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546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定模和动模,动模上设有注塑口,底座上设有可移动降温组件,可移动降温组件包括直线驱动构件、安装板、C形降温件和扩散降温件,直线驱动构件一端安在底座上,另一端固定安有所述安装板,C形降温件和扩散降温件均安在安装板上;C形降温件为由金属管围合成的结构,金属管内设有液体;扩散降温件包括对接件、散热片和降温槽,降温槽安在安装板上,对接件安在降温槽外侧,散热片一端固定安在对接件上,另一端密封穿过降温槽侧壁安在降温槽内。该装置可对注塑模具快速降温,提高产品的成型效率,还可测量产品温度,避免过早开模或延误开模时间,提高产品的成品率,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于注塑、吹塑、挤出、压铸、锻压成型、冶炼和冲压等过程中得到特定形状规格产品时使用的工具,即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其主要通过改变所成型材料的物理状态,从而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注塑成型的产品根据材料的不同,通常分为橡胶注塑、塑料注塑和成型注塑等类型,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产品的一种常用加工方式,但由于注入模具的材料多为熔融态,在模具中需要冷却定型后才能取出,冷却时间较长一直是限制注塑生产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该装置可对注塑模具快速降温,提高产品的成型效率,还可测量产品温度,避免过早开模或延误开模时间,提高产品的成品率,实用性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安在底座上的定模和与定模相配合的动模,所述定模上设有注塑空腔,所述动模上设有注塑口,所述注塑口与所述注塑空腔相连通,所述底座上、位于定模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可移动降温组件,所述可移动降温组件包括直线驱动构件、安装板、C形降温件和扩散降温件,所述直线驱动构件一端固定安在底座上,直线驱动构件的另一端固定安有所述安装板,所述C形降温件和所述扩散降温件均安在安装板上,当直线驱动构件一端向定模方向伸出时,两个C形降温件相互靠近包裹定模与动模的侧壁进行散热,两个扩散降温件抵在注塑口上对其进行散热;所述C形降温件为由金属管围合成的、外形与定模和/或动模相适配的结构,所述金属管内设有液体;所述扩散降温件包括对接件、散热片和降温槽,所述降温槽安在安装板上,所述对接件安在降温槽外侧,散热片一端固定安在对接件上,另一端密封穿过降温槽侧壁安在降温槽内。
[0006]优选的,围合所述C形降温件的所述金属管为一根,在金属管的两端设有密封堵头。
[0007]优选的,所述液体为水。
[0008]优选的,所述C形降温件上设有多个散热风扇,多个所述散热风扇吹出的风的方向均对准所述定模和/或动模侧面。
[0009]优选的,所述对接件一端设有与所述注塑口外形相适配的卡接部,在所述卡接部上设有数显温度传感器。
[0010]优选的,所述散热片由铜片或石墨片制成。
[0011]优选的,所述直线驱动构件为电动推杆或直线气缸。
[0012]本技术中,设置的C形降温件可将定模与动模的侧壁进行包裹进行降温,利用
金属管内的液体及散热风扇进行双重散热,散热的效率和均匀性较好。设置的扩散降温件可针对性的对注塑口进行降温,加快对注塑产品的降温效率,利用散热片扩大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设置的直线驱动构件可带动C形降温件和扩散降温件进行移动,在非散热状态时C形降温件和扩散降温件远离定模与动模,不影响注塑作业。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底座;2、定模;3、动模;4、注塑口;5、可移动降温组件;50、直线驱动构件;51、安装板;52、C形降温件;53、扩散降温件;54、散热风扇;55、数显温度传感器;530、对接件;531、散热片;532、降温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1、定模2和动模3,定模2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在定模2上开设有具有向上开口的注塑空腔,动模3开开闭安装在定模2上、密封盖住该注塑空腔。在动模3上一体化设置注塑口4,该注塑口4一端与注塑空腔相连通,注塑口4的另一端外凸出在动模3外部,在一个实施例中,动模3外凸高度为50mm~150mm。
[0018]在底座1上、且位于定模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可移动降温组件5,可移动降温组件5包括直线驱动构件50、安装板51、C形降温件52和扩散降温件53,直线驱动构件50的一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直线驱动构件50的伸缩端通过紧固件与安装板51固定安装,C形降温件52通过焊接、紧固件或绑扎线固定安装在安装板51上,扩散降温件53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安装板51上。当控制直线驱动构件50的伸缩端向定模2方向伸出时,两个C形降温件52相互靠近包裹定模2与动模3的侧壁进行散热,两个扩散降温件53的前端抵在注塑口4上对其进行散热。在一个实施例中,直线驱动构件50为电动推杆或直线气缸,具体的直线驱动构件50为电动推杆。
[0019]C形降温件52为由金属管围合成的、外形与定模2和/或动模3相适配的结构,在金属管内填充有液体。在一个实施例中,围合C形降温件52的金属管为一根,在金属管的两端密封安装密封堵头,两个密封堵头可将液体堵在金属管内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金属管内的液体为水,当然也可以是油。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围合呈C形降温件52的一根金属管两端分别连接在水泵和水泵所处的水槽内,利用水泵对金属管内的液体进行循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0020]扩散降温件53包括对接件530、散热片531和降温槽532,降温槽532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安装在安装板51上,对接件530安装在降温槽532前端外侧,散热片531一端固定、紧密贴合安装在对接件530上,散热片531的另一端通过密封件密封穿过降温槽532侧壁安装在降温槽531内。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接件530一端一体化设置与注塑口4外形、高度相适配的卡接部,在该卡接部上粘贴安装数显温度传感器55。在降温槽532内装有水,散热片531浸泡在降温槽532内的水中。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散热片531由铜片或石墨片制成,具体的散
热片531由铜片制成。
[0021]在C形降温件52上通过绑扎线固定安装多个散热风扇54,多个散热风扇54吹出的风的方向均对准定模2和/或动模3的侧面,散热风扇54可对定模2和/或动模3的侧面进行散热。
[0022]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技术构思和实现的若干说明,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在本技术构思下,未经实质变换的技术方案仍然在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安在底座上的定模和与定模相配合的动模,所述定模上设有注塑空腔,所述动模上设有注塑口,所述注塑口与所述注塑空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位于定模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可移动降温组件,所述可移动降温组件包括直线驱动构件、安装板、C形降温件和扩散降温件,所述直线驱动构件一端固定安在底座上,直线驱动构件的另一端固定安有所述安装板,所述C形降温件和所述扩散降温件均安在安装板上,当直线驱动构件一端向定模方向伸出时,两个C形降温件相互靠近包裹定模与动模的侧壁进行散热,两个扩散降温件抵在注塑口上对其进行散热;所述C形降温件为由金属管围合成的、外形与定模和/或动模相适配的结构,所述金属管内设有液体;所述扩散降温件包括对接件、散热片和降温槽,所述降温槽安在安装板上,所述对接件安在降温槽外侧,散热片一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三飞刘学龙王二飞
申请(专利权)人:佳讯塑胶模具固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