅拌叶上落下,方便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0017]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烘干桶;101、出料口;2、进料斗;3、热风机;4、连接管;5、封堵板;501、移动机构;6、下料斗;7、转动柱;8、搅拌叶;9、推杆;10、驱动机构;1001、驱动电机;1002、主动齿轮;1003、从动齿轮;11、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一
[0020]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茶叶加工用无伤出茶装置,包括烘干桶1、进料斗2、热风机3、封堵板5、转动柱7和搅拌叶8;
[0021]进料斗2设置在烘干桶1的上端;进料斗2与烘干桶1内部连通;转动柱7呈空心结构,转动柱7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口;转动柱7转动设置在烘干桶内;搅拌叶8呈螺旋形结构;搅拌叶8设置在转动柱7上;烘干桶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柱7转动的驱动机构10;热风机3设置在烘干桶1的上端,热风机3的输出端与转动柱7连通;烘干桶1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101;封堵板5滑动设置在烘干桶1的下端,且封堵板5位于出料口101处;烘干桶1的下端设置有用于驱动封堵板5移动的移动机构501。
[0022]烘干桶1上设置有连接管4;转动柱7的上端转动设置在连接管4内;热风机3的输出端位于连接管4内;热风机3产生的热风通过连接管4进入到转动柱7内。
[0023]转动柱7的下端设置有推杆9;推杆9为空心结构;推杆9上设置有出风口,推杆9与转动柱7的下端连通;推杆9与烘干桶1的下端滑动连接;推杆9能够增加出风口的数量,能够使得茶叶烘干的更加均匀,且能够推动茶叶移动,使得茶叶移动到出料口101处。
[0024]烘干桶1的下端设置有下料斗6;下料斗6位于出料口101处;下料斗6能够方便收集从烘干桶1内落下的茶叶。
[0025]烘干桶1的下端设置有支撑腿;支撑腿设置有多个;支撑腿能够对烘干桶1进行支撑,使得烘干桶1放置的更加平稳。
[0026]本实施例中,将茶叶通过进料斗2投入到烘干桶1内,启动热风机3,热风机3吹出热风输送到转动柱7内,转动柱7将热风通过出风口注入到烘干桶1内,通过驱动机构10驱动转
动柱7缓慢转动,转动柱7带动搅拌叶8转动,搅拌叶8带动茶叶移动,当烘干桶1内的茶叶较多时,能将茶叶从烘干桶1的底部输送到烘干桶1的上端,再从烘干桶1的上端掉落,热风对茶叶进行烘干,从而实现高温杀青操作,烘干完成后,通过移动机构501驱动封堵板5移动,封堵板5露出出料口101,茶叶从出料口101处落下,被操作者收集,搅拌叶8在转动时会扫动烘干桶1下端的茶叶移动,使其移动到出料口101处,方便茶叶落下,当茶叶停止在搅拌叶8上时,通过驱动机构10提高转动柱7的转速,从而使得茶叶从搅拌叶8上落下,方便进行收集。
[0027]实施例二
[0028]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茶叶加工用无伤出茶装置,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10包括驱动电机1001、主动齿轮1002和从动齿轮1003;驱动电机1001设置在烘干桶1上,驱动电机1001的输出端与主动齿轮1002连接;从动齿轮1003设置在转动柱7上;主动齿轮1002与从动齿轮1003啮合连接。烘干桶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架11;驱动电机1001设置在支撑架1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加工用无伤出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桶(1)、进料斗(2)、热风机(3)、封堵板(5)、转动柱(7)和搅拌叶(8);进料斗(2)设置在烘干桶(1)的上端;进料斗(2)与烘干桶(1)内部连通;转动柱(7)呈空心结构,转动柱(7)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口;转动柱(7)转动设置在烘干桶内;搅拌叶(8)呈螺旋形结构;搅拌叶(8)设置在转动柱(7)上;烘干桶(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柱(7)转动的驱动机构(10);热风机(3)设置在烘干桶(1)的上端,热风机(3)的输出端与转动柱(7)连通;烘干桶(1)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101);封堵板(5)滑动设置在烘干桶(1)的下端,且封堵板(5)位于出料口(101)处;烘干桶(1)的下端设置有用于驱动封堵板(5)移动的移动机构(5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加工用无伤出茶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10)包括驱动电机(1001)、主动齿轮(1002)和从动齿轮(1003);驱动电机(1001)设置在烘干桶(1)上,驱动电机(1001)的输出端与主动齿轮(1002)连接;从动齿轮(1003)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涛姜莉张春梅凌洋阳冉龙海
申请(专利权)人:平利县飞燕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