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载板玻璃端面研磨速度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560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载板玻璃端面研磨速度的装置,属于载板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包括研磨装置、输送装置和主体,输送装置设置在主体上,主体两端设有研磨装置;从进料口依次设有粗磨轮、精磨轮和抛光轮,粗磨轮、精磨轮和抛光轮为两侧对称分布,研磨装置下部设有研磨动力装置;粗磨轮包括粗磨轮一和粗磨轮二,粗磨轮一设置在粗磨轮二的前端,粗磨轮一一边设有两个,粗磨轮一的轴线与载板玻璃面成7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载板玻璃端面研磨速度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提高载板玻璃端面研磨速度的装置,属于载板玻璃加工


技术介绍

[0002]载板玻璃在后加工过程中,一般要经过上片、切割、掰片、研磨和包装等加工过程。研磨工序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由切割掰片造成的微小掉片和裂纹,避免裂纹向玻璃内部延伸,研磨质量的好坏最终决定了玻璃边部质量的好坏。随着设备加工技术的提高,载板玻璃加工生产线效率也在一步步提升,真正决定生产量和效率的瓶颈也展现出来,研磨的磨削速度制约着整体生产的节拍。
[0003]现领域研磨机采用卧式,磨削玻璃的磨头通过主轴连接的电机架上,电机架上设置有主轴电机驱动磨头高速旋转实现对玻璃的磨削加工。由于载板玻璃端面多为C型面,所以磨头呈竖向安装。玻璃已单边为例,依次经过粗磨轮、精磨轮和抛光轮等组成,余量比应接近比例7.5:2:0.52进行,如图1所示。当玻璃端面磨削速度过快时,由于粗磨轮目数较大,极易出现很多崩边、不光滑、烧边,甚至整个玻璃破损,到达精磨轮、抛光轮后无法覆盖前环磨痕。为了保证品质,只能选择降低玻璃磨削移动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载板玻璃端面研磨速度的装置,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解决了整条生产线上研磨节拍的瓶颈问题。
[0005]本技术所述的提高载板玻璃端面研磨速度的装置,包括研磨装置、输送装置和主体,输送装置设置在主体上,主体两端设有研磨装置;
[0006]研磨装置包括粗磨轮、精磨轮和抛光轮,从进料口依次设有粗磨轮、精磨轮和抛光轮,粗磨轮、精磨轮和抛光轮为两侧对称分布,研磨装置下部设有研磨动力装置;粗磨轮包括粗磨轮一和粗磨轮二,粗磨轮一设置在粗磨轮二的前端,粗磨轮一一边设有两个,粗磨轮一的轴线与载板玻璃面成70
°‑
80
°
夹角。
[0007]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0008]载板玻璃加工经工序划线、掰断后,玻璃端剖视图A

