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全液压随钻震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471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34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向全液压随钻震击器,包括外筒、上芯轴和下芯轴:外筒内壁向内凸出有第一工作部以及第二工作部,第一工作部与第二工作部的距离为第一长度,第一工作部与第二工作部沿外筒长度方向的长度相同且为第二长度;上芯轴与外筒同轴设置,上芯轴的外壁凸出有第一凸出部,上击阀体套设上芯轴;下芯轴与外筒同轴设置,下芯轴的外部凸出有第二凸出部,下击阀体套设上芯轴;上击阀体与下击阀体的距离为第三长度;第三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长度与第二长度之和。当上击阀体、第一凸出部与第一工作部作用时,下击阀体、第二工作部与第二凸出部不发生接触;反之亦然;即不会出现卡滞、抖动现象,使储能工作顺利,达到有效震击效果。达到有效震击效果。达到有效震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向全液压随钻震击器


[0001]本申请涉及双向全液压随钻震击器的
,尤其涉及一种双向全液压随钻震击器。

技术介绍

[0002]双向全液压随钻震击器包括,包括外筒以及位于外筒内部的上芯轴以及下芯轴,上芯轴与下芯轴螺纹连接,上芯轴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凸出部,在第一凸出部处设置有上击阀体,上击阀体套设于上芯轴,下芯轴设置有第二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处设置有下击阀体,下击阀体套设于下芯轴。外筒的内部朝向内部凸出有第一工作部以及第二工作部,第一凸出部与第一工作部配合工作,第二凸出部与第二工作部配合工作。
[0003]工作时,储能时,上击阀体和第一凸出部从第一工作部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此时,下击阀体和第二凸出部同时从第二工作部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
[0004]在制作过程中,由于上芯轴、上击阀体、下芯轴、下击阀体属于分别加工,然后进行装配设置,在加工时,容易产生同轴度误差,易导致在储能时,上击阀体、第一工作部在与第一凸出部配合时,下击阀体、第二工作部与第二凸出部容易出现卡滞、抖动现象,反之,下击阀体、第二工作部与第二凸出部在配合时,上击阀体、第一工作部与第一凸出部容易出现卡滞、抖动现象,使储能工作不能顺利进行,达不到有效的震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全液压随钻震击器,该双向全液压随钻震击器能避免卡滞、抖动现象发生,使储能工作顺利进行,达到有效的震击效果。
[0006]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向全液压随钻震击器,包括:外筒;内壁向内凸出有第一工作部以及第二工作部,所述第一工作部与所述第二工作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工作部与所述第二工作部的距离为第一长度,所述第一工作部与所述第二工作部沿所述外筒长度方向的长度相同且为第二长度;上芯轴,位于所述外筒的内腔且与所述外筒同轴设置,所述上芯轴的外壁凸出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处设置有上击阀体,所述上击阀体套设所述上芯轴;下芯轴,位于所述外筒的内腔且与所述外筒同轴设置,所述下芯轴与所述上芯轴可拆卸连接,所述下芯轴的外部凸出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处设置有下击阀体,所述下击阀体套设所述下芯轴;所述上击阀体与所述下击阀体的间隔距离为第三长度;所述第三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长度与所述第二长度之和。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工作部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上击阀体的外径;所述第二工作部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下击阀体的外径。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击阀体凸出所述第一凸出部,所述上击阀体为弹性阀体。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击阀体凸出所述第二凸出部,所述下击阀体为弹性阀体。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工作部沿所述外筒长度方向的两面为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外筒内壁形成的夹角为钝角。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工作部沿所述外筒长度方向的两面为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所述外筒内壁形成的夹角为钝角。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凸出部朝向所述第一凸出部的端面为第三倾斜面,所述第三倾斜面与所述下芯轴的外壁形成的夹角为钝角。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击阀体位于所述第一凸出部远离所述第二凸出部的一端。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击阀体位于所述第二凸出部远离所述第一凸出部的一端。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击阀体还设置有第一阀芯,所述第一阀芯插入所述上击阀体中,所述下击阀体还设置有第二阀芯,所述第二阀芯插入所述下击阀体中。
[001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向全液压随钻震击器,包括外筒、上芯轴以及下芯轴:外筒内壁向内凸出有第一工作部以及第二工作部,第一工作部与第二工作部间隔设置,第一工作部与第二工作部的距离为第一长度,第一工作部与第二工作部沿外筒长度方向的长度相同且为第二长度;上芯轴位于外筒的内腔且与外筒同轴设置,上芯轴的外壁凸出有第一凸出部,第一凸出部处设置有上击阀体,上击阀体套设上芯轴;下芯轴位于外筒的内腔且与外筒同轴设置,下芯轴与上芯轴可拆卸连接,下芯轴的外部凸出有第二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处设置有下击阀体,下击阀体套设上芯轴;上击阀体与下击阀体的间隔距离为第三长度;第三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长度与第二长度之和。当上击阀体、第一凸出部与第一工作部作用并产生储能工作时,下击阀体、第二工作部与第二凸出部不发生接触;当下击阀体、第二凸出部与第二工作部作用并产生储能工作时,上击阀体、第一工作部与第一凸出部不发生接触;即不会出现卡滞、抖动现象,使上下击的储能工作顺利进行,达到有效的震击效果。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另外,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8]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向全液压随钻震击器的局部剖视图一;
[0019]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向全液压随钻震击器的局部剖视图二;
[0020]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向全液压随钻震击器的局部剖视图三;
[0021]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筒与第一工作部的局部剖视图;
[0022]图5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筒与第二工作部的局部剖视图;
[0023]图6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芯轴与第一凸出部的局部剖视图;
[0024]图7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芯轴与第二凸出部的局部剖视图;
[0025]图8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击阀体的局部剖视与第一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击阀体的局部剖视与第二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外筒;11、第一工作部;12、第二工作部;
[0029]2、上芯轴;21、第一凸出部;22、上击阀体;23、第一阀芯;
[0030]3、下芯轴;31、第二凸出部;32、下击阀体;33、第二阀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2]如图1至图7所示,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向全液压随钻震击器的局部剖视图一,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向全液压随钻震击器的局部剖视图二,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全液压随钻震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内壁向内凸出有第一工作部以及第二工作部,所述第一工作部与所述第二工作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工作部与所述第二工作部的距离为第一长度,所述第一工作部与所述第二工作部沿所述外筒长度方向的长度相同且为第二长度;上芯轴,位于所述外筒的内腔且与所述外筒同轴设置,所述上芯轴的外壁凸出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处设置有上击阀体,所述上击阀体套设所述上芯轴;下芯轴,位于所述外筒的内腔且与所述外筒同轴设置,所述下芯轴与所述上芯轴可拆卸连接,所述下芯轴的外部凸出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处设置有下击阀体,所述下击阀体套设所述下芯轴;所述上击阀体与所述下击阀体的间隔距离为第三长度;所述第三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长度与所述第二长度之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全液压随钻震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部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上击阀体的外径;所述第二工作部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下击阀体的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全液压随钻震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击阀体凸出所述第一凸出部,所述上击阀体为弹性阀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全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兴沈国兵舒彦婕肖涛李道贵彭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