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性定量分析皮肤角质层成分的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0537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检测分析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G01N1/28,更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性定量分析皮肤角质层成分的方法及其应用。定性定量分析皮肤角质层成分的方法,包括:皮肤使用贴膜进行取样后,将得到的取样贴膜置于提取瓶中使用提取溶剂进行超声提取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性定量分析皮肤角质层成分的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分析
,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G01N1/28,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性定量分析皮肤角质层成分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CN201610173275通过将化妆品样品进行离超声提取、过滤后采用离子迁移谱进行分析测定尿刊酸及其乙酯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化妆品的实际检验工作,然而其是对化妆品中的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取样较容易,采用该方法在对人体皮肤中化学物质进行检测分析时并不适用。CN201910811806通过对待测的血清进行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系统检测,其检测过程较为复杂,且同样不适用于对皮肤直接取样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定性定量分析皮肤角质层成分的方法,包括:皮肤使用贴膜进行取样后,将得到的取样贴膜置于提取瓶中使用提取溶剂进行超声提取1

5min,提取液过滤后进行LCMS/MS分析;所述取样的次数大于等于1,定性定量分析皮肤角质层成分包括吡咯烷酮羧酸、尿刊酸和神经酰胺中一种或多种。
[000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定性定量分析皮肤角质层成分包括吡咯烷酮羧酸和/或尿刊酸时,所述取样的次数为1或2。
[000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定性定量分析皮肤角质层成分包括神经酰胺时,所述取样的次数大于等于2,优选为2。
[000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取样的次数为2时,所述定性定量分析皮肤角质层成分的方法包括:皮肤使用贴膜在同一位置进行连续2次取样后,将得到的第二次取样的取样贴膜置于提取瓶中使用提取溶剂进行超声提取1

5min,提取液过滤后进行LCMS/MS分析。
[0007]优选的,当取样的次数为2时,取样间隔为1

5s;更优选为3s。
[0008]申请人在实验中发现,采用常规的一次取样过程中,提取液使用LCMS/MS分析时神经酰胺无法检测出,申请人意外的发现,取样时在同一位置连续取样,且取样间隔为1

5s,将第一次取样的取样贴膜弃去,将第二次取样的取样贴膜至于提取瓶中进行提取的方法,可以有效检测神经酰胺的含量,提高皮肤角质层中神经酰胺的检测准确性,申请人认为可能的原因是神经酰胺作为柔性的分子在细胞膜中的结合性较强,经过连续2次取样,该过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角化细胞之间的粘着力,还可能改变神经酰胺在角质层中形成的网状结构分布,降低角质层水分对取样的影响,增大神经酰胺和取样贴膜之间的作用力,避免较低含量而影响后续的提取以及后续的LCMS/MS分析。
[000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提取溶剂选自水、醇类、取代烷烃中一种或多种。
[0010]优选的,所述取代烷烃为卤素取代烷烃,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卤素取代烷烃为氯取代烷烃,更优选的,所述取代烷烃为三氯甲烷。
[0011]优选的,所述醇类为碳原子数为1

5的直链醇类,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醇类为甲醇。
[00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定性定量分析皮肤角质层成分为吡咯烷酮羧酸和/或尿刊酸时,提取溶剂包括醇类和水,体积为1:(0.6

1.2),优选为1:1。
[00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定性定量分析皮肤角质层成分为神经酰胺时,提取溶剂为醇类和取代烷烃,体积比为(0.8

1.5):1,优选为1:1。
[00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需要定性定量分析皮肤角质层成分同时包括吡咯烷酮羧酸、尿刊酸和神经酰胺时,吡咯烷酮羧酸、尿刊酸和神经酰胺分别进行贴膜进行取样,并使用提取溶剂进行超声提取后进行后续的LCMS/MS分析。
[0015]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需要定性定量分析皮肤角质层成分同时包括吡咯烷酮羧酸、尿刊酸和神经酰胺时,所述定性定量分析皮肤角质层成分的方法包括下面步骤:
[0016](1)咯烷酮羧酸成分分析:皮肤使用贴膜在同一位置进行连续2次取样后,取样间隔为1

