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角放大功能的超分辨成像透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713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角放大功能的超分辨成像透镜,包括透明介质透镜基底以及其两面形成的前透镜面和后透镜面。透镜基底厚度为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角放大功能的超分辨成像透镜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纳光学、光学聚焦、衍射光学和成像光学等领域,具体涉及超分辨成像透镜。

技术介绍

[0002]对于传统光学透镜,当透镜半径为R、焦距为f时,其角分辨率理论极限为Δθ
min
=0.61λ/(NA
×
ftan(θ)),其中λ为波长、NA=nsin(atan(R
r
/f))为透镜的数值孔径、f为透镜焦距、tan()为反正切函数、sin()为正弦函数、n为出射介质折射率。当NA较小,同时θ较小时,该角分辨率的理论极限可以简化为Δθ
min
=1.22λ/D,其中D为透镜直径。
[0003]目前尚未有具有角度放大功能的超分辨成像透镜的相关报道。
[0004]目前的超分辨透镜,是通过聚焦光斑尺寸小于0.61λ/NA来实现分辨率的提升,然而,均不具备角放大功能,且存在较大的旁瓣,极大地限制了成像质量、成像效率和视场范围。
[0005]相关文献有:lZ.Li,C.Wang,Y.Wang,X.Lu,Y.Guo,XLi,X.Ma,M.Pu,X.G.Luo,“Super

oscillatorymetasurfacedoubletforsub

diffractionfocusingwithalargeincidentangle,”OpticsExpress29(7),9991

9999(2021).lYuAnping,ChenGang,ZhangZhihai,WenZhongquan,DaiLuru,ZhangKun,JiangSenlin,WuZhixiang,YuyanLi,ChangtaoWangandXiangangLuo,“CreationofSub

diffractionLongitudinallyPolarizedSpotbyFocusingRadiallyPolarizedLightwithBinaryPhaseLens”,ScientificReports,Vol.6,pp38859(2016)lE.T.Rogers,S.Savo,J.Lindberg,T.Roy,M.R.Dennis,N.I.Zheludev,“Superoscillatoryopticalneedle”.Appl.Phys.Lett.,Vol.102,031108(2013).lK.Huang,H.Ye,J.Teng,S.P.Yeo,B.Lukyanchuk,C.Qiu,“Optimization

freesuperoscillatorylensusingphaseandamplitudemasks”.LaserPhotonicsRev.Vol.8,pp152

157(2014).lG.Yuan,E.T.F.Rogers,T.Roy,G.Adamo,Z.Shen,N.I.Zheludev,“Planarsuperoscillatorylensforsub

diffractionopticalneedlesatvioletwavelengths”.Sci.Rep.Vol.4,pp6333

6333(2015).lR.Zuo,W.Liu,H.Cheng,S.Chen,J.Tian,“BreakingtheDiffractionLimitwithRadiallyPolarizedLightBasedonDielectricMetalenses”.Adv.Opt.Mater.Vol.6,pp1800795(2018)。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角放大功能的超分辨成像透镜,通过对透镜结构、相位分布进行设计,使其具有角度放大功能,出射主光线与光轴的夹角为β=Kθ,K为大于1的常数;并且结合焦斑半高全宽大小和角度放大,使透镜具有超分辨成像功能,其角分辨率优于传统光学透镜的角分辨率理论极限Δθ
min
=0.61λ/(NA
×
ftan(θ)),能实现Δθ
min
/K的角分辨率。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加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角放大功能的超分辨成像透镜,所述透镜包括基底和两个功能面。
[0008]所述基底是中心厚度为t
sub、
前后两个面平行、折射率为n
sub、
在工作波长λ下具有低吸收率(即吸收系数小于0.01)的透明介质材料S。
[0009]所述两个功能面分别为前透镜面和后透镜面,分别制作在基底前后两侧面,且两个透镜面的中心与光轴重合,两个透镜面在光轴上交点处的切面与光轴垂直。所述前透镜面与后透镜面的半径分别为R
f
和R
r
,其相位分布分别为
ϕ
f
(r)和
ϕ
r
(r),其中变量r为径向坐标。在前透镜面上半径R
f
区域外,即r>R
f
的区域外,透射率为0。在后透镜面上半径R
r
区域外,即r>R
r
的区域外,透射率为0。
[0010]所述具有角放大功能的超分辨成像透镜,光束从前透镜面入射,从后透镜面出射。对于任意给定的工作波长λ和任意给定的大于1的常数K,通过设计前透镜面和后透镜面的相位分布
ϕ
f
(r)和 ϕ
r
(r)以及R
f
,当入射角θ在给定[

