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内外循环进风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9663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内外循环进风机构,包括风门框及其内侧套有风门,风门开口与风门框朝向一致;风门两侧设有第一转轴,风门框两侧对应第一转轴设有第一通孔,第一转轴穿过第一通孔;风门框下端中部向内通过风门并向上延伸形成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固定有执行器,执行器输出轴上连接有联动臂,联动臂上又连接有摇臂,摇臂又与风门铰接,使执行器通过联动臂和摇臂驱动风门相对风门框往复转动。该方案不仅体积小,结构简单,通过一个执行器就实现了内外循环进风模式转换控制,提高了本体运行可靠性,实现了客户要求的在空调前面外进风并同时能够内进风循环的基础上,满足了客户关于空调过滤器芯可更换和拆装的新需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空调内外循环进风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空调系统
,具体是一种汽车空调内外循环进风机构。

技术介绍

[0002]CN214564478 U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本体内外循环进风装置,其通过联动运转机构实现外循环风门和内循环风门的联动配合,该方案实现了客户在空调本体前面外进风并同时能够内进风循环的要求,但不能满足客户关于空调过滤器芯可更换和拆装的新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特提供一种汽车空调内外循环进风机构,在实现客户要求在空调本体前面外进风并同时能够内进风循环的基础上,满足了客户关于空调过滤器芯可更换和拆装的新需求。
[0004]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空调内外循环进风机构,包括风门框,风门框外形呈凵形,其内侧套有风门,风门开口与风门框朝向一致,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两侧前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转轴,风门框两侧对应第一转轴设有第一通孔,第一转轴穿过第一通孔;风门框下端中部向内通过风门并向上延伸形成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固定有执行器,执行器输出轴上连接有联动臂,联动臂上又连接有摇臂,摇臂又与风门铰接,使执行器通过联动臂和摇臂驱动风门相对风门框绕第一转轴往复转动。
[0005]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风门中部呈弧形,其外形轮廓处设有包胶密封条,风门框中部和两侧内壁上和对应包胶密封条设有密封筋,包胶密封条紧压在密封筋上。
[0006]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转轴为空心轴,其外轴径上沿轴向设有豁口,其外轴径上伸出第一通孔部分沿周向局部设有台阶,形成卡爪。
[0007]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执行器和联动臂分别位于安装支架两侧,安装支架对应执行器输出轴设有第二通孔,联动臂对应第二通孔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穿过第二通孔后与执行器输出轴连接;第二转轴和输出轴的中心轴线与第一转轴平行;
[0008]联动臂上靠近第二转轴处设有限位臂,安装支架上对应限位臂设有第一限位凸台。
[0009]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联动臂远离限位臂一端设有销轴,摇臂对应销轴设有销孔,销轴穿过销孔;销轴外轴径穿出销孔部分局部设有防脱凸台,摇臂对应防脱凸台设有仿形避空槽和第二限位凸台;销轴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转轴平行。
[0010]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风门内侧中部设有球头销,摇臂对应球头销设有球头孔,球头销插在球头孔内,形成球头铰接结构;摇臂上球头孔侧壁上还设有工艺槽。
[0011]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执行器输出轴呈外六方形,其中心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二转轴对应执行器输出轴设有六方形孔,对应第一螺纹孔设有沉孔,沉孔内穿有第一螺钉,第一螺钉穿过沉孔后拧进第一螺纹孔中;
[0012]第二转轴穿过第二通孔后又套在执行器输出轴上,并通过第一螺钉将联动臂和执行器输出轴固定在一起。
[0013]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执行器外侧罩有防护罩,使执行器完全处于防护罩与安装支架形成腔体内;防护罩上端中部设有定位孔,下端中部横向设有卡扣,安装支架上端对应定位孔设有定位凸台,下端对应卡扣设有豁口,防护罩通过定位孔和卡扣固定在安装支架上。
[0014]一种汽车空调内外循环进风装置,其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过滤器芯,箱体设有外循环进风口和内循环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正对内循环进风口和外循环进风口通过第二螺钉安装有如上所述的内外循环进风机构,其中内循环进风口与风门框上部正对设置,形成内进风口;外循环进风口与风门框前部正对设置,形成外进风口。
[0015]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过滤器芯与风门中部正对设置,并靠近防护罩外侧。
[0016]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设置仿形避空槽是为了装配需要,而设置工艺槽是为了保证摇臂球头孔成型;风门中部呈弧形,不仅外形美观,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展内部空间,便于布置执行器等其他零件;包胶密封条紧压在密封筋上,形成密封结构。
[0018]台阶起限位作用,防止第一转轴在转动时轴向脱落;增设豁口是为了使卡爪产生弹性变形,方便装配。
[0019]第一限位凸台和限位臂限制了联动臂相对随执行器输出轴的旋转角度;防脱凸台不仅起防脱作用,而且和第二限位凸台共同限制了摇臂相对联动臂的旋转角度,从而使风门相对风门框往复转动一定的角度。
[0020]需拆换过滤器芯时,仅需拧松第二螺钉,先将内外循环进风机构从箱体上拆卸,然后再将过滤器芯从箱体内取出即可。
[0021]总之,本技术提供的空调内外循环进风机构及装置,不仅体积小,结构简单,通过一个执行器就实现了内外循环进风模式转换控制,提高了本体运行可靠性,实现了客户要求的在空调本体前面外进风并同时能够内进风循环的基础上,满足了客户关于空调过滤器芯可更换和拆装的新需求。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汽车空调内外循环进风机构的立体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风门框的立体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风门框的另一侧立体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风门的立体图;
[002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摇臂的主视图;
[002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摇臂的的俯视图;
[0028]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摇臂的的仰视图;
[0029]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联动臂的主视图;
[0030]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联动臂的仰视图;
[0031]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联动臂的俯视图;
[0032]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防护罩的立体图;
[0033]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汽车空调内外循环进风装置的立体图;
[0034]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汽车空调内外循环进风装置的另一侧立体图。
[0035]例图标记:
[0036]1‑
风门框;11

