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车辆抑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0178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车辆抑尘装置,包括空气导入体、气泵、空气释放体、气压传感器及控制器,其中空气导入体固定于建筑工程车辆车头前方;气泵的抽气口通过前通气管与气流导入体连接;空气释放体固定于建筑工程车辆的车尾后方,通过后通气管与气泵的出气口连接;气压传感器设于空气导入体前方;控制器实时将气压传感器所检测的空气导入体前方的气压值与标准大气压值进行比对,根据二者的差值自动控制气泵的抽排气速度,从而在车辆行进过程中使得车辆前后的气压值始终维持在标准大气压值附近。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建筑工程车辆行进过程中,能够将车辆前方所形成的高压区的空气抽吸并消能后释放到车后方的低压区,从而显著减少车辆行进过程中的扬尘污染。进过程中的扬尘污染。进过程中的扬尘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车辆抑尘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是一种建筑工程车辆抑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程用车辆一般体积大,载重量大,为赶工期,在路上行驶速度又快,很容易在车过之处产生扬尘,严重影响所经之处的空气质量。
[0003]众所周知车辆在行驶中的最大行驶阻力是风阻,而风阻的大小与车辆行驶速度密切关联;空气无死角的环绕在车身周围,车辆在行驶中是在不断地撞击并压缩车头方向的空气,形成高压区,而被车头撞击压缩的空气在车头前行过程会被推开形成气流,并从车辆的四周快速地流过,最终流向车尾的低压区和填补车尾低压区的其它空气共同形成“霾式紊流”,成为车辆扬尘的核心因素,车辆后端空气所形成的涡流会带起路面的尘土,随着车辆的行进,其后方就尘土飞扬了。
[0004]有研究表明,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在完全干燥情况下,可按经验公式:Q=0.123
×
(V/5)
×
(W/6.8)
0.85
×
(P/0.5)
0.75
进行计算,式中:Q为汽车行驶的扬尘(kg/km
·
辆);V为汽车速度(km/hr);W为汽车载重量(t);P为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表1为一辆10t卡车,通过一段长度为1km的路面时,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所测得的扬尘量。由此可见,在相同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即风阻越大),扬尘量越大;而在相同的车速情况下,路面尘土越多,扬尘量越大。
[0005]表1: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的扬尘量统计表
[0006][0007]表2为车辆行驶扬尘量对比表,测试条件为车辆行驶距离按100m计,平均发车空、
重载各44辆次;其中空车重约10.0t,重车重约30.0t,均以速度20km/h行驶,其在不同路面清洁度状况下的扬尘量如下:
[0008]表2:车辆行驶扬尘量对比表
[0009][0010]由上可知,车辆行驶速度、载重量与扬尘具有直接的密切关系,在无法改变路面清洁程度以及车辆行驶速度、载重量的情况下,要想降低建筑工程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扬尘量,只有想办法降低车辆形成的“霾式紊流”,目前对于载重量较大、车速较高的建筑工程用车辆还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来降低行驶过程中车尾形成的“霾式紊流”所造成的扬尘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建筑工程车辆抑尘装置,在建筑工程车辆行进过程中,能够将车辆前方所形成的高压区的空气抽吸并消能后释放到车后方的低压区,从而尽可能消减车辆高速行进过程中所形成的“霾式紊流”,能够显著减少建筑工程车辆行进过程中所造成的扬尘污染。
[001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工程车辆抑尘装置,包括:
[0013]空气导入体,固定于建筑工程车辆的车头前方;
[0014]气泵,固定于建筑工程车辆的车体上,包括抽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抽气口通过前通气管与气流导入体连接;
[0015]空气释放体,固定于建筑工程车辆的车尾后方,通过后通气管与气泵的出气口连接;
[0016]气压传感器,设于空气导入体前方,用于检测空气导入体前方的气压值;
[0017]控制器,用于实时接收所述气压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气压值,并将所述气压值与标准大气压值进行实时比对,当所述气压值大于标准大气压值达到第一设定气压差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气泵加速抽排气,当所述气压值小于标准大气压值达到第二设定气压差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气泵减慢抽排气,从而使得所述气压值维持在标准大气压值附近。
[0018]上述空气导入体为中空的板体结构,该板体结构平行于建筑工程车辆车头的前端面,且板体结构的前板面上开设有若干密布前板面的进气孔,板体结构的前板面上固定有支杆,支杆上设置所述气压传感器;所述板体结构的后板面设有气体输出接口,气体输出接
口与所述前通气管连接。
[0019]上述板体结构的前板面设为弧面结构,所述弧面结构的中部与板体结构的后板面的距离小于弧面结构的边缘与板体结构的后板面的距离。
[0020]上述板体结构的后板面上设有与建筑工程车辆的车头相固定的多个第一连接件。
[0021]上述空气释放体包括板体状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左板面通过多个第二连接件与建筑工程车辆车尾相固定,且壳体的左板面平行于建筑工程车辆车尾的后端面,且该左板面上设有气体输入接口,气体输入接口与所述后通气管连接;壳体内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气流均流结构、气流消能结构,所述壳体的右板面设为网状面。
[0022]上述气流均流结构为板体结构,板体结构的中心与所述气体输入接口相对,所述板体结构沿其板面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从板体结构的中心到板体结构的边缘所述通气孔的分布密度逐渐增大。
[0023]上述气流消能结构包括设置于气流均流结构和网状面之间的架体,所述架体的左端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倾斜导流板,架体的右端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二倾斜导流板,所述第一倾斜导流板和第二倾斜导流板的夹角为90
±
10度。
[0024]上述第一倾斜导流板、第二倾斜导流板的上下板面上均设有用于阻流的波浪纹。
[0025]上述壳体右侧的上下端均固定有水平的气流挡板。
[0026]上述控制器通过气泵控制器控制所述气泵的抽排气速度;所述控制器还信号连接有大气气压测量传感器以及车速传感器;所述气泵和控制器均与电源模块电连接。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车辆抑尘装置,在建筑工程车辆行进过程中,能够将车辆前方所形成的高压区的空气抽吸并消能后释放到车后方的低压区,从而尽可能消减车辆高速行进过程中所形成的“霾式紊流”,能够显著减少建筑工程车辆行进过程中所造成的扬尘污染。具体地,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器在建筑工程车辆行进过程中实现自动化控制,通过控制器来实时接收气压传感器所检测到的车头前方气压值,并将气压值与标准大气压值进行实时比对,当所检测的气压值大于标准大气压值达到第一设定气压差值时,说明在车前方形成了高压区,则控制器会自动控制气泵加速抽气并使得所抽气体通过空气释放体进行消能后释放至车尾的低压区,当所检测到的车头前方气压值小于标准大气压值达到第二设定气压差值时,则控制器及时控制气泵减慢抽气,使得车头前方气压值维持在标准大气压值附近,从而做到根据车前的风压(与车速正相关)来自动平衡建筑工程车辆前后的空气气压值,从而做到显著消减车辆高速行进过程中所形成的“霾式紊流”,显著减少建筑工程车辆行进过程中所造成的扬尘污染。经过实验验证,与不安装本专利技术装置相比,安装了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建筑工程车辆能够减少行进过程中所产生扬尘的50%

