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型弯状倒车镜饰条专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6604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型弯状倒车镜饰条专用模具,包括下压机板、左方铁、右方铁、C板、B板、A板、衬套以及位于C板、左方铁、右方铁、下压机板所围空间内的顶针固定板、顶针面板,顶针面板上表面设有若干顶针和处于顶针面板四个角处的四根复位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A板、B板的成型模具以及C板的独立嵌入板设计,使得该模具具备成型一体化曲面的能力和复杂造型的成型能力,该模具的独立嵌入板还可在顶针的推动下相对B板移动,方便随时取出和更换,由此还可通过变更独立嵌入板的设计来成型其他个性化的产品,解决当前乘用车在追求个性化时遇到的技术问题。求个性化时遇到的技术问题。求个性化时遇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型弯状倒车镜饰条专用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成型弯状倒车镜饰条专用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塑料因其具有优异的性能,已在汽车内、外饰件上获得广泛的应用.用塑料制造汽车零部件是实现当前世界汽车材料的轻量化和环保化发展方向的主要手段。随着塑料材料技术的发展和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汽车外饰件开始使用塑料材料而非金属来制造。塑料外饰件在乘用车中典型的应用包括保险杠、散热器格栅、翼子板、车灯壳体、后视镜壳体、天窗系统、门把手、车身装饰板、发动机盖、行李箱盖、后背门及硬顶等。随着中国消费者对汽车品质、外观要求的提高以及整体需求的多元化,中国乘用车市场已经进入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阶段,为了提高汽车的美观性,汽车生产商不仅在汽车整体造型上寻求新颖美观的设计思路,更是想在汽车车身装饰品上锦上添花,包括倒车镜饰条、车身装饰板等。
[0003]当前乘用车上的倒车镜一般都是拼接而成的曲面状,也正是由于一体型曲面在模具中成型的难度,尤其是为了最求个性化和美观性,还对该曲面的表面造型有更复杂的要求,由于塑料的特性以及成型过程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体型曲面塑料的成型变得更加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型弯状倒车镜饰条专用模具,该模具能成型出复杂的一体化曲面,解决当前乘用车在追求个性化时遇到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成型弯状倒车镜饰条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压机板、左方铁、右方铁、C板、B板、A板、衬套以及位于C板、左方铁、右方铁、下压机板所围空间内的顶针固定板、顶针面板,所述左方铁、右方铁固定在下压机板上的左右两侧,所述C板固定在左方铁、右方铁上且外侧面与左方铁、右方铁侧面齐平,所述顶针固定板置于下压机板上,所述顶针固定板上表面设有顶针面板,所述顶针面板上表面设有若干顶针和处于顶针面板四个角处的四根复位杆,所述若干顶针和四根复位杆分别穿过C板、B板直至B板上表面,所述A板和B板依次穿过C板上表面所设导向柱,C板、B板、A板顺次贴合,所述A板可相对导向柱上下移动,所述A板中心位置开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上嵌入所述衬套。
[0006]所述B板内还设有两块独立且形状相同的第一嵌入板和第二嵌入板,所述第一嵌入板和第二嵌入板左右对称分布嵌入B板且高出B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嵌入板、第二嵌入板、A板形成产品模。
[0007]所述B板设有S型主流道,所述S型主流道的近末端分别设有成型产品的第一支流道和第二支流道,所述第一支流道成型的左产品模和第二支流道成型的右产品模呈曲面状。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A板与B板配合,A板开设有与S型主流道相匹配
的主流道,A板还开设有与左产品模配合的左产品副模,与右产品模配合的右产品副模。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产品副模和右产品副模上还开设有蜂窝状成型面。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B板、C板、顶针面板的中心位置设有贯穿的中心导向杆。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嵌入板和第二嵌入板底部还设有与顶针配合的沉孔,所述第一嵌入板和第二嵌入板可相对B板作上下移动。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衬套内开设有流道孔,所述流道孔与S型主流道、主流道相交汇聚,流道孔的直径从流入端到流出端逐渐变大,流道孔与中心导向杆处于同轴线位置。
