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料的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959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料的生产系统,属于骨料生产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破碎装置、筛分装置和多个料仓,筛分装置的部分出口通过输送带和/或普通溜道与对应的料仓连接,其剩余的出料口依次通过除尘溜道和输送带与对应的料仓连接;除尘溜道为倾斜设置的封闭廊道结构,其内底部设有溜槽,其下侧设有多个鼓风腔,其上侧设有吸尘罩;溜槽上且位于鼓风腔处设有多块滑板;滑板的上端及两侧固定在溜槽上,其上设有通孔;溜槽的底部且位于相邻两块滑板之间设有与鼓风腔连通的通风孔,鼓风腔的出风口与溜槽的底部连通,多个鼓风腔的鼓风进口通过管路与鼓风机连接;吸尘罩的进风口与除尘溜道的上侧连通,其粉尘出口与袋式除尘器连接。其粉尘出口与袋式除尘器连接。其粉尘出口与袋式除尘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料的生产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骨料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骨料的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骨料为混凝土及砂浆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的粒状材料。有细骨料和粗骨料两种。细骨料颗粒直径在0.16

5mm之间.一般采用天然砂,如河砂、海砂及山谷砂等,当缺乏天然砂时,也可用坚硬岩石磨碎的人工砂;粗骨料颗粒直径大于5mm,常用的有碎石。碎石是天然岩石或岩石经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现有技术中,分筛后的骨料通过输送带和/或普通溜道送至对应的料仓。分筛后的骨料中还带有少量的石粉,骨料的颗粒越小,石粉含量越高(可达1%以上)。骨料中的石粉会在装车和转运等过程中扬尘,对环境不友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骨料的生产系统,部分骨料通过特定结构的除尘溜道进行输送,实现在输送的过程中除去石粉。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骨料的生产系统,该系统包括破碎装置、筛分装置和多个料仓,所述破碎装置的出料口通过输送带与筛分装置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筛分装置的部分出口通过输送带和/或普通溜道与对应的料仓连接,其剩余的出料口依次通过除尘溜道1和输送带与对应的料仓连接;所述除尘溜道1为倾斜设置的封闭廊道结构,其内底部沿其所在的方向设有溜槽2,其下侧沿其所在的方向并排设有多个鼓风腔3,其上侧且正对多个鼓风腔3设有一个吸尘罩4;所述溜槽2上且位于鼓风腔3处沿其所在的方向并排设有多块滑板5;所述滑板5的上端及两侧固定在溜槽2上,其斜向下设置,其上设有输送的骨料不能通过而石粉能通过的通孔;所述溜槽2的底部且位于相邻两块滑板5之间设有与鼓风腔3连通的通风孔,所述鼓风腔3的出风口固定在除尘溜道1的下侧且其与溜槽2的底部连通,多个鼓风腔3的鼓风进口6通过管路与鼓风机连接;所述吸尘罩4的进风口固定在除尘溜道1的上侧且其与除尘溜道1连通,其粉尘出口7通过带风机的管路与袋式除尘器连接。
[0005]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筛分装置前M级和后N级的出料口通过输送带和/或普通溜道与对应的料仓连接,其剩余的出料口依次通过除尘溜道1和输送带与对应的料仓连接;所述M为2或3,所述N为1或2或3。
[0006]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鼓风腔3内设有石粉不能通过的网板8将其分割为两个腔体,其底部且位于网板8靠近除尘溜道1的一侧设有可开闭的检修口9;两个腔体沿气体的输送方向并排设置。
[0007]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滑板5的下侧与溜槽2的底部之间且位于相邻两块滑板5之间设有支撑梁或支撑板。
[0008]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鼓风腔3设于除尘溜道1的中部或下部;所述吸尘罩4设于除尘溜道1的中部与下部,其为上小下大的喇叭口;所述粉尘出口7设于喇叭口的顶部。
[0009]优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滑板5下端并排设有多个骨料能通过的缺口。
[001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骨料的生产系统,部分骨料通过特定结构的除尘溜道进行输送,实现在输送的过程中除去石粉,可将石粉的含量降低至0.8%以下,尤其对于粗骨料的效果更好(尤其是10mm以上的骨料,石粉含量可降低至0.5%以下)。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骨料的生产系统的原理框图;
[0012]图2是除尘溜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除尘溜道、2溜槽、3鼓风腔、4吸尘罩、5滑板、6鼓风进口、7粉尘出口、8网板、9检修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15]参见图1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骨料的生产系统,该系统包括破碎装置、筛分装置和多个料仓等,破碎装置的出料口通过输送带与筛分装置的进料口连接,筛分装置的前1级出料口可通过返料皮带与破碎装置连接。前述结构与现有的骨料的生产系统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筛分装置的部分出口(较细的骨料(除尘溜道1的除尘效果不好或无需除尘(如最后1级))和较粗的骨料(石粉含量不高,如20

