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液路测试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09679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液路测试系统及方法,包括进液通路和出液通路,所述高温罐上设置有高温出液通路和高温回液通路,低温罐上设置有低温出液通路和低温回液通路,还包括切换阀,切换阀包括阀壳,所述阀壳上开设有与进液通路连通的进液通口、与出液通路连通的出液通口、与高温出液通路连通的高温出液通口、与高温回液通路连通的高温回液通口、与低温出液通路连通的低温出液通口以及与低温回液通路连通的低温回液通口。上述方案中通过单个阀芯的移动便能实现冷热系统的切换,由于采用了同一个动作机构,相较于原设计的四个三通阀,其同步性更高,且也避免了中间切换状态冷热回路串接的可能性,可以避免高低温油液回路中的油液相互串走。相互串走。相互串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液路测试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液路测试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管路系统中,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冷却液管路系统中零部件,如塑料管路、电池包加热器、各种接头等样品,都需要经受高低温冷却液在一定流量下的冷热冲击循环,以验证其耐久可靠性。
[0003]现有技术中的冷却液管路测试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括防冻液冷罐1和防冻液热罐2,两个防冻液罐分别向待测样品的进液通路3通入防冻液,再从待测样品的出液管路4回流至原有的防冻液罐中。其中防冻液冷罐1的冷液出通路6上设置有水泵5和流量计,防冻液冷罐的冷液出通路6与一个分流三通阀7的进口连通,分流三通阀7的一个出口与待测样品的进液通路3连通,另一个出口与合流三通阀8连通的进口,合流三通阀8的另一个进口与待测样品的出液管路4连通,合流三通阀8的出口与防冻液冷罐的冷液回流通路9连通。分流三通阀7切换两个出口的开闭,合流三通阀8切换两个进口的开闭,这样低温防冻液便能选择在合流三通阀8与分流三通阀7之间的通路上直接回流还是通过待测样品后回流。同时防冻液热罐对应的管路系统与防冻液冷罐管路系统相同。这样便能实现在待测样品中通入低温或高温冷却液,并能快速切换通入的冷却液温度实现冷热冲击循环。然而该系统中总共存在四个需要进行同时切换的三通阀,四个三通阀控制的同步性比较差,如图所示,低温冷却液通路与高温冷却液通路并非独立存在的,两者存在共同管路,这样一旦存在三通阀切换的延迟便会导致两个系统的管路串联。且由于冷却液在高低温粘度不同,随着试验循环数增多,冷却液会逐渐从一个罐子转移到另一个罐子中,导致系统因冷却液不均而出现停机或者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液路测试系统,以提升冷热系统切换的同步性,从而避免冷热系统直接串联造成的冷却液相互转移。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冷却液管路测试方法,实现在待测样品中快速切换高低温冷却液。
[0005]一种车辆液路测试系统,包括用于盛装油液的高温罐和低温罐,还包括用于连通样品的进液通路和出液通路,所述高温罐上设置有高温出液通路和高温回液通路,所述低温罐上设置有低温出液通路和低温回液通路,所述高温出液通路和低温出液通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还包括切换阀,所述切换阀包括阀壳,所述阀壳上开设有与进液通路连通的进液通口、与出液通路连通的出液通口、与高温出液通路连通的高温出液通口、与高温回液通路连通的高温回液通口、与低温出液通路连通的低温出液通口以及与低温回液通路连通的低温回液通口,所述进液通口、出液通口、高温出液通口、高温回液通口、低温出液通口以及低温回液通口与阀壳的内部连通;
