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破坏对珍稀动植物的损害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863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态破坏对珍稀动植物的损害检测装置,包括信息处理基站,与所述信息处理基站通信连接的远程终端和多个信息采集端,以及用于给所述信息处理基站充电的无人机充电设备;所述信息处理基站包括中央处理器、无人机储存箱和供电设备;所述信息采集端包括一号摄像头、设置于一号摄像头顶部的防护板以及安装于防护板上且内部设置有无线接收片和一号蓄电池的电池箱;所述无人机充电设备包括无人机本体、二号摄像头、二号蓄电池和无线充电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无人机充电设备不仅能够实现信号采集端的巡逻监管,还能够实现无光源环境下的信号采集端的无线充电,以及信号采集端损坏时的代替采集,一举多得。一举多得。一举多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破坏对珍稀动植物的损害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破坏对珍稀动植物的损害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生物多样化的基础,它不仅能够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多种宝贵的木材和原材料,能够为人类经济生活提供多种物品,同时森林还是天然的动植物园,哺育着各种飞禽走兽和生长着多种珍贵林木和药材。
[0003]我国是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受到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种类已有355种。近年来,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森林的过度砍伐,草地的严重退化,过度狩猎以及化学农药的大量施用等,毁坏了物种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破坏了原有稳定的生态平衡,使得多数物种的分布面积不断缩小;野生种群数量不断减少,从而加速了物种濒危及绝灭的步伐,因此,采取积极措施,保护野生动物及环境的工作急待开展。
[0004]目前,为了更好的保护森林的环境,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很多森林都会安装生态环境监测装置,这种装置可以利用摄像头和各种传感器等,实现环境因子监测,而对于珍稀动植物,可以利用摄像头和图像识别技术进行监控,以及时确定珍稀动植物的损害程度,继而作出及时补救保护;
[0005]而利用摄像头进行监控存在以下缺陷:
[0006]由于一些珍稀动植物所处区域可能会长时间接收不到阳光,这就导致摄像头无法有效的利用太阳能进行充电,导致监控中断,无法快速、有效的检测和反馈。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生态破坏对珍稀动植物的损害检测装置。
[0008]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9]一种生态破坏对珍稀动植物的损害检测装置,包括信息处理基站,与所述信息处理基站通信连接的远程终端和多个信息采集端,以及用于给所述信息处理基站充电的无人机充电设备,所述信息处理基站用于接收、处理自信息采集端实时采集的珍稀动植物图像信息,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图像中的损害程度,并发送报警信息至远程终端;
[0010]所述信息处理基站包括中央处理器、无人机储存箱和供电设备;
[0011]所述信息采集端包括一号摄像头、设置于一号摄像头顶部的防护板以及安装于防护板上且内部设置有无线接收片和一号蓄电池的电池箱;
[0012]所述无人机充电设备包括无人机本体、二号摄像头、二号蓄电池和无线充电器,所述无线充电器与供电设备插接实现二号蓄电池的储能,所述无线充电器通过无线接收片给一号蓄电池供电。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一号摄像头底部通过自动调节支架安装
于树身上,所述防护板底部通过连杆与自动调节支架连接,并跟随所述一号摄像头移动。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电池箱位于防护板中心位置且顶端面贯穿防护板,所述电池箱外侧的防护板上表面设置有一号光伏板,所述一号光伏板上表面与电池箱顶端面共面,所述一号光伏板通过太阳能控制器与一号蓄电池连接。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二号蓄电池和无线充电器集成于一个壳体内,所述壳体通过伸缩杆连接于无人机本体底部,所述伸缩杆的杆端外部套设有弹簧。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壳体底部外侧边缘四角固定设置有一号磁铁,所述电池箱顶部四角嵌设有二号磁铁,所述一号磁铁与二号磁铁对应设置且磁极相反,所述无人机本体的支架底部均设置有万向轮。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无人机储存箱内腔底部设置有倒梯形结构的嵌槽,所述嵌槽四角嵌设有三号磁铁,所述三号磁铁与一号磁铁对应设置且磁极相反。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供电设备包括二号光伏板,所述二号光伏板通过支架安装于无人机储存箱顶部,所述二号光伏板通过太阳能控制器与无人机储存箱箱底内的三号蓄电池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安装于无人机储存箱上,所述供电设备设置于无人机储存箱的内腔底部,所述无人机充电设备自无人机储存箱前侧的开口进入无人机储存箱内。
[001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无线充电器一侧壁上设置有充电口,所述嵌槽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一端固定设置有与充电口对应的充电头,所述无线充电器和二号蓄电池通过充电口和充电头与三号蓄电池通电连接。
[002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无人机本体和信息采集端上均设置有GPS定位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基于信息采集端和无人机本体的定位信息调度无人机充电设备。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1)本技术利用无人机充电设备不仅能够实现信号采集端的巡逻监管,还能够实现无光源环境下的信号采集端的无线充电,以及信号采集端损坏时的代替采集,一举多得;
[0023]2)本技术通过将信号采集端的摄像头的蓄电池外置,并借用摄像头顶部的防护板或光伏板作为无人机停留的基板,方便无人机充电设备给信号采集端无线供电,再结合磁铁结构,能够实现充电时的精准定位。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系统拓扑图。
[0025]图2是本技术的信息处理基站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的充电状态下的信息采集端和无人机充电设备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技术的监控状态下的信息采集端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本技术的无人机充电设备结构示意图。
[0029]图6是本技术的壳体俯视图。
[0030]图中:1、信息处理基站;11、中央处理器;12、无人机储存箱;13、三号蓄电池;14、二号光伏板;15、嵌槽;16、电动推杆;17、充电头;2、远程终端;3、信息采集端;31、一号摄像头;
32、防护板;33、无线接收片;34、一号蓄电池;35、电池箱;36、自动调节支架;37、一号光伏板;4、无人机充电设备;41、无人机本体;42、二号摄像头;43、二号蓄电池;44、无线充电器;441、充电口;45、伸缩杆;46、弹簧;47、万向轮;5、一号磁铁;6、二号磁铁;7、三号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破坏对珍稀动植物的损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处理基站,与所述信息处理基站通信连接的远程终端和多个信息采集端,以及用于给所述信息处理基站充电的无人机充电设备;所述信息处理基站包括中央处理器、无人机储存箱和供电设备;所述信息采集端包括一号摄像头、设置于一号摄像头顶部的防护板以及安装于防护板上且内部设置有无线接收片和一号蓄电池的电池箱;所述无人机充电设备包括无人机本体、二号摄像头、二号蓄电池和无线充电器,所述无线充电器与供电设备插接实现二号蓄电池的储能,所述无线充电器通过无线接收片给一号蓄电池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破坏对珍稀动植物的损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摄像头底部通过自动调节支架安装于树身上,所述防护板底部通过连杆与自动调节支架连接,并跟随所述一号摄像头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破坏对珍稀动植物的损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位于防护板中心位置且顶端面贯穿防护板,所述电池箱外侧的防护板上表面设置有一号光伏板,所述一号光伏板上表面与电池箱顶端面共面,所述一号光伏板通过太阳能控制器与一号蓄电池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破坏对珍稀动植物的损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蓄电池和无线充电器集成于一个壳体内,所述壳体通过伸缩杆连接于无人机本体底部,所述伸缩杆的杆端外部套设有弹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态破坏对珍稀动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文君乐志芳于丹丹曹铭昌葛晓敏胡飞龙刘立朱晓泾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