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带式烘干机的农产品烘干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359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产品烘干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网带式烘干机的农产品烘干控制方法,网带式烘干机包括烘干箱体,烘干箱体内设置多层传输网带,每层传输网带均由伺服电机或伺服电机驱动,箱体在最顶层的传送网带的进料端设置有进料口,最底层传输网带末端为出料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传输网带采用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驱动旋转,可以通过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驱动调节传输网带实现超大运行时效的调速,规避了传统网带式烘干机采用普通电机驱动时传输网带调速时效较短而不能适应对不同物料的烘干的问题,实现对烘干物料种类的时效全覆盖;也规避了传统采用普通电机低频驱动时扭矩偏小容易产生无法带动传输网带的问题。动传输网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网带式烘干机的农产品烘干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产品烘干
,具体涉及基于网带式烘干机的农产品烘干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农产品、中药材处理、食品加工、工业品干燥等领域均需要使用烘干设备进行干燥处理。目前大规模的工业化物料烘干线大多仍采用锅炉供热的方式,不论是燃气锅炉还是燃煤锅炉,能源利用率均不高,且锅炉排烟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0003]现有的网带式烘干机广泛应用于农产品烘干,其具有节能、环保、快速烘干等优点,已被大众所接受。但传统的网带式烘干机采用常规的变频器加电机、减速器进行网带的驱动,无法实现传输网带大时效速度控制,只能适应特定的物料烘干,其余物料烘干过程则容易产生过烘干或者烘干不完全的问题;采用普通电机时低频运行时扭矩偏小,容易产生无法驱动传输网带正常运行的问题。
[0004]同时传统的烘干机采用热空气烘干物料,物料被运送至进料口端的最上层传输网带上,然后由每层传输网带依次将物料传送至最底层的网带末端,随后进入收集料斗中进行收集。若上部物料在传输网带上堆叠后影响热量传递,堆叠部位物料中的水分不易逸出,导致局部含水量过高,影响局部烘干效果,需要减少堆叠;而底部物料烘干后由于水分流失后产生收缩,物料间隙增大,不利于热量的高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基于网带式烘干机的农产品烘干控制方法,传输网带采用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驱动旋转,可以通过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驱动调节传输网带实现超大运行时效的调速,规避了传统网带式烘干机采用普通电机驱动时传输网带调速时效较短而不能适应对不同物料的烘干的问题,实现对烘干物料种类的全覆盖;也规避了传统采用普通电机低频驱动时扭矩偏小容易产生无法带动传输网带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基于网带式烘干机的农产品烘干控制方法,网带式烘干机包括烘干箱体,烘干箱体内设置多层传输网带,多层传送网带交错设置,相邻两层传送网带物料运行方向相反;每层传输网带均由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驱动,物料在最上层的传送网带上开始输送,达到末端后落入相邻下一层传送网带上继续输送,箱体在最顶层的传送网带的进料端设置有进料口,最底层传输网带末端为出料口;位于出料口的最底层传输网带的传输速度小于上层传输网带的传输速度,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08]S1、获取待烘干物料烘干前的初始含水量w1、物料烘干后出料端的含水量w2,以及网带式烘干机的运行参数:单位时间水分蒸发量q,传输网带宽度D,以及最上层网带的物料摊铺高度h;
[0009]S2、烘干机传输网带的运行速度计算公式为:
[0010][0011]其中,ρ为待烘干物料烘干初始含水量w1条件下的体积密度;
[0012]S3、其余层传输网带设定运行速度计算公式为:
[0013][0014]其中,V
n
为物料在第n(n=2,3,4

