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自适应光学视网膜成像系统,涉及自适应光学波前校正
,属于用于人眼视网膜成像的医疗设备制造
美国专利5,777,719介绍了一种自适应光学视网膜成像系统,该系统用哈特曼波前传感器测量人眼像差,用37单元、口径¢100的变形反射镜来校正所测得的像差。然后移动一切换反射镜,将光束切换到成像光路中的CCD相机,从而获得人眼瞳孔衍射的高分辨率视网膜成像。进入波前校正器前的光束与从波前校正器反射出的光束为非共光路。这套系统虽能获得较清晰的视网膜成像,但由于采用两组光束匹配望远镜的非共光路结构,系统光学元件较多,存在小型化难的问题;其二,是系统采用了非共光路结构和可移动的光学元件,在自适应光学闭环控制光路和成像光路之间进行切换,切换期间人眼要丢失参考目标,人眼的晃动会导致成像清晰度下降;其三,人眼视网膜细胞对光的透过率很高,是一种低对比度的位相分布物体,该系统仅以减小像差完善成像,不能有效的分辨相物体;其四,系统杂散光多,成像得不到良好的信噪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适应光学视网膜成像系统,采用共光路结构,减小 ...
【技术保护点】
自适应光学视网膜成像系统,用哈特曼光学传感器测量人眼像差,波前校正器校正所得像差,通过反射光束成像到光路中的CCD相机靶面,从而获得人眼视网膜的像,其特征在于:进入波前校正器(12)前的光束与从波前校正器(12)反射出的光束为同一光路,光束匹配望远镜(9)的光轴垂直于波前校正器(12)的镜面,偏振分光镜(8)置于检偏器(7)与波前校正器(12)之间的平行光路中;成像光学系统中,置有将低对比度的视网膜细胞相分布转换成可见的光强分布的相衬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雨东,凌宁,姜文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