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位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875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挡位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基板,安装基板的上表面边缘设有支护板,平行于安装基板上表面中部轴接有第一销轴,第一销轴的两侧设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上设有第一弹簧,限位挡板上设有电磁铁;换挡杆,第一销轴上固定连接有换挡杆;换挡杆的一侧设有外壳体,外壳体具有中空的弧形板状结构,外壳体内部设有内壳体,换挡杆的另一侧设有按压块,按压块的一侧抵接有活动块,按压块的另一侧设有柔性套,柔性套的下端部设有第二销轴,第二销轴设于外壳体的内侧壁上,换挡杆的中部设有连接柱;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铷磁铁固定换挡杆时,因铷磁铁磁力弱、磁力不可调节、磁力易受干扰失效导致对换挡杆固定效果不佳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挡位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挡位控制
,具体为一种挡位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提升和使用环境的不断优化,新能源汽车的综合性价比将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的新优势将逐步确立,这可也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动力,而现有的新能源汽车中,固定换挡手柄高度的换挡器无法满足不同驾驶员的个性化换挡位置、换挡力等人机诉求,影响了驾驶的舒适性。
[0003]现有技术公开的可调挡杆长度的车辆换挡机构(CN106838286B)中,包括手球、上套管、下套管和调节盒,所述调节盒安装在下套管的顶部,所述上套管的顶端与手球相连,上套管的底端伸入到调节盒内且与调节盒构成移动副,所述上套管内套装有直通到手球的芯杆,所述手球上装有手柄按钮;所述调节盒与上套管之间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与芯杆相配合,手柄按钮通过传动件带动芯杆沿上套管的轴向运动控制锁紧机构打开/锁止;该专利技术可调挡杆长度的车辆换挡机构在手球上设置了解锁用的手柄按钮,当手柄按钮控制解锁后,上套管能沿轴向自由滑动,进而实现对换挡杆长度的调节,满足了不同类型客户的需要,提高了驾驶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位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挡位控制装置中对换挡杆固定效果不佳、换挡杆整体长度不能灵活调节、换挡杆折断时易对车内人员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挡位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基板,安装基板的上表面边缘设有支护板,平行于安装基板上表面中部轴接有第一销轴,第一销轴的两侧设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上设有第一弹簧,限位挡板上设有电磁铁;换挡杆,第一销轴上固定连接有换挡杆,第一弹簧的另一端部与换挡杆固定连接;换挡杆的一侧设有外壳体,外壳体具有中空的弧形板状结构,外壳体内部设有内壳体,内壳体贴合设于外壳体的内壁上,换挡杆的另一侧设有按压块,按压块的一侧抵接有活动块,按压块的另一侧设有柔性套,柔性套的下端部设有第二销轴,第二销轴设于外壳体的内侧壁上,换挡杆的中部设有连接柱,连接柱的上端部与活动块的下底面抵接;该一种挡位控制装置,驾驶人员通过操纵换挡杆靠近其任一侧的限位挡板,以进行换挡操作,其中,限位挡板上设有的第一弹簧,可以在空挡状态时保持换挡杆的中立位置,以便于进行换挡操作,在换挡操作完成以后,限位挡板上的电磁铁对金属材质的换挡杆进行吸附,可以加强限位挡板对连接柱的固定效果,提高换挡以后的稳定性,减少脱挡、乱挡的情况发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铷磁铁固定换挡杆时,因铷磁铁磁力弱、磁力不可调节、磁力易受干扰失效导致对换挡杆固定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6]换挡杆具有内轴套,内轴套的一端部开口且与外套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内轴套的
中部同轴设有连接柱,换挡杆具有外轴套,外轴套与内轴套同轴设置,外轴套的直径大于内轴套的直径,外轴套的一端部开口且固定连接有过渡连接套,过渡连接套的内侧壁与内轴套的外侧壁贴合,过渡连接套的下方设有滑移环,滑移环同轴设于内轴套与外轴套之间;通过使用中空的外轴套和内轴套组合的方式,能够使换挡杆整体的长度灵活地进行调节,也减少了换挡杆制作时的耗材使用,减轻了换挡杆本身的自重。
