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PD-L1的纳米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09094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靶向程序性死亡配体(P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靶向PD

L1的纳米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靶向程序性死亡配体(PD

L1)的纳米抗体及其制备、鉴定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程序性死亡

1(PD

1)是CD28受体家族的成员,该家族包括CD28、CTLA

4、ICOS、PD

1和BTLA。该家族的最初成员CD28和ICOS通过添加单克隆抗体后增强T细胞增殖的功能而发现。已经鉴定了PD

1的两种细胞表面糖蛋白配体,PD

L1和PD

L2,已经表明它们在与PD

1结合后下调T细胞活化和细胞因子分泌。PD

Ll(B7

H1)和PD

L2(B7

DC)都是可与PD

1结合但是不与其他CD28家族成员结合的B7同源物,文献也已经显示通过IFN

γ刺激上调细胞表面上PD

L1的表达。
[0003]PD

L1的表达已经在几种鼠和人类癌症中发现,包括人肺癌、卵巢癌、结肠癌、黑色素瘤和各种骨髓瘤。已有的结果显示,肿瘤细胞高表达的PD

L1通过增加T细胞的凋亡从而在肿瘤的免疫逃逸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者发现,转染PD

L1基因的P815肿瘤细胞系在体外可抵制特异性CTL的裂解,将其接种小鼠体内后具有更强的致瘤性和侵袭性。这些生物学特性均可通过阻断PD

L1而逆转。敲除PD

1基因的小鼠,阻断PD

L1/PD

1通路,则接种肿瘤细胞不能形成肿瘤,也已经提示PD

Ll可能与肠粘膜炎症有关,并且PD

L1的抑制防止了与结肠炎有关的萎缩病。本领域仍需要能够与PD

L1高亲和力结合,并且能够阻断PD

1与PD

L1结合的PD

L1抗体,特别是抗PD

L1重链单域抗体。单克隆抗体在肿瘤的诊断和靶向治疗中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传统单克隆抗体有以下缺点:其分子量较大,组织穿透力差,导致治疗部位的药物浓度较低;其往往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有一定安全风险;其稳定性不足,生产成本高。
[0004]纳米抗体是目前最小的抗体分子,除了具有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外,还具有组织穿透能力强、免疫原性低、稳定性好、人源化简单、易于制备等优势。
[0005]现有技术中靶向PD

L1的纳米抗体的研究及应用还有一些不足,本领域还需要开发新的具有更好功能靶向PD

L1的纳米抗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亲和力和潜在抗肿瘤作用的靶向PD

L1的纳米抗体。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靶向PD

L1的纳米抗体应用,特别是作为PD

L1的检测试剂及在治疗和/或诊断PD

L1相关疾病如肿瘤中的应用。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抗PD

L1纳米抗体,所述纳米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PD

L1,且所述纳米抗体中的VHH链的互补决定区(CDR)为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
[0009](1)SEQ ID NO:1所示的CDR1、SEQ ID NO:2所示的CDR2、和SEQ ID NO:3所示的CDR3;
[0010](2)SEQ ID NO:4所示的CDR1、SEQ ID NO:5所示的CDR2、和SEQ ID NO:6所示的CDR3;
[0011](3)SEQ ID NO:7所示的CDR1、SEQ ID NO:8所示的CDR2、和SEQ ID NO:9所示的CDR3;
[0012](4)SEQ ID NO:10所示的CDR1、SEQ ID NO:11所示的CDR2、和SEQ ID NO:12所示的CDR3;
[0013](5)SEQ ID NO:13所示的CDR1、SEQ ID NO:14所示的CDR2、和SEQ ID NO:15所示的CDR3;
[0014](6)SEQ ID NO:16所示的CDR1、SEQ ID NO:17所示的CDR2、和SEQ ID NO:18所示的CDR3;和
[0015](7)SEQ ID NO:19所示的CDR1、SEQ ID NO:20所示的CDR2、和SEQ ID NO:21所示的CDR3。
[0016]在另一优选例中,上述氨基酸序列中任意一种氨基酸序列还包括任选地经过添加、缺失、修饰和/或取代至少一个(如1

3个,较佳地1

2个,更佳地1个)氨基酸并能保留与PD

L1结合能力的衍生序列。
[0017]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纳米抗体VHH链的CDR区包含与SEQ ID NO:1

21中任一具有至少80%、优选地至少90%、更优选地至少95%、甚至更优选地至少99%的序列相似性的氨基酸序列。
[001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纳米抗体VHH链CDR区的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1

21中任一相比包含一个或多个氨基酸取代,优选保守氨基酸取代。
[0019]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抗PD

L1纳米抗体的VHH链还包括框架区FR,所述的框架区FR选自下组:
[0020]SEQ ID NO:22所示的FR1、SEQ ID NO:23所示的FR2、SEQ ID NO:24所示的FR3、和SEQ ID NO:25所示的FR4。
[002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CDR1、CDR2和CDR3被框架区FR1、FR2、FR3和FR4所隔开。
[002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抗PD

L1纳米抗体的VHH链的氨基酸序列选自下组:SEQ ID NO:26、SEQ ID NO:27、SEQ ID NO:28、SEQ ID NO:29、SEQ ID NO:30、SEQ ID NO:31或SEQ ID NO:32、或其组合。
[002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抗PD

L1纳米抗体包括单体、二价体(二价抗体)、四价体(四价抗体)、和/或多价体(多价抗体)。
[002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纳米抗体包括人源化抗体、骆驼源抗体、嵌合抗体。
[0025]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纳米抗体包括单价、二价或多价抗体。
[0026]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纳米抗体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PD

L1纳米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PD

L1,且所述纳米抗体中的VHH链的互补决定区(CDR)为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1)SEQ ID NO:1所示的CDR1、SEQ ID NO:2所示的CDR2、和SEQ ID NO:3所示的CDR3;(2)SEQ ID NO:4所示的CDR1、SEQ ID NO:5所示的CDR2、和SEQ ID NO:6所示的CDR3;(3)SEQ ID NO:7所示的CDR1、SEQ ID NO:8所示的CDR2、和SEQ ID NO:9所示的CDR3;(4)SEQ ID NO:10所示的CDR1、SEQ ID NO:11所示的CDR2、和SEQ ID NO:12所示的CDR3;(5)SEQ ID NO:13所示的CDR1、SEQ ID NO:14所示的CDR2、和SEQ ID NO:15所示的CDR3;(6)SEQ ID NO:16所示的CDR1、SEQ ID NO:17所示的CDR2、和SEQ ID NO:18所示的CDR3;和(7)SEQ ID NO:19所示的CDR1、SEQ ID NO:20所示的CDR2、和SEQ ID NO:21所示的CDR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PD

L1纳米抗体的VHH链还包括框架区FR,所述的框架区FR选自下组:SEQ ID NO:22所示的FR1、SEQ ID NO:23所示的FR2、SEQ ID NO:24所示的FR3、和SEQ ID NO:25所示的FR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PD

L1纳米抗体的VHH链的氨基酸序列选自下组:SEQ ID NO:26、SEQ ID 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勇贾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