5s,将得到的第二次取样的取样贴膜置于提取瓶中使用提取溶剂A进行超声提取1

5min,提取液过滤后进行LCMS/MS分析;
[0017](2)尿刊酸成分分析:皮肤使用贴膜在同一位置进行连续2次取样后,取样间隔为1

5s,将得到的第二次取样的取样贴膜置于提取瓶中使用提取溶剂A进行超声提取1

5min,提取液过滤后进行LCMS/MS分析;
[0018](3)神经酰胺成分分析:皮肤使用贴膜在同一位置进行连续2次取样后,取样间隔为1

5s,将得到的第二次取样的取样贴膜置于提取瓶中使用提取溶剂B进行超声提取1

5min,提取液过滤后进行LCMS/MS分析。
[0019]优选的,所述提取溶剂A包括醇类和水,体积为1:(0.6

1.2),更优选为1:1。
[0020]优选的,所述提取溶剂B包括醇类和取代烷烃,体积比为(0.8

1.5):1,优选为1:1。
[0021]优选的,所述贴膜的材质为聚酯。
[0022]本申请所述贴膜购自北京金宏帆有限公司,型号为D100。
[0023]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需要定性定量分析皮肤角质层成分同时包括吡咯烷酮羧酸、尿刊酸和神经酰胺时,所述定性定量分析皮肤角质层成分的方法包括下面步骤:
[0024](1)咯烷酮羧酸成分分析:皮肤清洁干净后,静待2h,使用贴膜在距离下眼皮2.2cm的同一位置进行连续2次取样后,取样间隔为3s,每次取样压力为250g/cm2,每次取样时间为30s,将得到的第二次取样的取样贴膜置于提取瓶中使用1mL提取溶剂A进行超声提取2min,提取液经0.45μm滤膜过滤后进行LCMS/MS分析;
[0025](2)尿刊酸成分分析:皮肤清洁干净后,静待2h,使用贴膜在距离下眼皮2.2cm的同一位置进行连续2次取样后,取样间隔为3s,每次取样压力为250g/cm2,每次取样时间为30s,将得到的第二次取样的取样贴膜置于提取瓶中使用1mL提取溶剂A进行超声提取2min,提取液经0.45μm滤膜过滤后进行LCMS/MS分析;
[0026](3)神经酰胺成分分析:皮肤清洁干净后,静待2h,使用贴膜在距离下眼皮2.2cm的同一位置进行连续2次取样后,取样间隔为3s,每次取样压力为250g/cm2,每次取样时间为30s,将得到的第二次取样的取样贴膜置于提取瓶中使用1mL提取溶剂B进行超声提取2min,提取液经0.45μm滤膜过滤后进行LCMS/MS分析。
[0027]申请人在实验中发现,当需要定性定量分析皮肤角质层成分同时包括吡咯烷酮羧酸、尿刊酸和神经酰胺时,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提取溶剂进行提取后使用LCMS/MS分析时,每次分析得到的含量偏差较大,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性定量分析皮肤角质层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皮肤使用贴膜进行取样后,将得到的取样贴膜置于提取瓶中使用提取溶剂进行超声提取1

5min,提取液过滤后进行LCMS/MS分析;所述取样的次数大于等于1,定性定量分析皮肤角质层成分包括吡咯烷酮羧酸、尿刊酸和神经酰胺中一种或多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定性定量分析皮肤角质层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定性定量分析皮肤角质层成分包括吡咯烷酮羧酸和/或尿刊酸时,所述取样的次数为1或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定性定量分析皮肤角质层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定性定量分析皮肤角质层成分包括神经酰胺时,所述取样的次数大于等于2,优选为2。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定性定量分析皮肤角质层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取样的次数为2时,所述定性定量分析皮肤角质层成分的方法包括:皮肤使用贴膜在同一位置进行连续2次取样后,将得到的第二次取样的取样贴膜置于提取瓶中使用提取溶剂进行超声提取1

5min,提取液过滤后进行L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俊李志坤胡慧书裴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谱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