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清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245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清刷装置,涉及半导体模块制造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电路散热片封装过程中容易产生溢料及腐蚀印记,因去除溢料及腐蚀印记成本大以及处理不完善,导致电路散热片的外观和质量存在缺陷的问题。包括:电机单元,其通过第一直线轴承设置在导杆上,用于向钢丝刷转轴提供旋转动力,以使设置在所述钢丝刷转轴上的钢丝对散热板表面进行清刷;限位单元,位于所述电机单元的一侧,通过第二直线轴承设置在所述导杆上,用于限定所述电机单元在所述导杆上的移动距离和对表面进行清刷的所述散热板进行限位;气缸单元,其位于所述电机单元的另一侧,用于控制所述电机单元在所述导杆上滑动。述导杆上滑动。述导杆上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清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模块制造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自动清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封装兴业电路散热片溢料及腐蚀印记问题,散热片溢料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框架各别尺寸公差偏大或偏小,与模具不匹配,压塑结束后散热片眉角及底边出现溢料。腐蚀印记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码料时管腿与散热片先相互叠压的部位因药水无法渗透,在热煮过程中会出现腐蚀印记。
[0003]目前,针对电路散热片存在溢料和腐蚀印记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人工手动刷除表面溢料及腐蚀印记。该方法需要人工完成,且存在药水成本大以及漏刷及刷磨轻重不一致不能彻底解决溢料及腐蚀印记的问题,其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外观以及质量。
[0004]综上所述,现有电路散热片封装过程中容易产生溢料及腐蚀印记,因去除溢料及腐蚀印记成本大以及处理不完善,导致电路散热片的外观和质量存在缺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清刷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电路散热片封装过程中容易产生溢料及腐蚀印记,因去除溢料及腐蚀印记成本大以及处理不完善,导致电路散热片的外观和质量存在缺陷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清刷装置,包括:
[0007]电机单元,其通过第一直线轴承设置在导杆上,用于向钢丝刷转轴提供旋转动力,以使设置在所述钢丝刷转轴上的钢丝对散热板表面进行清刷;
[0008]限位单元,位于所述电机单元的一侧,通过第二直线轴承设置在所述导杆上,用于限定所述电机单元在所述导杆上的移动距离和对表面进行清刷的所述散热板进行限位;
[0009]气缸单元,其位于所述电机单元的另一侧,用于控制所述电机单元在所述导杆上滑动。
[0010]优选地,所述电机单元还包括轴承固定板;
[0011]两个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对称设置在所述轴承固定板的下表面,所述轴承固定板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在所述导杆上的位置。
[0012]优选地,所述电机单元还包括电机连接板和电机固定板;
[0013]所述电机固定板设置在电机的一侧,且所述钢丝刷转轴延伸至所述电机固定板的外侧;
[0014]两个所述电机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电机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电机固定板连接,两个所述电机连接板的上端延伸固定在所述第一直线轴承的内侧。
[0015]优选地,所述限位单元还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
[0016]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位于所述第二直线轴承的一侧,所述第一挡板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二挡板的上表面分别设置一个第一U型槽,两个所述第一U型槽对接用于设
置所述导杆;
[0017]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用于限定所述限位单元在所述导杆上滑动。
[0018]优选地,所述限位单元还包括钢带轮、钢带轮固定板、第一连接板;
[0019]两个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对称设置在所述钢带轮固定板的下表面,且所述钢带轮固定板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一挡板的上表面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
[0020]所述钢带轮设置在所述钢带轮固定板的下表面,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二直线轴承之间,所述钢带轮用于从后侧对表面进行清刷的所述散热板进行限位。
[0021]优选地,所述限位单元还包括压轮、压轮固定板和钢带;
[0022]所述压轮固定板通过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在所述钢带轮固定板靠近所述电机单元的一侧,且所述压轮固定板与所述钢带轮固定板相平行;
[0023]所述压轮固定板用于设置所述压轮,所述压轮用于对延伸至所述压轮固定板和所述钢带轮固定板之间的钢带进行限位;
[0024]所述钢带用于从侧边对表面进行清刷的所述散热板进行限位。
[0025]优选地,还包括钢丝刷座;其设置在所述钢丝刷转轴上,且其表面用于设置钢丝刷;
[0026]所述钢丝刷朝向所述限位单元,用于对设置在钢丝刷和所述限位单元之间的散热板进行清刷。
[0027]优选地,所述钢丝刷座的形状为圆形,所述钢丝刷座表面设置两个夹角为90度的钢丝固定端,所述钢丝固定端用于设置所述钢丝刷。
[0028]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导杆固定块和第二导杆固定块;
