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生产用表面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7111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生产用表面冷却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箱体与冷却箱体,所述冷却箱体均通过水管对应连接有储液箱;传输组件,所述传输组件包括第一传输辊、第二传输辊与第三传输辊;除水组件,所述除水组件输风筒,所述输风筒内设有排风扇,所述输风筒设置在所述第二传输辊与所述第三传输辊之间;其中,所述储液箱内储存有冷却液,沿所述第一传输辊到所述第二传输辊的方向,若干所述储液箱中的所述冷却液的温度逐渐降低,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若干冷却箱体对电缆表面进行逐级冷却以及通过除水组件对电缆表面进行逐级烘干除水,避免电缆绝缘层出现绝缘层开裂、产生间隙气泡等情况,同时又将电缆表面的水去除。除。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生产用表面冷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线电缆生产加工的
,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缆生产用表面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
[0003]一般电线电缆的生产工艺一般包括以下步骤:铜、铝单丝拉制;单丝退货火;导体的绞制;绝缘挤出;成缆。
[0004]其中在电线电缆的绝缘挤出过程中,绝缘层材料通常采用聚乙烯和聚氯乙稀,电线电缆的塑料绝缘一般采用直接挤包或抽真空挤包两种,挤包的绝缘层应紧密均匀的连续包在各种导电线芯上,其挤包厚度应保证工艺规定的塑料厚度,绝缘层的工艺厚度应符合并满足各种电线电缆相应的国家标准。
[0005]在电缆的绝缘挤出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存下以下问题:
[0006]1.在电缆绝缘挤出过程中,挤出的电缆表面温度过高,需要对其进行冷却,但现有技术通常直接将挤出的电缆浸入冷水中实现快速冷却,但由于电缆表面绝缘层与冷水的温度差,极易导致电缆绝缘层出现绝缘层开裂、产生间隙气泡等情况,影响电缆的美观以及后续使用;
[0007]2.在电缆冷却完毕后,其表面会附着部分水分,如不将电缆绝缘层表面的水分去除,则会影响电缆的后续包装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生产用表面冷却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电缆绝缘挤出过程中,挤出的电缆表面温度过高,需要对其进行冷却,但现有技术通常直接将挤出的电缆浸入冷水中实现快速冷却,但由于电缆表面绝缘层与冷水的温度差,极易导致电缆绝缘层出现绝缘层开裂、产生间隙气泡等情况,影响电缆的美观以及后续使用;在电缆冷却完毕后,其表面会附着部分水分,如不将电缆绝缘层表面的水分去除,则会影响电缆的后续包装过程的技术问题。
[0009]该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生产用表面冷却装置,包括:
[0010]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放线辊以及收线辊;
[0011]冷却组件,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冷却组件包括箱体以及水平等距分布在所述箱体内的若干冷却箱体,所述箱体靠近所述放线辊、所述收线辊的侧壁与所述冷却箱体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可供所述电缆通过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若干个所述冷却箱体均通过水管对应连接有储液箱;
[0012]传输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内,所述传输组件包括第一传输辊、第二传输辊与第三传输辊,所述第一传输辊与所述第三传输辊安装在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处,所述第二传输辊安装在所述箱体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上,所述电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传输辊、所述冷却箱体、所述第二传输辊与所述第三传输辊;
[0013]转动降温组件,安装于所述冷却箱体内,所述转动降温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冷却箱体内的环形支撑架、转动安装在所述环形支撑架上的齿圈以及啮合在所述齿圈一侧的齿轮,所述齿圈内侧固定有储液环,所述储液环一侧通过转动接头连接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与所述水管固定连接,所述储液环内侧固定有可沿所述电缆为轴线转动的喷头,所述储液环远离所述环形支撑架的一侧设有防撞筒,所述防撞筒上留有可供所述电缆通过的第三通孔,所述防撞筒一端朝所述齿圈延伸,直至所述防撞筒一端超出所述波纹管,所述齿圈、所述防撞筒以及所述第三通孔同轴设置,所述齿轮一侧同轴连接有正反转电机;
[0014]除水组件,安装与所述冷却箱体的一侧,所述除水组件包括与所述冷却箱体相通的输风筒,所述输风筒内设有排风扇,所述输风筒设置在所述第二传输辊与所述第三传输辊之间;
[0015]其中,所述储液箱内储存有冷却液,沿所述第一传输辊到所述第二传输辊的方向,若干所述储液箱中的所述冷却液的温度逐渐降低。