第一通孔;12

密封筋;13

安装支架;131

第二通孔;132

第一限位凸台;133

定位凸台;134

豁口;
[0037]2‑
风门;21

第一转轴;211

豁口;212

台阶;213

卡爪;22

包胶密封条;23

球头销;
[0038]3‑
执行器;4

联动臂;41

第二转轴;411

六方形孔;412

沉孔;42

限位臂;43
‑ꢀ
销轴;431

防脱凸台;
[0039]5‑
摇臂;51

销孔;511

仿形避空槽;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空调内外循环进风机构,包括风门框(1),风门框(1)外形呈凵形,其内侧套有风门(2),风门(2)开口与风门框(1)朝向一致,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2)两侧前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转轴(21),风门框(1)两侧对应第一转轴(21)设有第一通孔(11),第一转轴(21)穿过第一通孔(11);风门框(1)下端中部向内通过风门(2)并向上延伸形成安装支架(13),安装支架(13)上固定有执行器(3),执行器(3)输出轴上连接有联动臂(4),联动臂(4)上又连接有摇臂(5),摇臂(5)又与风门(2)铰接,使执行器(3)通过联动臂(4)和摇臂(5)驱动风门(2)相对风门框(1)往复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内外循环进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2)中部呈弧形,其外形轮廓处设有包胶密封条(22),风门框(1)中部和两侧内壁上和对应包胶密封条(22)设有密封筋(12),包胶密封条(22)紧压在密封筋(1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内外循环进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21)为空心轴,其外轴径上沿轴向设有豁口(211),其外轴径上伸出第一通孔(11)部分沿周向局部设有台阶(212),形成卡爪(2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内外循环进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器(3)和联动臂(4)分别位于安装支架(13)两侧,安装支架(13)对应执行器(3)输出轴设有第二通孔(131),联动臂(4)对应第二通孔(131)设有第二转轴(41),第二转轴(41)穿过第二通孔(131)后与执行器(3)输出轴连接;第二转轴(41)和输出轴的中心轴线与第一转轴(21)平行;联动臂(4)上靠近第二转轴(41)处设有限位臂(42),安装支架(13)上对应限位臂(42)设有第一限位凸台(1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德国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派恩汽车铝热交换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