65%。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导入体的前视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电系统连接框图;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车辆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导入体(1),固定于建筑工程车辆(19)的车头前方;气泵(6),包括抽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抽气口通过前通气管(7)与气流导入体(1)连接;空气释放体(9),固定于建筑工程车辆(19)的车尾后方,通过后通气管(13)与气泵(6)的出气口连接;气压传感器(2),设于空气导入体(1)前方;控制器(3),用于将所述气压传感器(2)所检测到的气压值与标准大气压值进行实时比对,根据二者的气压值差值控制所述气泵(6)的抽排气速度,从而使得所述气压值维持在标准大气压值附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车辆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入体(1)为中空的板体结构,该板体结构平行于建筑工程车辆(19)车头的前端面,且板体结构的前板面上开设有若干密布前板面的进气孔(17),板体结构的前板面上固定有支杆(18),支杆(18)上设置所述气压传感器(2);所述板体结构的后板面设有气体输出接口,气体输出接口与所述前通气管(7)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车辆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结构的前板面设为弧面结构,所述弧面结构的中部与板体结构的后板面的距离小于弧面结构的边缘与板体结构的后板面的距离。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车辆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结构的后板面上设有与建筑工程车辆(19)的车头相固定的多个第一连接件(1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车辆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释放体(9)包括板体状的壳体(9

1),所述壳体(9

1)的左板面通过多个第二连接件(14)与建筑工程车辆(19)车尾相固定,且壳体(9

1)的左板面平行于建筑工程车辆(19)车尾的后端面,且该左板面上设有气体输入接口,气体输入接口与所述后通气管(13)连接;壳体(9

1)内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气流均流结构(9

2)、气流消能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佳妮薛济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