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海况的水陆两栖可变片体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0614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16
一种适应海况的水陆两栖可变片体艇,它涉及一种水陆两栖可变片体艇。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单体艇和水陆两栖艇将无法保证航行安全性以及水面单栖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固定水翼与单体船艇体的前部下端固定连接,两个轮系联动机构安装在单体船艇体的上端面上,每个轮系联动机构的上夹板两侧分别安装有一组轮系结构,片体收放联动机构安装在单体船艇体上,且片体收放联动机构位于两个轮系联动机构之间,片体收放联动机构的端部分别安装有一个片体,两个片体在片体收放联动机构的驱动下实现单体和三体的切换,涵道风扇推进器安装在单体船艇体后部的轮系联动机构上,螺旋桨安装在单体船艇体的尾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水陆两栖航海。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水陆两栖航海。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水陆两栖航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海况的水陆两栖可变片体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陆两栖可变片体艇,具体涉及一种搭载陆上轮系结构、能够适应海况收放片体从而自由切换单体/三体的两栖艇。属于两栖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近年来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的重视,海洋日益成为人们探索和研究的重点,同时智能化和无人化装备能较为精准的完成任务,所以水面无人艇作为一种无需频繁进行人干预操纵的水面智能机动平台,可以替代人工上艇操作而以较低运行成本在海洋中承担资源开采、环境监测、水样采集等任务。
[0003]由于海洋环境较为复杂,若在海况较稳定的海域,单体艇在保证优越的耐波性能的前提下,能够快速且较强的操纵性通过指定海域并完成任务;
[0004]若在海况较恶劣的海域内,单体艇、甚至水陆两栖艇均具有较大的横摇幅度值以及较大的纵摇角度,导致单体艇和水陆两栖艇无法保证航行的安全性能以及水面单栖的问题,尤其是无法保证船舶不发生事故的能力。
[0005]综上所述,现有单体艇和水陆两栖艇将无法保证航行安全性以及水面单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单体艇和水陆两栖艇将无法保证航行安全性以及水面单栖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适应海况的水陆两栖可变片体艇。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应海况的水陆两栖可变片体艇包括单体船艇体,它还包括固定水翼、两个轮系联动机构、两组轮系结构、片体收放联动机构、两个片体、涵道风扇推进器和螺旋桨,固定水翼与单体船艇体的前部下端固定连接,两个轮系联动机构安装在单体船艇体的上端面上,每个轮系联动机构的上夹板两侧分别安装有一组轮系结构,片体收放联动机构安装在单体船艇体上,且片体收放联动机构位于两个轮系联动机构之间,片体收放联动机构的端部分别安装有一个片体,两个片体在片体收放联动机构的驱动下实现单体和三体的切换,涵道风扇推进器安装在单体船艇体后部的轮系联动机构上,螺旋桨安装在单体船艇体的尾部。
[0008]进一步地,固定水翼为V形水翼,水翼的纵剖截面为月牙形。
[0009]进一步地,每个轮系联动机构均包括转向舵机和回收舵机,转向舵机安装在单体船艇体上并实现对轮系结构的转向,转向舵机与回收舵机连接,转向舵机通过回收舵机实现轮系结构的收放。
[0010]进一步地,转向舵机和回收舵机均采用704硅胶实现与电路之间密封防水。
[0011]进一步地,轮系结构包括收缩滑道和滚动轮,收缩滑道的一端与回收舵机连接,收缩滑道的另一端与滚动轮连接。
[0012]进一步地,收缩滑道内设有弹性减震件。
[0013]进一步地,滚动轮转动安装在收缩滑道的外侧,且滚动轮在弹性减震件的作用下沿收缩滑道的长度方向滑动。
[0014]进一步地,片体收放联动机构包括齿轮、齿条和舵机,舵机安装在单体船艇体上,舵机的输出轴与位于单体船艇体上的齿轮连接,齿条倾斜安装并与齿轮啮合。
[0015]进一步地,转向舵机的转动范围为