[0029]所述第一导杆固定块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二导杆固定块的上表面分别设置一个第二U型槽,两个所述第二U型槽对接用于设置所述导杆。
[0030]优选地,所述气缸单元还包括气缸,气缸底座和气缸连接板;
[0031]所述气缸通过所述气缸底座设置在第二导杆固定块的上表面,其中,第二导杆固定块的上表面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第一导杆固定块;
[0032]所述气缸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气缸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机单元固定连接,所述气缸连接板用于在气缸的作用下推动所述电机单元在所述导杆上滑动。
[003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清刷装置,包括:电机单元,其通过第一直线轴承设置在导杆上,用于向钢丝刷转轴提供旋转动力,以使设置在所述钢丝刷转轴上的钢丝对散热板表面进行清刷;限位单元,位于所述电机单元的一侧,通过第二直线轴承设置在所述导杆上,用于限定所述电机单元在所述导杆上的移动距离和对表面进行清刷的所述散热板进行限位;气缸单元,其位于所述电机单元的另一侧,用于控制所述电机单元在所述导杆上滑动。该装置将限位单元,电机单元和气缸单元全部设置在导杆上,通过气缸单元的伸出或者回缩,可以带到与气缸单元连接的电机单元朝限位单元的方向移动或远离限定单元的方向移动;在电机单元远离限定单元时,可以更换钢丝刷表面或者对电机单元和限位单元进行清洗;在待清刷的散热板朝向电机单元移动时,可以控制电机单元朝着限定单元移动,一方面限位单元可以散热板进行限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钢丝刷对散热板的表面进行清刷;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因钢丝刷的动力来自于电机,其用力程度和用力范围比较均匀,避免了现有人工去除方式不统一,容易导致溢料及腐蚀印记处理不完善的问题;再者,当电机单元对
待清刷的散热板进行清刷前,气缸控制电机单元和限位单元之间缩小间距,因此,通过限位单元对通过电机单元清刷的散热板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可以确保散热板在进行清刷的时候,不会因钢丝刷的作用力而产生滑动或者位移,从而导致清刷程度不统一的问题。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清刷装置,可以解决现有电路散热片封装过程中容易产生溢料及腐蚀印记,因去除溢料及腐蚀印记成本大以及处理不完善,导致电路散热片的外观和质量存在缺陷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清刷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架单元结构示意图;
[003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例提供的电机单元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8]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清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单元,其通过第一直线轴承设置在导杆上,用于向钢丝刷转轴提供旋转动力,以使设置在所述钢丝刷转轴上的钢丝对散热板表面进行清刷;限位单元,位于所述电机单元的一侧,通过第二直线轴承设置在所述导杆上,用于限定所述电机单元在所述导杆上的移动距离和对表面进行清刷的所述散热板进行限位;气缸单元,其位于所述电机单元的另一侧,用于控制所述电机单元在所述导杆上滑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清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单元还包括轴承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对称设置在所述轴承固定板的下表面,所述轴承固定板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在所述导杆上的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清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单元还包括电机连接板和电机固定板;所述电机固定板设置在电机的一侧,且所述钢丝刷转轴延伸至所述电机固定板的外侧;两个所述电机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电机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电机固定板连接,两个所述电机连接板的上端延伸固定在所述第一直线轴承的内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清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还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位于所述第二直线轴承的一侧,所述第一挡板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二挡板的上表面分别设置一个第一U型槽,两个所述第一U型槽对接用于设置所述导杆;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用于限定所述限位单元在所述导杆上滑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清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还包括钢带轮、钢带轮固定板、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对称设置在所述钢带轮固定板的下表面,且所述钢带轮固定板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一挡板的上表面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所述钢带轮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孙睿武文文马有有
申请(专利权)人:华羿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