[0007]内轴套的下端部设有内固定环,外轴套的内底面设有内固定基体,内固定环与内固定基体的外径等于外轴套的内径,内固定环与内固定基体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二弹簧,内固定基体上设有若干个柔性杆;外轴套的侧壁上设有上卡接孔和下卡接孔,下卡接孔位设于上卡接孔的下方,内轴套的侧壁上设有卡接件,卡接件具有卡接腔室,卡接腔室的一侧壁开口,卡接腔室另一侧壁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接弹簧,卡接弹簧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有卡接柱,卡接柱上设有卡接端,卡接端具有半球状结构,卡接腔室的外底面上设有联动柱,连接柱的底部侧壁上设有联动柱,联动柱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于卡接腔室的外侧壁上;通过在内轴套内部设置滑移环、内固定环,能够有效保证内轴套相对于外轴套为同轴状态,同时,内固定基体上设有的柔性杆可以对第二弹簧的纵向伸缩进行限位,避免第二弹簧受惯性力使其自身位置发生偏移,进而导致其上方的内固定环发生偏移,造成内轴套和外轴套的轴线不重合的问题,从而使换挡杆在调节高度时,出现调节不顺或剐蹭外轴套内侧壁产生异响的问题;卡接件的设计,一方面可以使内轴套相对于外轴套底部的高度进行自由调节,进而使换挡杆的总体长度可以自由伸长或缩短,从而可以提高不同身高比例的驾驶人员在使用换挡杆时的舒适度,也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具体地,驾驶人员通过按压柔性套内部的按压块,按压块随即带动活动块压迫连接柱下移,连接柱的下端部在下移过程中通过联动柱带动内轴套侧壁上的卡接件产生下移趋势,下移趋势发生时,卡接端的球面受力沿上卡接孔的侧壁滑出,进而使卡接柱压迫卡接腔室内的卡接弹簧收缩,与此同时,驾驶人员通过在外壳体上施加向下的作用力,由内固定环压缩第二弹簧的同时,使卡接端沿着外轴套的内侧壁滑移至下卡接孔内,此时完成了对换挡杆的缩短操作;当需要对换挡杆进行伸长操作时,驾驶人员需再次按压柔性套内的按压块后,通过卡接端的下移趋势,使卡接件脱离下卡接孔,无需在外壳体上施加作用力,则内套体会由于第二弹簧弹性势能的释放,而使连接柱上移,并且使卡接件回到上卡接孔的内部与其卡接,完成了对换挡杆的伸长操作;另一方面,由于内轴套和外轴套的刚度较低,当车辆发生严重碰撞时,其还能够避免车内人员受到二次伤害,具体地,在车辆发生严重碰撞时,即撞击力传递到驾驶舱内时,可能会导致换挡杆某一处发生断裂,内轴套和外轴套的设计,可以控制换挡杆的折断点在外轴套与缓冲环体的连接处,从而使折断点被外部的防尘套包覆,降低折断的换挡杆对车内人员造成伤害的可能性。
[0008]支护板的上端部设有盖板,盖板具有中空的板状结构,盖板的内部设有防尘板,防尘板的上表面上设有上防尘环,防尘板的下表面上设有下防尘环,下防尘环的直径大于上防尘环的直径,防尘板的中部开设有装配孔一,盖板中部开设有换挡槽,换挡槽具有“ㄣ”型结构;为了保证防尘套不干扰换挡杆的工作,也为了实现驾驶人员对挡位的可视化控
制,不易采用过大的防尘套,以免对换挡槽完全遮挡,且越大的防尘套其掉屑也会更多,不利于保证防尘效果,且通过在盖板内部设置柔性材质的防尘板及上防尘环和下防尘环,辅助防尘套进行防尘;一方面,通过在防尘板与盖板内壁之间增设上防尘环和下防尘环,降低防尘板与盖板上下内壁之间间隙的同时,也能够缩小换挡杆周围的含尘空间,避免尘粒通过间隙进入到换挡杆下方部件内,也有效阻挡液体进入,例如车内人员喝水时水杯内的水不慎洒落时,防尘板及上防尘环和下防尘环可以阻止水体的流动,保护盖板下方零部件;另一方面,防尘板是随着换挡杆的换挡操作而同步滑动的,上防尘环和下防尘环则能够降低防尘板在随换挡杆位移过程中的形变程度,也能够有效地对其提供一定的张紧力,保证防尘板自身的平整度,有助于提升防尘效果。
[0009]盖板的上表面中部设有防尘套,防尘套与换挡杆同轴设置,防尘套具有锥形套状结构,防尘套的侧面具有褶皱状结构,防尘套的内部同轴设有缓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位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基板(1),所述安装基板(1)的上表面边缘设有支护板(11),平行于所述安装基板(1)上表面中部轴接有第一销轴(12),所述第一销轴(12)的两侧设有限位挡板(13),所述限位挡板(13)上设有第一弹簧(14),所述限位挡板(13)上设有电磁铁(15);换挡杆(2),所述第一销轴(12)上固定连接有换挡杆(2),所述第一弹簧(14)的另一端部与所述换挡杆(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杆(2)的一侧设有外壳体(21),所述外壳体(21)具有中空的弧形板状结构,所述外壳体(21)内部设有内壳体(22),所述内壳体(22)贴合设于所述外壳体(21)的内壁上,所述换挡杆(2)的另一侧设有按压块(23),所述按压块(23)的一侧抵接有活动块(24),所述按压块(23)的另一侧设有柔性套(25),所述柔性套(25)的下端部设有第二销轴(26),所述第二销轴(26)设于所述外壳体(21)的内侧壁上,所述换挡杆(2)的中部设有连接柱(27),所述连接柱(27)的上端部与所述活动块(24)的下底面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挡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杆(2)具有内轴套(28),所述内轴套(28)的一端部开口且与所述外套体(2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内轴套(28)的中部同轴设有连接柱(27),所述换挡杆(2)具有外轴套(29),所述外轴套(29)与所述内轴套(28)同轴设置,所述外轴套(29)的直径大于所述内轴套(28)的直径,所述外轴套(29)的一端部开口且固定连接有过渡连接套(213),所述过渡连接套(213)的内侧壁与所述内轴套(28)的外侧壁贴合,所述过渡连接套(213)的下方设有滑移环(214),所述滑移环(214)同轴设于所述内轴套(28)与所述外轴套(29)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挡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套(28)的下端部设有内固定环(210),所述外轴套(29)的内底面设有内固定基体(211),所述内固定环(2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锦玲来银校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银轩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