90
°‑
90
°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0017]1、本专利技术的三体艇则以良好的耐波性能和行波较小的优势代替单体艇,三体艇两侧片体的吃水和浮力连续调整,使得艇体更加稳定的耐波性能。本专利技术将适应各种海况的船舶以及陆上行驶的车辆双重性能融为一体,使得其既能够在不同海况的海面自主切换单体/三体航行,又能够在环境未知或恶劣的陆地环境进行行驶,代替人来完成艰巨任务。
[0018]2、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海况条件下自主收放片体,使得单体和三体自主切换的两栖艇,使得无人艇能够保证在复杂和恶劣的海况下依旧能够保障优越的耐波性能和操纵性能;同时轮系结构能够保证在陆地上平稳行驶
[0019]3、本专利技术的艇体在海况恶劣的情况下下放片体,从单体艇变为三体艇,极大程度上保证艇体的耐波性能,使得在海面上安全稳定的航行。艇体前方水翼使用上突下平结构设计,且水翼的尺寸略大于船艏的宽度,使得更多利用船体在波浪中的纵摇运动,利用波浪周期性的运动,有效的提升艇体的升力。在片体方面,所搭载片体位于艇体两侧,经过设计计算,使得通过其产生的阻力达到最小值。收放装置采用舵机—齿轮—齿条结构,由舵机进行带动齿轮的旋转,齿轮的旋转带动齿条的滑动,齿条的一端与片体相连,若在复杂海况单体船舶耐波性能不好的情况下,可放置片体从而变成三体船,根据吃水的不同随时调整齿轮旋转的角度,达到最优的耐波性能;若海况较好,则回收片体使得船舶转换成单体船,既能保证船舶耐波性,又能达到最大航速。舵机—齿轮—齿条结构能够极大程度上降低艇上装置的重心,保证艇体的稳性。陆上动力系统采用涵道风扇推进器推进,冲击噪声较小,诱导阻力较小,产生更大的推力,效率更高,轮系收放结构是由多舵机连接结构,在水面航行时,轮系将水平放置,使得其位置在水线面上,减少航行时的阻力,在陆上行驶过程中,轮系结构垂直放置作为行驶的滚动轮,通过涵道风扇推进器进行驱动,达到陆地上水平面自由行驶;水面航行采用电机—螺旋桨—舵的结构,采用水冷电机带动螺旋桨转动产生推力,调速范围广,运行稳定,可靠性能高,同时配备两套动力系统可以保证艇体在遭受任何不利情况下能够有备用推进方式。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陆上行驶整体结构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陆上行驶的俯视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陆上行驶的正视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水面航行整体结构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水面航行状态俯视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水面航行状态斜后视图。
[0026]图中:1

单体船艇体;2

固定水翼;3

轮系联动机构;4

轮系结构;5

片体收放联动机构;6

片体;7

涵道风扇推进器;8

螺旋桨;9

转向舵机;10

回收舵机;11

收缩滑道;12

滚动轮;13

齿轮;14

齿条;15

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适应海况的水陆两栖可变片体艇包括单体船艇体1,它还包括固定水翼2、两个轮系联动机构3、两组轮系结构4、片体收放联动机构5、两个片体6、涵道风扇推进器7和螺旋桨8,固定水翼2与单体船艇体1的前部下端固定连接,两个轮系联动机构3安装在单体船艇体1的上端面上,每个轮系联动机构3的上夹板两侧分别安装有一组轮系结构4,片体收放联动机构5安装在单体船艇体1上,且片体收放联动机构5位于两个轮系联动机构3之间,片体收放联动机构5的端部分别安装有一个片体6,两个片体6在片体收放联动机构5的驱动下实现单体和三体的切换,涵道风扇推进器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海况的水陆两栖可变片体艇,它包括单体船艇体(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固定水翼(2)、两个轮系联动机构(3)、两组轮系结构(4)、片体收放联动机构(5)、两个片体(6)、涵道风扇推进器(7)和螺旋桨(8),固定水翼(2)与单体船艇体(1)的前部下端固定连接,两个轮系联动机构(3)安装在单体船艇体(1)的上端面上,每个轮系联动机构(3)的上夹板两侧分别安装有一组轮系结构(4),片体收放联动机构(5)安装在单体船艇体(1)上,且片体收放联动机构(5)位于两个轮系联动机构(3)之间,片体收放联动机构(5)的端部分别安装有一个片体(6),两个片体(6)在片体收放联动机构(5)的驱动下实现单体和三体的切换,涵道风扇推进器(7)安装在单体船艇体(1)后部的轮系联动机构(3)上,螺旋桨(8)安装在单体船艇体(1)的尾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海况的水陆两栖可变片体艇,其特征在于:固定水翼(2)为V形水翼,水翼的纵剖截面为月牙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应海况的水陆两栖可变片体艇,其特征在于:每个轮系联动机构(3)均包括转向舵机(9)和回收舵机(10),转向舵机(9)安装在单体船艇体(1)上并实现对轮系结构(4)的转向,转向舵机(9)与回收舵机(10)连接,转向舵机(9)通过回收舵机(10)实现轮系结构(4)的收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恩华黄兵庄佳园周彬朱骋苏玉民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