[0006]所述阀壳内部设置有滑动式的阀芯,所述阀芯的一端设置有直线驱动单元,所述
低温出液通口、进液通口、高温出液通口沿阀芯的滑动方向依次布置,所述低温回液通口、出液通口、高温回液通口沿阀芯的滑动方向依次布置,所述阀芯上开设有进液连通腔和出液连通腔,所述阀芯滑动至前端极限位置时,所述低温出液通口和进液通口通过进液连通腔相通,所述低温回液通口和出液通口通过出液连通腔相通;所述阀芯滑动至后端极限位置时,所述进液通口和高温出液通口通过进液连通腔相通,所述出液通口和高温回液通口通过出液连通腔相通。
[0007]上述方案中通过单个阀芯的移动便能实现冷热系统的切换,由于采用了同一个动作机构,相较于原设计的四个三通阀,其同步性更高,且也避免了中间切换状态冷热回路串接的可能性,可以避免高低温油液回路中的油液相互串走。
[0008]作为优选,所述进液通口与出液通口在阀壳的板面上同列布置,所述高温出液通口与高温回液通口在阀壳的板面上同列布置,所述低温出液通口与低温回液通口在阀壳的板面上同列布置,所述阀芯上开设有低温连通腔和高温连通腔,所述阀芯滑动至后端极限位置时,所述低温出液通口和低温回液通口通过低温连通腔相通,所述高温连通腔封闭;所述阀芯滑动至前端极限位置时,所述低温连通腔封闭,所述高温出液通口和高温回液通口通过高温连通腔相通。
[0009]作为优选,所述阀壳为长方体状壳体,所述阀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矩形板面和第二矩形板面,所述进液通口和出液通口开设在第一矩形板面上、所述高温出液通口、高温回液通口、低温出液通口以及低温回液通口开设在第二矩形板面上。
[0010]作为优选,所述阀芯呈长方体状,所述阀芯的短边侧连接用于驱动阀芯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直线驱动单元,所述进液连通腔和出液连通腔为沿阀芯厚度方向贯通的矩形孔,所述进液连通腔和出液连通腔的长度方向与阀芯长度方向平行,所述低温连通腔和高温连通腔为沿阀芯厚度方向凹陷的矩形槽,所述低温连通腔和高温连通腔长度方向与阀芯长度方向垂直,所述进液连通腔一端孔口的移动路径覆盖低温出液通口、进液通口和高温出液通口,所述出液连通腔一端孔口的移动路径覆盖低温回液通口、出液通口和高温回液通口,所述低温连通腔槽口的移动路径覆盖低温出液通口和低温回液通口,所述高温连通腔槽口的移动路径覆盖高温出液通口和低温回液通口。
[0011]作为优选,所述进液通口、出液通口、高温出液通口、高温回液通口、低温出液通口以及低温回液通口的口径相同,所述低温出液通口、进液通口、高温出液通口均匀间隔布置,所述低温回液通口、出液通口、高温回液通口均匀间隔布置,所述进液连通腔的长度大于低温出液通口与进液通口的最大间距,所述进液连通腔的长度小于低温出液通口与高温出液通口的最小间距,所述进液连通腔与出液连通腔尺寸相同。
[0012]作为优选,所述低温连通腔长度大于低温出液通口与低温回液通口的最大间距,所述低温连通腔与高温连通腔尺寸相同,所述进液通口、出液通口、高温出液通口、高温回液通口、低温出液通口以及低温回液通口的口径小于低温连通腔与出液连通腔之间的间距。
[0013]作为优选,所述高温罐与低温罐的上部空腔与同一个压力源连通。
[0014]作为优选,所述高温罐与低温罐的上部空腔之间连通有液位平衡管。
[0015]作为优选,所述高温出液通路和低温出液通路上分别设置有流量计,所述高温出液通路上设置有连通高温回液通路的高温溢流旁通管路,所述低温出液通路上设置有连通
低温回液通路的低温溢流旁通管路,所述高温溢流旁通管路和低温溢流旁通管路上均设置有安全阀。
[0016]一种车辆液路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推动切换阀的阀芯使其到达前端,使得低温出液通口和进液通口连通、低温回液通口和出液通口连通;S2、启动第一水泵,将低温罐中的

