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杆震击解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676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石油钻采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光杆震击解卡装置,包括能够夹紧光杆的锁紧机构和能够使锁紧机构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当有杆泵采油系统发生卡井事故时,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于光杆密封器上部,启动驱动机构,带动固定块上行,光杆由于发生卡井事故被卡死,所以固定块相对光杆向上移动,光杆被拉伸,当拉力值大于剪钉的剪力时,剪钉被剪断,光杆产生向下的冲击力,对卡井部位产生震击效果,进而达到解卡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发生卡井事故的第一时间解卡,避免了长时间停井所造成的更为严重的卡井事故及由此带来的油井产量的下降,具有灵活安装、维护、操作简便、高效和显著地经济效益的特点。高效和显著地经济效益的特点。高效和显著地经济效益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杆震击解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石油钻采设备
,是一种光杆震击解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油田生产中,光杆、抽油杆、油管与抽油泵通过抽油机组成有杆泵采油系统。抽油机提供动力,光杆及抽油杆传递动力,通过抽油泵将采出液经由油管与抽油杆之间的环形空间抽汲至地面。
[0003]目前我国各大油田相继进入开采的中后期,采出液中的含水量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地层亏空等原因,油井出砂也日趋严重,因而在油田生产中,卡井事故发生的频率较高。发生卡井时,常规的作法是,判断卡井原因,制定修井方案,实施修井作业。
[0004]自发生卡井事故起至修井作业开始时的时间段内,由于油井处于停产状态,管柱内的石英砂不断沉积可能导致砂埋或由于原油粘度等原因,进一步加剧卡井的严重程度,在增加作业费用的同时,也给后续的修井作业带来了难度。为此,有必要采用一种新的技术,在卡井事故发生的短时间内,快速解卡。这样,既保证了油田的连续生产,也避免了后续修井作业所带来的诸多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杆震击解卡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发生卡井事故时解卡作业中存在由于油井处于停产状态,管柱内的石英砂不断沉积可能导致砂埋或由于原油粘度等原因,进一步加剧卡井的严重程度,在增加作业费用的同时,也给后续的修井作业带来了难度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光杆震击解卡装置,包括能够夹紧光杆的锁紧机构和能够使锁紧机构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锁紧机构包括固定块、活动块、剪钉和锁紧轮,固定块呈开口向后的半圆环形状,固定块后部下侧与驱动机构前部上侧固定安装在在一起,固定块左部后侧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连接孔,固定块右部后侧转动安装有呈开口向前的半圆环形状的活动块,活动块左部前侧设有与连接板相匹配的连接槽,活动块左部上侧设有上下贯通且与连接孔相对应的安装孔,剪钉中部外侧安装于安装孔和连接孔内,活动块和固定块形成安装套,安装套内壁上沿圆周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开口向内的滑槽,滑槽底壁与安装套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滑槽内转动安装有锁紧轮。
[0007]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08]上述驱动机构可包括左右间隔平行设置的左双向液压缸和右双向液压缸,左双向液压缸的活塞杆上端和右双向液压缸的活塞杆上端分别与固定块左部下侧、固定块右部下侧固定连接,左双向液压缸的活塞杆下端安装有底座,底座上侧具有上下贯通且开口向后的U形安装通道,底座右部上侧与右双向液压缸的活塞杆下端安装在一起,底座后侧设有转动孔,底座内设有上部与转动孔下部连通的弧形转动槽,转动槽内同轴套装有锁块,锁块后
部下端设有与安装通道后部相匹配的U形锁槽,锁块前部设有前端穿过转动孔后位于底座前方的手柄。
[0009]上述安装套内壁上可沿圆周间隔均布有三个开口向内的安装槽,每个安装槽内均固定安装有滑块,滑块上端设有上下贯通且截面为矩形的滑槽,滑槽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开口相对的导向槽,导向槽内设有中部外侧与锁紧轮固定安装在一起的转轴。
[0010]上述滑槽底壁与安装套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可介于4