[0016]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通过水平分布的若干冷却箱体,冷却箱体通过转动降温机构将储液箱中的冷却液均匀喷洒在电缆的表面,且储液箱中的冷却液的温度沿第一传输辊到第二传输辊的方向逐渐减小,使得电缆在若干冷却箱体中实现温度逐级递减的冷却过程,避免因电缆与冷却液的温差较大而导致电缆绝缘层出现绝缘层开裂、产生间隙气泡等情况,同时通过除水组件将冷却箱体中的热空气输出到电缆表面上,将电缆表面的水分进一步烘干并去除,以保证后续的包装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0017]较佳的,所述收线辊与所述放线辊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与所述收线辊、所述放线辊对应设置,所述电缆依次穿过所述放线辊、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传输辊、所述冷却箱体、所述第二传输辊、所述第三传输辊、另一个所述第一通孔、收线辊,以使所述电缆在所述箱体内呈C型结构。
[0018]较佳的,所述箱体上还安装有测试组件,所述测试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箱体上的测试箱体,所述测试箱体内安装有膨胀气囊,所述膨胀气囊内填充有氦气,所述膨胀气囊一侧通过导热杆与所述储液箱连接,所述膨胀气囊下方设有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与所述膨胀气囊之间留有膨胀间隙,所述测试箱体上安装有与所述感应开关电连接的显示灯。
[0019]较佳的,沿所述第一传输辊到所述第二传输辊的方向,所述测试箱体中的所述膨胀间隙逐渐减小。
[0020]较佳的,在相邻两个所述冷却箱体之间安装有清洗组件,所述清洗组件包括清洗筒以及安装在所述清洗筒内的毛刷筒,所述毛刷筒两端贯通设置,所述毛刷筒两端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贯通设置,所述清洗筒通过第一支撑杆固定在所述箱体内。
[0021]较佳的,所述冷却箱体一侧开设有排水口,所述箱体底部设有若干横向分布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一侧连通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中阵列分布有若干排水孔。
[0022]较佳的,沿所述冷却箱体至所述集水槽的方向,所述排水槽的深度逐渐增大。
[0023]较佳的,所述排水孔贯穿所述底板,所述底板下方对应设置有集水箱。
[0024]较佳的,所述环形支撑架通过第三支撑杆与所述冷却箱体固定连接,且所述齿圈靠近所述环形支撑架的一侧固定有阶梯块,沿所述齿圈至所述环形支撑架的方向,所述阶梯块的宽度逐渐增大,所述环形支撑架靠近所述齿圈的一侧上开设有与所述阶梯块相适配的阶梯槽。
[0025]较佳的,所述防撞筒内固定有两端贯通设置的海绵筒,所述海绵筒与所述齿圈、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贯通设置,所述防撞筒通过第二支撑杆固定在所述冷却箱体中。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生产用表面冷却装置的立体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生产用表面冷却装置,用于电缆的表面冷却,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放线辊以及收线辊;冷却组件,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冷却组件包括箱体以及水平等距分布在所述箱体内的若干冷却箱体,所述箱体靠近所述放线辊、所述收线辊的侧壁与所述冷却箱体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可供所述电缆通过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若干个所述冷却箱体均通过水管对应连接有储液箱;传输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内,所述传输组件包括第一传输辊、第二传输辊与第三传输辊,所述第一传输辊与所述第三传输辊安装在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处,所述第二传输辊安装在所述箱体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上,所述电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传输辊、所述冷却箱体、所述第二传输辊与所述第三传输辊;转动降温组件,安装于所述冷却箱体内,所述转动降温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冷却箱体内的环形支撑架、转动安装在所述环形支撑架上的齿圈以及啮合在所述齿圈一侧的齿轮,所述齿圈内侧固定有储液环,所述储液环一侧通过转动接头连接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与所述水管固定连接,所述储液环内侧固定有可沿所述电缆为轴线转动的喷头,所述储液环远离所述环形支撑架的一侧设有防撞筒,所述防撞筒上留有可供所述电缆通过的第三通孔,所述防撞筒一端朝所述齿圈延伸,直至所述防撞筒一端超出所述波纹管,所述齿圈、所述防撞筒以及所述第三通孔同轴设置,所述齿轮一侧同轴连接有正反转电机;除水组件,安装与所述冷却箱体的一侧,所述除水组件包括与所述冷却箱体相通的输风筒,所述输风筒内设有排风扇,所述输风筒设置在所述第二传输辊与所述第三传输辊之间;其中,所述储液箱内储存有冷却液,沿所述第一传输辊到所述第二传输辊的方向,若干所述储液箱中的所述冷却液的温度逐渐降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生产用表面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辊与所述放线辊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与所述收线辊、所述放线辊对应设置,所述电缆依次穿过所述放线辊、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传输辊、所述冷却箱体、所述第二传输辊、所述第三传输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青云徐见道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华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