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表层物质的取样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68107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取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皮肤表层物质的取样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皮肤表层物质的取样方法,包括:对皮肤进行预处理后,贴取聚酯取样贴片进行取样。本申请取样方便操作简单,适合表层中吡咯烷酮羧酸、尿刊酸、神经酰胺、角鲨烯、维生素E、胆固醇取样,使用该方法取样测试相应物质含量时准确率高,且不会对皮肤造成损伤、红印等。红印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肤表层物质的取样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取样
,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皮肤表层物质的取样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生理屏障,是身体最大的器官,不仅可以预防外界的不利因素造成的伤害,还可以防止水分和营养物质丢失,在保护和防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皮肤成分中吡咯烷酮羧酸、尿刊酸、神经酰胺、角鲨烯、维生素E、胆固醇含量对构建皮肤修复屏障,促进皮肤新陈代谢等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对于皮肤中吡咯烷酮羧酸、尿刊酸、神经酰胺、角鲨烯、维生素E、胆固醇含量的有效测试尤为重要。
[0003]取样时测试皮肤物质含量不可或缺的步骤,目前取样的方法各有不同,但是无法适应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取样后吡咯烷酮羧酸、尿刊酸、神经酰胺、角鲨烯、维生素E、胆固醇含量的测定,存在着含量测试不稳定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皮肤表层物质的取样方法,包括:对皮肤进行预处理后,贴取聚酯取样贴片进行取样。
[000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对皮肤进行预处理的方法包括皮肤使用清水清洁、擦干后,静置1

3h。
[0006]优选的,所述对皮肤进行预处理的方法包括皮肤使用清水清洁、擦干后,静置2h。
[000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对于基础护肤的取样对象,所述对皮肤进行预处理的方法包括:首先使用洗面奶洗净,然后使用清水清洁擦干后,静置2h。
[000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对于无使用护肤品的取样对象,所述对皮肤进行预处理的方法包括:使用清水清洁、擦干后,静置2h。
[0009]申请人发现使用常规的预处理方法,取样对象皮肤清洁后直接取样,取样得到的维生素E的含量极不稳定,申请人对各个不稳定的样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思考,取样得到的维生素E的含量极不稳定一直困扰着申请人。此外,申请人在取样实验中意外的发现,当对皮肤使用清水清洁、擦干后,然后静置1

3h,尤其是2h时,在接下来的大数据样本取样分析过程中,取样得到的维生素E的含量稳定,取样的可靠性较强,申请人对取样样本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猜测可能是不同取样对象的皮肤状态不同,尤其是当取样对象的皮肤角质层含量较少,低于5%以下时,此时,取样得到的维生素E极差较大,而经过清洁静置2h后,此时不仅皮肤中毛孔充分打开,维生素E在与清洁后皮肤中的水分子和空气中的水分子结合时,分子链段得到舒展,便于后续的完整取样。
[00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取样的压力为200

250cm2。
[0011]优选的,所述取样的压力为225g/cm2。
[0012]本申请采用200

250cm2的取样压力能够有效保护取样对象皮肤,不会产生红印等
印记。
[00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取样的时间为10

30s。
[0014]优选的,所述取样的时间为15s。
[0015]申请人为了避免取样操作对取样对象皮肤的影响,避免造成红印等印记,发现当取样压力为200

250cm2时,可以有效保护取样对象皮肤,然而,申请人发现,在此时的取样压力下进行取样,当目标物质包括吡咯烷酮羧酸、尿刊酸、神经酰胺、角鲨烯、维生素E、胆固醇时,此时吡咯烷酮羧酸或胆固醇的取样量不稳定,可能存在吡咯烷酮羧酸或胆固醇的取样量近乎为0的情况,申请人意外的发现,当取样时间维持在特定的范围内,尤其是10

30s,特别是15s时,此时得到的吡咯烷酮羧酸或胆固醇的含量较为稳定,申请人猜测可能的原因是在本申请特定的取样压力下,取样得到的吡咯烷酮羧酸或胆固醇能够使得存在极性基团或者柔性分子链段充分与取样贴片分子作用,避免因为刚性脂环结构造成的空间位阻,同时避免了角鲨烯和维生素E长的脂肪链结构对吡咯烷酮羧酸或胆固醇的影响,使得在去掉取样贴片时由于较弱的结合力而使得吡咯烷酮羧酸或胆固醇脱落。
[00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取样的时间为上午十点至十一点或下午两点至三点。
[00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取样的位置为距离下眼皮1.5

2.5cm。
[0018]优选的,所述取样的位置为距离下眼皮2cm。
[0019]申请人发现不同的取样位置对最终得到的取样物质稳定性关系很大,并意外的发现,取样的位置为距离下眼皮1.5

2.5cm时,此时得到的吡咯烷酮羧酸、尿刊酸、神经酰胺、角鲨烯、维生素E、胆固醇含量稳定,相对标准偏差较小,申请人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在特定的时间内取样,此时的皮肤新陈代谢情况,且在该区域内静置1

3小时的皮肤油脂性分子在本申请取样时,此时其各个物质之间的含量关系,尤其是维生素E分子在与聚酯分子结合时,不会影响其他几个物质的与皮肤的分离,使得本申请中吡咯烷酮羧酸、尿刊酸、神经酰胺、角鲨烯、维生素E、胆固醇各个物质先后与聚酯薄膜结合,并稳定贴覆。
[0020]本专利技术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皮肤表层物质的取样方法在对吡咯烷酮羧酸、尿刊酸、神经酰胺、角鲨烯、维生素E、胆固醇取样的应用。
[002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1)本申请对皮肤使用清水清洁、擦干后,然后静置1

3h,尤其是2h时,在接下来的大数据样本取样分析过程中,取样得到的维生素E的含量稳定,取样的可靠性较强;
[0023](2)本申请采用200

250cm2的取样压力能够有效保护取样对象皮肤,不会产生红印等印记;
[0024](3)取样时间维持在特定的范围内,尤其是10

30s,特别是15s时,此时得到的吡咯烷酮羧酸或胆固醇的含量较为稳定;
[0025](4)本申请所述皮肤表层物质的取样方法适应各个年龄阶段人群的取样,包括20

49周岁之间;
[0026](5)本申请中距离下眼皮1.5

2.5cm位置取样,得到的吡咯烷酮羧酸、尿刊酸、神经酰胺、角鲨烯、维生素E、胆固醇含量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局限于以下给出的具体实施例。
[0028]实施例
[0029]在下文中,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地描述,但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仅是示例的而非限制性的。如果没有其它说明,下面实施例所用原料都是市售的。
[0030]实施例1
[0031]本申请的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皮肤表层物质的取样方法,具体如下:
[0032](1)在上午九点,皮肤使用清水清洁、擦干后,静置1h;
[0033](2)在距离下眼皮1.5cm处贴取聚酯贴片,以200g/cm2压力取样30s;
[0034](3)取下聚酯贴片。
[0035]所述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肤表层物质的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皮肤进行预处理后,贴取聚酯取样贴片进行取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皮肤表层物质的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的压力为200

250g/cm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皮肤表层物质的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的压力为225g/cm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皮肤表层物质的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的时间为10

30s。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皮肤表层物质的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的时间为15s。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皮肤表层物质的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俊李志坤胡慧书裴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谱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