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器与电机一体的撑杆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2064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器与电机一体的撑杆电机,涉及撑杆电机技术领域,包括电机、控制器、防护筒以及筒盖,控制器通过螺钉安装在电机的右端,控制器和电机均位于防护筒的内部,筒盖位于防护筒的左端,电机的左端延伸出防护筒并位于筒盖的内部,防护筒的外圆周面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的槽底焊接有若干片圆环形的散热片,防护筒的右端插接有连接管。防护筒和筒盖可以对电机和控制器进行防护和固定,并且防护筒和筒盖都可通过螺钉安装在尾门撑杆内,以此便可将电机和控制器进行彻底固定,且不易发生松动,并且在防护筒对电机和控制器进行防护时,还能够对电机和控制器进行散热,使得电机和控制器运行更加稳定。得电机和控制器运行更加稳定。得电机和控制器运行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器与电机一体的撑杆电机


[0001]本技术涉及撑杆电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器与电机一体的撑杆电机。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尾门撑杆适于带动汽车尾门开启或关闭,以实现汽车尾门的自动开启和关闭,目前市面上汽车尾门撑杆电机大多主要采用电机置于撑杆内部,而控制器置于撑杆外部,从而使得控制器易发生损坏。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3269442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尾门撑杆总成以及车辆,所述尾门撑杆总成包括:尾门撑杆、控制板以及蜂鸣器,所述控制板和所述蜂鸣器电连接,所述控制板和所述蜂鸣器叠置在所述尾门撑杆内,所述控制板适于在尾门开启、尾门关闭或尾门防夹被触发时控制所述蜂鸣器发出蜂鸣;
[0004]以及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6091711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手动电动切换的汽车尾门撑杆,所述汽车尾门撑杆包括外撑杆、内撑杆、传动机构及手动电动切换机构,所述内撑杆插设在外撑杆内,所述传动机构设有电机及螺纹杆,所述电机设置在外撑杆内,并固定在外撑杆的底部;
[0005]以上两个技术将电机与控制器均位于尾门撑杆内部,但是电机和控制器是直接嵌入到尾门撑杆的内部,电机和控制器容易发生松动且缺乏防护结构,从而易导致电机和控制器损坏,并且控制器导线如果从尾门撑杆内部穿出时,导线与尾门撑杆之间易发生磨损而导致导线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控制器与电机一体的撑杆电机,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器与电机一体的撑杆电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电机和控制器容易发生松动且缺乏防护结构,以及导线与尾门撑杆之间易发生磨损而导致导线损坏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控制器与电机一体的撑杆电机,包括电机、控制器、防护筒以及筒盖;
[0009]所述控制器通过螺钉安装在电机的右端,所述控制器和电机均位于防护筒的内部,所述筒盖位于防护筒的左端,所述电机的左端延伸出防护筒并位于筒盖的内部;
[0010]所述防护筒的外圆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槽底焊接有若干片圆环形的散热片,所述防护筒的右端插接有连接管。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筒的内表面粘接有导热硅胶垫,所述导热硅胶垫贴合在电机、控制器的外表面。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与防护筒的内部相通,所述控制器的右端插接有导线,所述导线的右端从连接管的内部贯穿而出。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内部的右端嵌入有橡胶塞,所述导线的右端贯穿过橡胶塞。
[0014]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筒外部的右端面粘接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第一橡胶垫位于连接管的外周。
[0015]进一步的,所述筒盖外部的左端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筒盖内部的左侧面粘接有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二橡胶垫的右侧与电机的左端面贴合。
[0016]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筒的左端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筒盖的右端均匀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一螺纹通孔配合设置的第二螺纹通孔。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
[0018]通过在电机和控制器的外部设置防护筒和筒盖,防护筒和筒盖可以对电机和控制器进行防护和固定,并且防护筒和筒盖都可通过螺钉安装在尾门撑杆内,以此便可将电机和控制器进行彻底固定,且不易发生松动;
[0019]通过在防护筒内设置导热硅胶垫,导热硅胶垫能够吸收电机和控制器工作时散发的热量,接着散发的热量可以传递至防护筒上,防护筒再与散热片配合,便可将热量散发到外部,于是通过这种方式,在防护筒对电机和控制器进行防护时,还能够对电机和控制器进行散热,使得电机和控制器运行更加稳定;
[0020]通过在防护筒的右端插接连接管,连接管可以贯穿出尾门撑杆,于是控制器的导线可以通过连接管穿出尾门撑杆,并且在连接管中设置橡胶塞,可以对导线进行固定和防护,避免导线与连接管之间发生摩擦,于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导线被磨损。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图1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1