)层网带上的运行速度,k
n
为第n层网带上物料相对于第n

1层网带上物料的堆叠倍数,k
n
>1。
[0015]进一步地,烘干箱体的热风通过风机驱动,热源为电加热、燃烧炉或者空气能热泵中的或者多种组合。
[0016]进一步地,网带式烘干机的进风口设置于烘干箱体侧壁或顶部或底部,包括多个均匀排列的进风口,每个进风口与风机连通。
[0017]进一步地,每个进风口处设置有辅热机构,且进风口位置设置有风量调节阀。
[0018]进一步地,网带式烘干机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通过循环风管与风机进口端连通,循环风管上还设置有除雾冷凝箱。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专利技术中传输网带传输网带采用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驱动旋转,可以通过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驱动调节传输网带实现超大运行时效的调速,规避了传统网带式烘干机采用变频器加普通电机驱动时传输网带调速时效较短而不能适应对不同物料的烘干的问题,实现对烘干物料种类的全覆盖;也规避了传统采用普通电机低频驱动时扭矩偏小容易产生无法带动传输网带的问题。
[0021]2.通过降低最顶层下方的传输网带速度,尤其是最底层传输网带速度,可以延长物料在烘干室的停留时间,尤其是出料层的停留时间,可以提高烘干效率;同时因绝大部分物料在烘干失水后产生体积收缩,如果上下层传输速度相同,越到底部传输网带上的物料间隙或间隔较大,不利于热量的高效利用;通过减慢最底层传输网带传输速度,使最底层传输网带上物料进行多层堆叠,增大热量利用效率,还可以在保证相同的烘干效率的同时,可以减少网带的层数。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3]实施例:
[0024]基于网带式烘干机的农产品烘干控制方法,网带式烘干机包括烘干箱体,烘干箱体内设置多层传输网带,多层传送网带交错设置,相邻两层传送网带物料运行方向相反;每层传输网带均由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驱动,物料在最上层的传送网带上开始输送,达到末端后落入相邻下一层传送网带上继续输送,箱体在最顶层的传送网带的进料端设置有进料口,最底层传输网带末端为出料口;
[0025]在本实施例中,物料被运送至进料口端的最上层传输网带上,然后由每层传输网带依次将物料传送至最底层的网带末端,随后进入收集料斗中进行收集,以便进行后续的进一步加工或包装;物料在传输网带上移动的过程中,物料在烘干箱体内受热后失去部分水分,达到烘干物料的目的。本实施例中的传输网带传输网带采用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驱动旋转,可以通过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驱动调节传输网带实现超大运行时效的调速,规避了传统网带式烘干机采用普通电机驱动时传输网带调速时效较短而不能适应对不同物料的烘干的问题,实现对烘干物料种类的全覆盖;也规避了传统采用普通电机低频驱动时扭矩偏小容易产生无法带动传输网带的问题。
[0026]本实施例中位于最顶层传输网带下方的传输网带的传输速度小于最顶层传输网带的传输速度,传输速度的确定方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27]S1、获取待烘干物料烘干前的初始含水量w1、物料烘干后出料端的含水量w2,以及网带式烘干机的运行参数:单位时间水分蒸发量q(单位:kg/h),传输网带宽度D(单位:m),以及最上层网带的物料摊铺高度h(单位:m);
[0028]S2、烘干机传输网带的运行速度计算公式为:
[0029][0030]其中,ρ为待烘干物料烘干初始含水量w1条件下的体积密度,单位:kg/m3;
[0031]S3、其余层传输网带设定运行速度计算公式为:
[0032][0033]其中,V
n
为物料在第n(n=2,3,4

)层网带上的运行速度,单位:m/h;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网带式烘干机的农产品烘干控制方法,网带式烘干机包括烘干箱体,所述烘干箱体内设置多层传输网带,多层所述传送网带交错设置,相邻两层传送网带物料运行方向相反;其特征在于:每层传输网带均由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驱动,物料在最上层的传送网带上开始输送,达到末端后落入相邻下一层传送网带上继续输送,所述箱体在最顶层的传送网带的进料端设置有进料口,最底层传输网带末端为出料口;位于出料口的最底层传输网带的传输速度小于上层传输网带的传输速度,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待烘干物料烘干前的初始含水量w1、物料烘干后出料端的含水量w2,以及网带式烘干机的运行参数:单位时间水分蒸发量q,传输网带宽度D,以及最上层网带的物料摊铺高度h;S2、烘干机传输网带的运行速度计算公式为:其中,ρ为待烘干物料烘干初始含水量w1条件下的体积密度;S3、其余层传输网带设定运行速度计算公式为:其中,V
n
为物料在第n(n=2,3,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琴黄磊安金栓周玉松何天龙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砥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