[001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A板、B板的成型模具以及C板的独立嵌入板设计,使得该模具具备成型一体化曲面的能力上,还附有复杂造型的成型能力,如镂空设计等,该模具的独立嵌入板还可在顶针的推动下相对B板移动,方便随时取出和更换,由此还可通过变更独立嵌入板的设计来成型其他个性化的产品。此外,A板表面的蜂窝状设计提高了产品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一种成型弯状倒车镜饰条专用模具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长度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图1中A板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图1中B板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图1中嵌入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图1中宽度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图6中衬套局部结构剖面图。
[0021]附图标记:1、下压机板;2、左方铁;3、右方铁;4、C板;5、B板;6、A板;7、衬套;8、顶针固定板;9、顶针面板;10、顶针;11、复位杆;12、中心导向杆;41、导向柱;51、第一嵌入板;52、第二嵌入板;53、S型主流道;54、左产品模;55、右产品模;61、中心孔;62、左产品副模;63、右产品副模;64、主流道;65、蜂窝状成型面;71、流道孔;511、沉孔;531、第一支流道;532、第二支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如图1

图7所示,一种成型弯状倒车镜饰条专用模具,包括下压机板1、左方铁2、右方铁3、C板4、B板5、A板6、衬套7以及位于C板4、左方铁2、右方铁3、下压机板1所围空间内的顶针固定板8、顶针面板9,左方铁2、右方铁3固定在下压机板1上的左右两侧,C板4固定在左方铁2、右方铁3上且外侧面与左方铁2、右方铁3侧面齐平,顶针固定板8置于下压机板1上,顶针固定板8上表面设有顶针面板9,顶针面板9上表面设有若干顶针10和处于顶针面板四个角处的四根复位杆11,若干顶针10和四根复位杆11分别穿过C板4、B板5直至B板5上表面,A板6和B板5依次穿过C板4上表面所设导向柱41,C板4、B板5、A板6贴合,A板6可相对导向柱
41上下移动,A板6中心位置开设有中心孔61,中心孔61上嵌入衬套7。
[0024]B板5内还设有两块独立且形状相同的第一嵌入板51和第二嵌入板52,第一嵌入板51和第二嵌入板52左右对称分布嵌入B板5且高出B板5的上表面,第一嵌入板51、第二嵌入板52、B板5、A板6形成产品模,独立嵌入板的设计提高产品的互换性,同时也可通过改变嵌入板来生产不同造型的倒车镜饰条。
[0025]B板5设有S型主流道53,S型主流道53的近末端分别设有成型产品的第一支流道531和第二支流道532,第一支流道531成型的左产品模54和第二支流道532成型的右产品模55呈曲面状,用于成型一体化曲面。
[0026]进一步的,A板6与B板5配合,A板6开设有与S型主流道53相匹配的主流道64,A板6还开设有与左产品模54配合的左产品副模62,与右产品模55配合的右产品副模63。
[0027]进一步的,左产品副模62和右产品副模63上还开设有蜂窝状成型面65,提高产品的个性化。
[0028]当需要脱模时,A板6在导向柱41的导向作用下会被模具的顶出机构抬起到预定高度,此时若干顶针10做向上顶起动作并直接与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型弯状倒车镜饰条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压机板(1)、左方铁(2)、右方铁(3)、C板(4)、B板(5)、A板(6)、衬套(7)以及位于C板(4)、左方铁(2)、右方铁(3)、下压机板(1)所围空间内的顶针固定板(8)、顶针面板(9);所述左方铁(2)、右方铁(3)固定在下压机板(1)上的左右两侧,所述C板(4)固定在左方铁(2)、右方铁(3)上且外侧面与左方铁(2)、右方铁(3)侧面齐平,所述顶针固定板(8)置于下压机板(1)上,所述顶针固定板(8)上表面设有顶针面板(9),所述顶针面板(9)上表面设有若干顶针(10)和处于顶针面板四个角处的四根复位杆(11),所述若干顶针(10)和四根复位杆(11)分别穿过C板(4)、B板(5)直至B板(5)上表面,所述A板(6)和B板(5)依次穿过C板(4)上表面所设导向柱(41),C板(4)、B板(5)、A板(6)顺次贴合,所述A板(6)可相对导向柱(41)上下移动,所述A板(6)中心位置开设有中心孔(61),所述中心孔(61)上嵌入所述衬套(7);所述B板(5)内还设有两块独立且形状相同的第一嵌入板(51)和第二嵌入板(52),所述第一嵌入板(51)和第二嵌入板(52)左右对称分布嵌入B板(5)且高出B板(5)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嵌入板(51)、第二嵌入板(52)、B板(5)、A板(6)形成产品模;所述B板(5)设有S型主流道(53),所述S型主流道(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睿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