3中:1

电机,2

控制器,3

防护筒,301

环形槽,302

第一螺纹通孔,4

散热片,5

连接管,6

橡胶塞,7

导线,8

导热硅胶垫,9

第一橡胶垫,10

筒盖,1001

通孔,1002

第二螺纹通孔,11

第二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5]请参阅图1至图3:
[0026]本技术提供一种控制器与电机一体的撑杆电机,包括电机1、控制器2、防护筒3以及筒盖10,控制器2通过螺钉安装在电机1的右端,控制器2和电机1均位于防护筒3的内部,筒盖10位于防护筒3的左端,电机1的左端延伸出防护筒3并位于筒盖10的内部,防护筒3的外圆周面开设有环形槽301,环形槽301的槽底焊接有若干片圆环形的散热片4,防护筒3的右端插接有连接管5;
[0027]具体的,筒盖10外部的左端面开设有通孔1001,筒盖10内部的左侧面粘接有第二橡胶垫11,第二橡胶垫11的右侧与电机1的左端面贴合,防护筒3的左端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螺纹通孔302,筒盖10的右端均匀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一螺纹通孔302配合设置的第二螺纹通孔1002;
[0028]尾门撑杆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螺纹通孔302、第二螺纹通孔1002配合设置的螺纹
孔,于是将第一螺纹通孔302、第二螺纹孔1002以及尾门撑杆的螺纹孔相互对齐后,在第一螺纹通孔302、第二螺纹孔1002以及尾门撑杆的螺纹孔之间插接螺钉,可以将筒盖10之间防护筒3进行固定,同时筒盖10和防护筒3也固定尾门撑杆内;
[0029]而在筒盖10与防护筒3之间进行固定时,第二橡胶垫11会被压扁,从而第二橡胶垫11可以消除筒盖10与电机1之间的间隙,防止电机1发生晃动,筒盖10上的通孔1001可以使得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贯穿出筒盖10;
[0030]具体的,防护筒3的内表面粘接有导热硅胶垫8,导热硅胶垫8贴合在电机1、控制器2的外表面;
[0031]防护筒3、散热片4以及筒盖10均为铝合金材质,当电机1和控制器2安装在防护筒3的内部时,导热硅胶垫8能够吸收电机1和控制器2工作时散发的热量,接着散发的热量可以传递至防护筒3上,防护筒3再与散热片4配合,便可将热量散发到外部,以此对电机1和控制器2进行散热,并且第二橡胶垫11也可替换成导热硅胶材料,这样使得筒盖10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器与电机一体的撑杆电机,包括电机(1)、控制器(2)、防护筒(3)以及筒盖(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2)通过螺钉安装在电机(1)的右端,所述控制器(2)和电机(1)均位于防护筒(3)的内部,所述筒盖(10)位于防护筒(3)的左端,所述电机(1)的左端延伸出防护筒(3)并位于筒盖(10)的内部;所述防护筒(3)的外圆周面开设有环形槽(301),所述环形槽(301)的槽底焊接有若干片圆环形的散热片(4),所述防护筒(3)的右端插接有连接管(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器与电机一体的撑杆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筒(3)的内表面粘接有导热硅胶垫(8),所述导热硅胶垫(8)贴合在电机(1)、控制器(2)的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器与电机一体的撑杆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5)与防护筒(3)的内部相通,所述控制器(2)的右端插接有导线(7),所述导线(7)的右端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凯曹田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武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