15
°
之间。
[0011]上述滑槽底壁的硬度可介于42

65HRC之间。
[0012]上述剪钉的直径可介于2

8mm之间。
[0013]上述活动块的转动范围可介于0

120
°
之间。
[0014]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当有杆泵采油系统发生卡井事故时,将本技术安装于光杆密封器上部,启动驱动机构,带动固定块上行,光杆由于发生卡井事故被卡死,所以固定块相对光杆向上移动,光杆被拉伸,当拉力值大于剪钉的剪力时,剪钉被剪断,光杆产生向下的冲击力,对卡井部位产生震击效果,进而达到解卡的目的,本技术可在发生卡井事故的第一时间解卡,避免了长时间停井所造成的更为严重的卡井事故及由此带来的油井产量的下降,具有灵活安装、维护、操作简便、高效和显著地经济效益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5]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2为附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3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中活动块打开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4为附图3中滑块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5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中底座与锁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6为附图5中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7为附图5中锁块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固定块,2为活动块,3为剪钉,4为锁紧轮,5为连接板,6为安装孔,7为滑槽,8为导向槽,9为左双向液压缸,10为右双向液压缸,11为底座,12为安装通道,13为转动孔,14为转动槽,15为锁块,16为锁槽,17为手柄,18为转轴,19为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24]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6]如附图1、2、3、4所示,该光杆震击解卡装置包括能够夹紧光杆的锁紧机构和能够使锁紧机构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锁紧机构包括固定块1、活动块2、剪钉3和锁紧轮4,固定块1呈开口向后的半圆环形状,固定块1后部下侧与驱动机构前部上侧固定安装在在一起,固定块1左部后侧固定有连接板5,连接板5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连接孔,固定块1右部后侧
转动安装有呈开口向前的半圆环形状的活动块2,活动块2左部前侧设有与连接板5相匹配的连接槽,活动块2左部上侧设有上下贯通且与连接孔相对应的安装孔6,剪钉3中部外侧安装于安装孔6和连接孔内,活动块2和固定块1形成安装套,安装套内壁上沿圆周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开口向内的滑槽7,滑槽7底壁与安装套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滑槽7内转动安装有锁紧轮4。
[0027]根据需求,锁紧轮4材质为淬火钢材质。当有杆泵采油系统发生卡井事故时,将本技术安装于光杆密封器上部,将光杆前部外侧套入固定块1内,转动活动块2,然后将剪钉3下端安装在安装孔6和连接孔内,使得活动块2和固定块1形成的安装套套装在光杆外侧,启动驱动机构,带动固定块1上行,光杆由于发生卡井事故被卡死,所以固定块1相对光杆向上移动,锁紧轮4在滑槽7底壁和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至光杆外侧并最终夹紧光杆,驱动机构继续带动固定块1和活动块2形成的安装套向上移动时,光杆被拉伸,当拉力值大于剪钉3的剪力时,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杆震击解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夹紧光杆的锁紧机构和能够使锁紧机构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锁紧机构包括固定块、活动块、剪钉和锁紧轮,固定块呈开口向后的半圆环形状,固定块后部下侧与驱动机构前部上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固定块左部后侧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连接孔,固定块右部后侧转动安装有呈开口向前的半圆环形状的活动块,活动块左部前侧设有与连接板相匹配的连接槽,活动块左部上侧设有上下贯通且与连接孔相对应的安装孔,剪钉中部外侧安装于安装孔和连接孔内,活动块和固定块形成安装套,安装套内壁上沿圆周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开口向内的滑槽,滑槽底壁与安装套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滑槽内转动安装有锁紧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杆震击解卡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左右间隔平行设置的左双向液压缸和右双向液压缸,左双向液压缸的活塞杆上端和右双向液压缸的活塞杆上端分别与固定块左部下侧、固定块右部下侧固定连接,左双向液压缸的活塞杆下端安装有底座,底座上侧具有上下贯通且开口向后的U形安装通道,底座右部上侧与右双向液压缸的活塞杆下端安装在一起,底座后侧设有转动孔,底座内设有上部与转动孔下部连通的弧形转动槽,转动槽内同轴套装有锁块,锁块后部下端设有与安装通道后部相匹配的U形锁槽,锁块前部设有前端穿过转动孔后位于底座前方的手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杆震击解卡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海林左蕾李理于怀新史熊兵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文和亿辰石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