℃的油液沿以下路线泵送:低温出液通路

低温出液通口

进液连通腔

进液通口

进液通路

样品

出液通路

出液通口

出液连通腔

低温回液通口

低温回液通路

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液路测试系统,包括用于盛装油液的高温罐(20)和低温罐(30),还包括用于连通样品(10)的进液通路(11)和出液通路(12),所述高温罐(20)上设置有高温出液通路(21)和高温回液通路(22),所述低温罐(30)上设置有低温出液通路(31)和低温回液通路(32),所述高温出液通路(21)和低温出液通路(3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水泵(41)和第二水泵(4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换阀(50),所述切换阀(50)包括阀壳(51),所述阀壳(51)上开设有与进液通路(11)连通的进液通口(511)、与出液通路(12)连通的出液通口(512)、与高温出液通路(21)连通的高温出液通口(513)、与高温回液通路(22)连通的高温回液通口(514)、与低温出液通路(31)连通的低温出液通口(515)以及与低温回液通路(32)连通的低温回液通口(516),所述进液通口(511)、出液通口(512)、高温出液通口(513)、高温回液通口(514)、低温出液通口(515)以及低温回液通口(516)与阀壳(51)的内部连通;所述阀壳(51)内部设置有滑动式的阀芯(52),所述阀芯(52)的一端设置有直线驱动单元(53),所述低温出液通口(515)、进液通口(511)、高温出液通口(513)沿阀芯(52)的滑动方向依次布置,所述低温回液通口(516)、出液通口(512)、高温回液通口(514)沿阀芯(52)的滑动方向依次布置,所述阀芯(52)上开设有进液连通腔(521)和出液连通腔(522),所述阀芯(52)滑动至前端极限位置时,所述低温出液通口(515)和进液通口(511)通过进液连通腔(521)相通,所述低温回液通口(516)和出液通口(512)通过出液连通腔(522)相通;所述阀芯(52)滑动至后端极限位置时,所述进液通口(511)和高温出液通口(513)通过进液连通腔(521)相通,所述出液通口(512)和高温回液通口(514)通过出液连通腔(522)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液路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通口(511)与出液通口(512)在阀壳(51)的板面上同列布置,所述高温出液通口(513)与高温回液通口(514)在阀壳(51)的板面上同列布置,所述低温出液通口(515)与低温回液通口(516)在阀壳(51)的板面上同列布置,所述阀芯(52)上开设有低温连通腔(523)和高温连通腔(524),所述阀芯(52)滑动至后端极限位置时,所述低温出液通口(515)和低温回液通口(516)通过低温连通腔(523)相通,所述高温连通腔(524)封闭;所述阀芯(52)滑动至前端极限位置时,所述低温连通腔(523)封闭,所述高温出液通口(513)和高温回液通口(514)通过高温连通腔(524)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液路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51)为长方体状壳体,所述阀壳(5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矩形板面(517)和第二矩形板面(518),所述进液通口(511)和出液通口(512)开设在第一矩形板面(517)上、所述高温出液通口(513)、高温回液通口(514)、低温出液通口(515)以及低温回液通口(516)开设在第二矩形板面(518)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液路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52)呈长方体状,所述阀芯(52)的短边侧连接用于驱动阀芯(52)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直线驱动单元(53),所述进液连通腔(521)和出液连通腔(522)为沿阀芯(52)厚度方向贯通的矩形孔,所述进液连通腔(521)和出液连通腔(522)的长度方向与阀芯(52)长度方向平行,所述低温连通腔(523)和高温连通腔(524)为沿阀芯(52)厚度方向凹陷的矩形槽,所述低温连通腔(523)和高温连通腔(524)长度方向与阀芯(52)长度方向垂直,所述进液连通腔(521)一端孔口的移动路径覆盖低温出液通口(515)、进液通口(511)和高温出液通口(513),所述出液连通腔(522)一端孔口的移动路径覆盖低温回液通口(516)、出液通口(512)和高温回液通口(514),所述低温连通腔(523)槽口的移动路径覆盖低温出液通口(515)和低温回液通口
(516),所述高温连通腔(524)槽口的移动路径覆盖高温出液通口(513)和低温回液通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飞
申请(专利权)人:博格华纳排放系统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