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胎打气一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8140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补胎打气一体装置,包括供轮胎放置的定位架、补胎导管及打气导管,还包括:检测模块,在接收到外部输入的检测信号时,持续输入有色检测气体;定位模块,根据定位信号采集轮胎的多个表面图像,并处理得到具有有色检测气体的漏气点及对应的漏气空间位置;补胎模块,并根据漏气空间位置向补胎导管的输入端压入预先配置的补胎液,补胎导管的输出端输出补胎液覆盖漏气点;打气模块,控制打气导管向轮胎压入轮胎气。改善了补胎的步骤繁琐,费时费力,轮胎本体一但从轮毂上卸下,需要在补胎后做动平衡测试,补胎的成本较高,人力定位轮胎的漏气点时存在错判漏气点的数量使得后续需要重新返工补胎,人工补胎效率低下、可靠性不高的情况。性不高的情况。性不高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胎打气一体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维修的
,尤其涉及一种补胎打气一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轮胎是汽车的零部件,当轮胎被尖锐物刺穿或胎面轻微磨损时,需要对轮胎进行补胎处理。其中,若轮胎被尖锐物刺穿后,孔径大于6mm则需要进行换胎处理,孔径不大于6mm则可进行补胎处理。
[0003]目前,在对轮胎进行补胎处理前,需要先定位轮胎的漏气点位,再借助专用器械,将轮胎本体从轮毂上卸下,从轮胎的气密层检查轮胎本体是否存在孔洞,再根据孔洞的尺寸选择补胎方式,对于漏气点的孔径不大于6mm的轮胎,上述的处理方式的步骤繁琐,费时费力,且轮胎本体一但从轮毂上卸下,需要在补胎后做动平衡测试,以保障行驶安全,对于车主来说又徒增补胎的开销。
[0004]在定位轮胎的漏气点时,大多维修人员采用水浸观察气泡等方式,以目力确定轮胎的漏气点的位置,而人力定位轮胎的漏气点时易发生错判漏气点的数量的情况,待补胎后,仍存在漏气情况,需要重新检查漏气点。可见,人工补胎存在效率低下,可靠性不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胎打气一体装置,所述补胎打气一体装置对拆除了气门芯的轮胎(7)进行补胎打气处理,所述轮胎(7)拆除气门芯后具有进气口,其特征在于:包括供轮胎(7)放置的定位架、补胎导管及打气导管,所述定位架上滑移设置有主定位块,所述补胎导管的输出端设置有副定位块;所述补胎打气一体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1),安装于所述定位架上,用于在接收到外部输入的检测信号时,通过所述进气口向所述轮胎(7)的内部持续输入有色检测气体,并在预设的一检测时间段后输出定位信号;定位模块(2),连接所述检测模块(1),用于根据所述定位信号采集所述轮胎(7)的多个表面图像,根据所有所述表面图像处理得到具有所述有色检测气体的漏气点及对应的漏气空间位置;补胎模块(3),连接所述定位模块(2),用于驱动所述补胎导管的输出端插入所述进气口,并根据所述漏气空间位置控制所述主定位块牵引所述副定位块移动至所述漏气空间位置,所述补胎导管的输出端抵接于所述漏气点,随后所述补胎模块(3)向所述补胎导管的输入端压入预先配置的补胎液,所述补胎导管的输出端输出所述补胎液覆盖所述漏气点;打气模块(4),连接所述补胎模块(3),用于控制所述打气导管的输出端连接至放置在定位架上的具有所述气门芯的所述轮胎(7),并从所述打气导管的输入端压入轮胎气,由所述打气导管的输出端将轮胎气打入所述轮胎(7)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胎打气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包括底座(6)及设置于所述底座(6)上的检测环(8),所述定位模块(2)包括图像采集器(21),所述图像采集器(21)固定于所述检测环(8)的内壁以采集所述轮胎(7)的表面图像,所述图像采集器(21)具有对应的第一坐标信息,则所述定位模块(2)用于根据各所述表面图像及对应的所述图像采集器(21)的所述第一坐标信息处理得到所述漏气点的第二坐标信息,并将所述第二坐标信息作为所述漏气空间位置输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胎打气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连接有支撑臂(9),所述支撑臂(9)通过所述支撑组件移动至所述检测环(8)内以供所述轮胎(7)套设,所述轮胎(7)套设于所述支撑臂(9)上以进行补胎处理或打气处理;所述底座(6)的另一侧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有转动臂(10),所述转动臂(10)与所述支撑臂(9)远离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组件控制所述转动臂(10)周向转动以驱动所述支撑臂(9)旋转,套设于所述支撑臂(9)上的所述轮胎(7)跟随所述支撑臂(9)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补胎打气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置校正模块(5),连接所述定位模块(2),用于控制所述定位模块(2)采集所述轮胎(7)的初始图像,根据所述初始图像处理得到所述进气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吉陆鑫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余交汽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