θ
m
, +θ
m
]角度范围内时,在距离后透镜面z=f的焦平面上均可汇聚成为实心焦斑,其焦斑尺寸小于0.61λ(K/NA)。出射主光线(即后透镜面中心与焦平面上焦点连线)与光轴的夹角为β=Kθ,且K为大于1的常数,即该透镜有角度放大功能。在焦平面上的焦斑半高全宽小于Kλ/(2n2sin(θ
na
)),其中n2为出射介质的折射率、θ
na
=atan(R
f
/f)。
[0011]进一步,所述的前透镜面位于透镜基底的前表面上,其为一相位调控面,半径为R
f
,在该半径范围内对应的相位分布为
ϕ
f
(r),该相位分布有三种情况:(a)在半径R
f
范围内,相位分布
ϕ
f
(r)为一常数,且R
f
为一常数;(b)在半径R
f
范围内,相位分布
ϕ
f
(r)为一常数,且R
f
待优化;(c)在半径R
f
范围内,相位分布
ϕ
f
(r)为一函数,即
ϕ
f
(r)为待优化函数,且R...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角放大功能的超分辨成像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包括基底(1)和两个功能面;所述基底(1)是前后表面平行的透明介质材料S,其中心厚度为t
sub
、折射率为n
sub
、在工作波长λ下吸收系数小于0.01;所述两个功能面分别为前透镜(2)和后透镜面(3),分别制作在基底(1)前后两侧,且两个功能面的中心与光轴重合,两个功能面在光轴上交点处的切面与光轴垂直;所述前透镜面(2)与后透镜面(3)的半径分别为R
f
和R
r
,其相位分布分别为
ϕ
f
(r)和
ϕ
r
(r),其中变量r为径向坐标;在所述前透镜面(2)上半径R
f
区域外,即r>R
f
的区域外,透射率为0;在所述后透镜面(3)上半径R
r
区域外,即r>R
r
的区域外,透射率为0;所述透镜在给定的工作波长λ,当入射角θ在给定的[

θ
m
, +θ
m
]角度范围内时,在距离后透镜面z=f的焦平面上均可汇聚成为实心焦斑,其焦距f与工作波长λ有关,其焦斑强度分布半高全宽FWHM小于0.61λ(K/NA),在焦平面上的焦斑半高全宽小于Kλ/(2n2sin(θ
na
)),其中n2为出射端介质的折射率,θ
na
=atan(R
f
/f), NA=n2sin(atan(R
r
/f))为透镜的数值孔径,f为透镜焦距,tan()为反正切函数,sin()为正弦函数;出射主光线与光轴的夹角为β=Kθ,其中K为角放大倍率,K为常数,且K>1,即所述透镜具有角度放大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角放大功能的超分辨成像透镜,其特征在于,在给定的入射角度范围[

θ
m
, +θ
m
]内时,对于入射角为θ的入射平面波,出射端介质折射率为n2,其角分辨率小于传统透镜角分辨率的理论极限Δθ
min
=0.61λ/(NA
×
ftan(θ));当NA较小,同时θ较小时,该角分辨率的理论极限简化为Δθ
min
=1.22λ/D,其中D为透镜直径;所述聚焦角放大功能的超分辨成像透镜,角分辨率可以达到Δθ
min
/K,K为常数,且K>1,因此透镜具有超分辨成像功能,像平面位即为焦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具有角放大功能的超分辨成像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透镜面(2)为一相位调控面,相位分布有三种情况:(a)在半径R
f
范围内,相位分布
ϕ
f
(r)为一常数,且R
f
为一常数;(b)在半径R
f
范围内,相位分布
ϕ
f
(r)为一常数;(c)在半径R
f
范围内,相位分布
ϕ
f
(r)为一函数。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具有角放大功能的超分辨成像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透镜面(3)为一相位调控面,其相位分布
ϕ
f
(r)为一函数。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具有角放大功能的超分辨成像透镜,其特征在于,对于给定的工作波长λ、入射角度范围[

θ
m
, +θ
m
]、焦斑强度分布半高全宽FWHM、透镜焦距f和角放大倍率K,相位分布
ϕ
f
(r)和
ϕ
r
(r)、半径R
f
的确定通过采用矢量角谱理论衍射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温中泉周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