30mm的骨料的石粉含量小于0.7%))通过输送带和/或普通溜道与对应的料仓连接,其剩余的出料口依次通过除尘溜道1和输送带与对应的料仓连接以在输送的过程中分离部分粉尘。其中,除尘溜道1为倾斜设置(倾斜角度要保证骨料能良好输送)的封闭廊道结构,其内底部沿其所在的方向设有溜槽2(表面光滑,最好由耐磨材质制成),其下侧沿其所在的方向并排设有多个鼓风腔3(间隔设置以保证骨料的输送速度,进而保证能顺利输送),其上侧且正对多个鼓风腔3设有一个吸尘罩4(可将鼓风腔3吹出的粉尘吸走)。溜槽2上且位于鼓风腔3处沿其所在的方向并排设有多块滑板5(由耐磨材质制成)。滑板5的上端及两侧固定在溜槽2(底部及两侧)上,其斜向下设置(与溜槽2之间的夹角最好小于等于30
°
),其上设有输送的骨料不能通过而石粉能通过的通孔(多个通孔均匀分布),其下端至溜槽2的中部。骨料沿滑板5滚下并在滑板5的下端形成幕帘,在骨料5的滚落和形成幕帘的过程中粉尘由风携带至吸尘罩4。溜槽2的底部且位于相邻两块滑板5之间设有与鼓风腔3连通的通风孔,通风孔最好位于对应幕帘下端的上方。鼓风腔3的出风口固定在除尘溜道1的下侧且其与溜槽2的底部连通,多个鼓风腔3的鼓风进口6通过管路与鼓风机连接。吸尘罩4的进风口固定在除尘溜道1的上侧且其与除尘溜道1连通,其粉尘出口7通过带风机的管路与袋式除尘器连接以进行粉尘处理。
[0016]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筛分装置前M级和后N级的出料口通过输送带和/或普通溜道与对应的料仓连接,其剩余的出料口依次通过除尘溜道1和输送带与对应的料仓连接。M为2或3(第1级可作为返料),N为1或2或3(至少最后1级的骨料不需要处理)。具体地,粒径为10

30的骨料由除尘溜道1输送。
[0017]进一步地,参见图2,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鼓风腔3内设有石粉不能通过的网板8(最好能由检修口9进行清理)将其分割为两个腔体,其底部且位于网板8靠近除尘溜道1的一侧设有可开闭的检修口9(可打开定期清理粉尘)。两个腔体沿气体的输送方向并排设置。
[0018]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滑板5的下侧与溜槽2的底部之间且位于相邻两块滑板5之间设有支撑梁或支撑板(其上可设置通风孔)。
[0019]具体地,参见图2,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鼓风腔3设于除尘溜道1的中部或下部(以保证骨料有较高的速度)。吸尘罩4设于除尘溜道1的中部与下部,其为上小下大的喇叭口(竖向设置)。粉尘出口7设于喇叭口的顶部。
[0020]优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滑板5下端并排设有多个骨料能通过的缺口,缺口具体为U形缺口。
[0021]下面对本实施例公开的除尘溜道1的除尘效果进行验证,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骨料的生产系统,包括破碎装置、筛分装置和多个料仓,所述破碎装置的出料口通过输送带与筛分装置的进料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装置的部分出口通过输送带和/或普通溜道与对应的料仓连接,其剩余的出料口依次通过除尘溜道(1)和输送带与对应的料仓连接;所述除尘溜道(1)为倾斜设置的封闭廊道结构,其内底部沿其所在的方向设有溜槽(2),其下侧沿其所在的方向并排设有多个鼓风腔(3),其上侧且正对多个鼓风腔(3)设有一个吸尘罩(4);所述溜槽(2)上且位于鼓风腔(3)处沿其所在的方向并排设有多块滑板(5);所述滑板(5)的上端及两侧固定在溜槽(2)上,其斜向下设置,其上设有输送的骨料不能通过而石粉能通过的通孔;所述溜槽(2)的底部且位于相邻两块滑板(5)之间设有与鼓风腔(3)连通的通风孔,所述鼓风腔(3)的出风口固定在除尘溜道(1)的下侧且其与溜槽(2)的底部连通,多个鼓风腔(3)的鼓风进口(6)通过管路与鼓风机连接;所述吸尘罩(4)的进风口固定在除尘溜道(1)的上侧且其与除尘溜道(1)连通,其粉尘出口(7)通过带风机的管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郭文晋冯志军田根程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武穴市长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