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恒温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2224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恒温注塑模具,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其主要针对现有的一些智能恒温注塑模具的保温板与主体之间的距离是由储气罐、气囊等结构来实现的,这些结构位于保温板和主体之间会导致两者无法完全贴合,导致保温板对主体的保温效果有限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和连接在底座上方的模具主体,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一对第一保温板和一对第二保温板,且所述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分别与模具主体的四个侧面相贴合,所述底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轴,所述第一螺轴的两端均螺旋套接有一个第一螺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保温板与模具主体之间能紧密贴合,从而最大化地提高保温效果。化地提高保温效果。化地提高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恒温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尤其涉及智能恒温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模具是将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用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的装置。注塑模具中温度的变化会影响材料的成型效果,因此需要对温度进行控制,如授权公告号为CN113263704B所公开的一种智能恒温的注塑模具,其通过控制由保温隔热材料制成的保温板与模具主体之间的距离来达到保温和散热的作用,通过灵活的保温和散热来实现模具的恒温,其保温板与主体之间的距离是由储气罐、气囊等结构来实现的,这些结构位于保温板和主体之间会导致两者无法完全贴合,导致保温板对主体的保温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智能恒温注塑模具。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底座和连接在底座上方的模具主体,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一对第一保温板和一对第二保温板,且所述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分别与模具主体的四个侧面相贴合。
[0005]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轴,所述第一螺轴的两端均螺旋套接有一个第一螺套,两个所述第一螺套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连接轴,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轴的顶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第一保温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个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板,所述第一电机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轴,所述第二螺轴的两端均螺旋套接有一个第二螺套,两个所述第二螺套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轴,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轴的顶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第二保温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另一个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板,所述第二电机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嵌接有用于感知模具主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0010]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侧面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0011]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申请的保温板与模具主体之间能紧密贴合,从而最大化地提高保温效果;
[0013](2):本申请的两组保温板能同时移动,操作更加简便智能;
[0014](3):本申请通过温度传感器可以较为准确地感应模具的温度,进而在一个准确的温度范围内控制保温板的移动来实现保温和散热。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智能恒温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底座的俯视向剖视图。
[0017]附图标记:1、底座;2、模具主体;3、第一保温板;31、第一电机板;32、第一电机;33、第一螺轴;34、第一螺套;35、第一连接轴;4、第二保温板;41、第二电机板;42、第二电机;43、第二螺轴;44、第二螺套;45、第二连接轴;5、控制面板;6、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19]实施例一
[0020]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智能恒温注塑模具,包括底座1和连接在底座1上方的模具主体2,底座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一对第一保温板3和一对第二保温板4,且第一保温板3和第二保温板4分别与模具主体2的四个侧面相贴合,当模具主体2温度降低时,第一保温板3和第二保温板4贴在模具主体2的侧面可以对模具主体2进行保温,当模具主体2温度升高时,第一保温板3和第二保温板4远离模具主体2后可以增加模具主体2的散热空间,使模具主体2快速降温。
[0021]底座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轴33,第一螺轴33的两端均螺旋套接有一个第一螺套34,两个第一螺套34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连接轴35,两个第一连接轴35的顶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第一保温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底座1的一个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板31,第一电机板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2,第一电机32的输出轴与第一螺轴33的端部固定连接;
[0022]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32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螺轴33旋转,第一螺轴33两端设置的外螺纹旋向相反,两个第一螺套34的内螺纹旋向相同,因此第一螺轴33转动时可以带动两个第一螺套34反向运动,两个第一螺套34即可通过第一连接轴35带动两个第一保温板3反向运动。
[0023]底座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轴43,第二螺轴43的两端均螺旋套接有一个第二螺套44,两个第二螺套44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轴45,两个第二连接轴45的顶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第二保温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底座1的另一个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板41,第二电机板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42,第二电机42的输出轴与第二螺轴43的端部固定连接。
[0024]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机42的输出轴带动第二电机板41旋转,第二电机板41两端设置的外螺纹旋向相反,两个第二螺套44的内螺纹旋向相同,因此第二电机板41转动时可以带动两个第二螺套44反向运动,两个第二螺套44即可通过第二连接轴45带动两个第二保温板4反向运动。
[0025]实施例二
[0026]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智能恒温注塑模具,包括底座1和连接在底座1上方的模具主体2,底座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一对第一保温板3和一对第二保温板4,且第一保温板3和第二保温板4分别与模具主体2的四个侧面相贴合,当模具主体2温度降低时,第一保温板3和第二保温板4贴在模具主体2的侧面可以对模具主体2进行保温,当模具主体2
温度升高时,第一保温板3和第二保温板4远离模具主体2后可以增加模具主体2的散热空间,使模具主体2快速降温。
[0027]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底座1的顶部嵌接有用于感知模具主体2温度的温度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6、第一电机32、第二电机42均与控制面板5电性连接。
[0028]本实施例中,通过温度传感器6感应模具主体2的温度,并将感应到的温度信息输送至控制面板5,通过控制面板5控制第一电机32和第二电机42的工作,即当温度传感器6感知到模具主体2的温度过高时,第一电机32和第二电机42控制第一保温板3和第二保温板4远离模具主体2以增加散热,当温度传感器6感知到模具主体2的温度过低时,第一电机32和第二电机42控制第一保温板3和第二保温板4贴近模具主体2以进行保温减少热量流失。
[002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在所属
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恒温注塑模具,包括底座(1)和连接在底座(1)上方的模具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一对第一保温板(3)和一对第二保温板(4),且所述第一保温板(3)和第二保温板(4)分别与模具主体(2)的四个侧面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恒温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轴(33),所述第一螺轴(33)的两端均螺旋套接有一个第一螺套(34),两个所述第一螺套(34)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连接轴(35),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轴(35)的顶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第一保温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恒温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个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板(31),所述第一电机板(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2),所述第一电机(32)的输出轴与第一螺轴(33)的端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恒温注塑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沛良左群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震宇模具塑胶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