A所示,端面处会出现一些小的“毛刺”,端面如果不经过研磨,在搬运转移过程中,很容易因应力不均出现破损。按照工艺要求,端面要达到类似C型结构,依次经过粗磨轮、精磨轮和抛光轮组成一套磨轮组将端面菱角、“毛刺”和端面部分磨掉,磨轮以C型磨轮为主。后磨轮将前磨轮磨削线掩盖处理,其中粗磨轮磨削量占总的磨削去除量中的3/4左右。现将粗磨轮分成粗磨轮一与粗磨轮二,由于粗磨轮一分为上下两个,相当于将原来的去除料的磨削量由粗磨轮磨掉的3/4分成了三份,由三个轮同时完成,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玻璃的损坏。
[0009]优选地,输送装置包括辊道和定位装置,辊道转动连接在主体的动力轴上,动力轴
连接输送动力装置,辊道上方设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安装在定位轴上,定位轴竖向安装在主体上。
[0010]优选地,研磨装置中的磨轮分为内圈和外圈,外圈套装内圈设置,内圈为防冲击材料,外圈为不同目数磨粒粘接而成。
[0011]优选地,粗磨轮二、精磨轮和抛光轮两侧中心距为递减设置。
[0012]优选地,出料端的定位装置小于进料端的定位装置中心距设置。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粗磨轮一和粗磨轮二,提高磨轮磨削速度,解决了时间节拍瓶颈。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粗磨轮一和粗磨轮二,减少粗磨轮的工作量,减少了载板玻璃的损害。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现领域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载板玻璃刨面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9]图4是本技术研磨玻璃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磨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2]图中1、粗磨轮;2、精磨轮;3、抛光轮;4、未加工载板玻璃;5、成品载板玻璃;6、定位装置;7、辊道;11、粗磨轮二;12、磨轮一;20、外圈;21、内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2~图6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提高载板玻璃端面研磨速度的装置,包括研磨装置、输送装置和主体,输送装置设置在主体上,主体两端设有研磨装置;研磨装置包括粗磨轮1、精磨轮2和抛光轮3,从进料口依次设有粗磨轮1、精磨轮2和抛光轮3,粗磨轮1、精磨轮2和抛光轮3为两侧对称分布,研磨装置下部设有研磨动力装置;粗磨轮包括粗磨轮一12和粗磨轮二11,粗磨轮一12设置在粗磨轮二11的前端,粗磨轮一12一边设有两个,粗磨轮一的轴线与载板玻璃面成70
°‑
80
°
夹,优选为75
°
、76
°
、77
°
或78
°
,粗磨轮一12分为上下两个粗磨轮,上次两个粗磨轮固定到主体安装架上,两个粗磨轮轴后端各设有传动锥齿轮,两个传动锥齿轮传动给下部动力锥齿轮,动力锥齿轮连接研磨动力装置。研磨装置对应下方设有齿轮传递动力或是通过带传送连接研磨动力装置,输送装置包括辊道7和定位装置6,辊道7转动连接在主体的动力轴上,动力轴连接输送动力装置,辊道上方设有定位装置6,定位装置安装在定位轴上,定位装置为定位C形轮,C形轮外表面由橡胶组成,进料口C型轮用来进行固定未加工载板玻璃4,出料口C型轮用来定位成品载板玻璃5,定位轴竖向安装在主体上。研磨装置中的磨轮分为内圈21和外圈20,外圈20套装内圈21设置,内圈21为防冲击材料,外圈20为不同目数磨粒粘接而成。粗磨轮二11、精磨轮2和抛光轮3两侧中心距为递减设置。出料端的定位装置小于进料端的定位装置中心距设置。
[0025]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0026]载板玻璃加工经工序划线、掰断后,玻璃端剖视图A

A所示,端面处会出现一些小的“毛刺”,端面如果不经过研磨,在搬运转移过程中,很容易因应力不均出现破损。按照工艺要求,端面要达到类似C型结构,依次经过粗磨轮、精磨轮和抛光轮组成一套磨轮组将端面菱角、“毛刺”和端面部分磨掉,磨轮以C型磨轮为主。后磨轮将前磨轮磨削线掩盖处理,其中粗磨轮磨削量占总的磨削去除量中的3/4左右。现将粗磨轮分成粗磨轮一与粗磨轮二,由于粗磨轮一分为上下两个,相当于将原来的去除料的磨削量由粗磨轮磨掉的3/4分成了三份,由三个轮同时完成,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玻璃的损坏。
[0027]本技术中对结构的方向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如前后左右上下的描述,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仅为描述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载板玻璃端面研磨速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研磨装置、输送装置和主体,输送装置设置在主体上,主体两端设有研磨装置;研磨装置包括粗磨轮(1)、精磨轮(2)和抛光轮(3),从进料口依次设有粗磨轮(1)、精磨轮(2)和抛光轮(3),粗磨轮(1)、精磨轮(2)和抛光轮(3)为两侧对称分布,研磨装置下部设有研磨动力装置;粗磨轮(1)包括粗磨轮一(12)和粗磨轮二(11),粗磨轮一(12)设置在粗磨轮二(11)的前端,粗磨轮一(12)一边设有两个,粗磨轮一的轴线与载板玻璃面成70
°‑
80
°
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载板玻璃端面研磨速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装置包括辊道(7)和定位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绪权张云晓王光祥杨振邦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融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