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铸造锻造用模具的组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7648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铸造锻造用模具的组装结构,包括用于铸造锻造的第一模具和用于模具组装的组装部件,所述组装部件包括多个分别设于第一模具一侧中部的弧形块、设于弧形块一侧的第二模具、多个分别设于第二模具侧面中部的梯形块、设于梯形块一侧中部的异形槽、设于异形槽内的异形块和设于梯形块两侧的转动把手,所述第一模具的两侧中部均设有挤压部件,所述转动把手与第二模具转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模具、弧形块、第二模具、梯形块、异形槽、异形块和转动把手等,具备组装方式简单,能够不借助工具即可完成零件脱模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铸造锻造模具的组装相对麻烦,且进行脱模时需要借助工具的问题。时需要借助工具的问题。时需要借助工具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铸造锻造用模具的组装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铸造锻造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铸造锻造用模具的组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锻造模具是在锻造功工艺中使用的一种模具,通过将一组模具的侧面组制作成铸造零件的外形,再通过将模具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在模具的内部产生塑性变形,再进行冷却脱模,即可得到相应外形的零件,通过锻造模具,能够极大的增加零件的生产效率。
[0003]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铸造锻造模具的组装相对麻烦,且进行脱模时需要借助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铸造锻造用模具的组装结构,具备组装方式简单,能够不借助工具即可完成零件脱模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铸造锻造模具的组装相对麻烦,且进行脱模时需要借助工具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铸造锻造用模具的组装结构,包括用于铸造锻造的第一模具和用于模具组装的组装部件,所述组装部件包括多个分别设于第一模具一侧中部的弧形块、设于弧形块一侧的第二模具、多个分别设于第二模具侧面中部的梯形块、设于梯形块一侧中部的异形槽、设于异形槽内的异形块和设于梯形块两侧的转动把手,所述第一模具的两侧中部均设有挤压部件,所述转动把手与第二模具转动连接,所述异形块与第一模具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弧形块与第二模具插接配合,所述异形块与梯形块插接配合。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挤压部件包括两个分别设于第一模具两侧中部的固定块、设于两个固定块中部的喙形柱、分别设于喙形柱两端中部的限位杆、两个设于限位杆两侧的限位块、设于限位块中部的滑动块和设于滑动块一侧的弹簧,所述喙形柱与转动把手的一侧插接配合,所述限位杆与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与喙形柱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与限位块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与限位杆插接配合。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内部设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弧面上设有螺旋片,所述转动盘与限位块转动连接,所述螺旋片与滑动块滑动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转动把手的两端均设有喙形块,所述第二模具的一侧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喙形块与第二模具转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转动把手的一侧倾斜设置,所述异形块的一侧为弧形。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异形槽的一侧倾斜设置,所述异形块的一端为半圆柱形。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转动盘的弧面上间隔均匀的开设有多个防滑槽。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模具、弧形块、第二模具、梯形块、异形槽、异形块和转动把手,达到了对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之间的快速组装,通过第一模具上的弧形块和异形块与第二模具的一侧以及梯形块之间进行插接,异形槽能够对第一模具的组装方向进行矫正,同时完成插接的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通过第二模具上的转动把手与异形块的上表面进行挤压,从而使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紧密,减少铸造零件表面的粗糙程度。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块、喙形柱、限位杆、限位块、滑动块和弹簧,能够使喙形柱通过限位杆的转动,使喙形柱上凸出的一端对转动把手的一侧进行挤压,从而将转动把手的位置往第一模具的一侧移动,使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的间隙变小,进而增加铸造的零件的表面更加的光滑,当限位杆逐渐转至两个限位块之间时,通过控制滑动块的位置,进而对限位杆的位置进行限制,保证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的连接。
[0015]3、本技术通过设置转动盘和螺旋片,能够使螺旋片在转动盘转动的时候,螺旋片的一侧会与滑动块的一侧进行挤压,通过不断的旋转转动盘,能够将滑动块的位置进行移动,从而控制滑动块与限位杆之间的插接,同时滑动块一侧的弹簧能够对滑动块提供一个水平的力,由于螺旋片的表面是弧形的,滑动块作用在螺旋片上的力会被分散,从而使转动盘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保持静止。
[0016]4、本技术通过设置喙形块和凹槽,能够使转动把手一端的喙形块可以通过凹槽对第一模具的一侧进行挤压,从而使转动旋转把手,能够通过喙形块将第一模具从第二模具上撬开,使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的脱模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快速的脱模。
[0017]5、本技术通过设置转动把手和异形块,能够使转动转动把手时,会使转动把手与异形块之间的接触面积逐渐增大,便于通过喙形柱的旋转,对转动把手的一侧进行挤压。
[0018]6、本技术通过设置异形槽和异形块,能够使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进行插接时,通过两者之间接触面积的逐渐增加,来增加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组装的稳定性。
[0019]7、本技术通过设置防滑槽,能够使转动转动盘时,增加摩擦力,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1的右视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2中A

A处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2中B

B处的剖面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5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6]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2中C

C处的剖面示意图;
[0027]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7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8]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转动盘与螺旋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第一模具;3、弧形块;4、第二模具;5、梯形块;6、异形槽;7、异形块;8、转动把手;10、固定块;11、喙形柱;12、限位杆;13、限位块;14、滑动块;15、弹簧;16、转动盘;17、
螺旋片;18、喙形块;19、凹槽;20、防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32]如图1至图9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铸造锻造用模具的组装结构,包括用于铸造锻造的第一模具1和用于模具组装的组装部件,所述组装部件包括多个分别设于第一模具1一侧中部的弧形块3、设于弧形块3一侧的第二模具4、多个分别设于第二模具4侧面中部的梯形块5、设于梯形块5一侧中部的异形槽6、设于异形槽6内的异形块7和设于梯形块5两侧的转动把手8,所述第一模具1的两侧中部均设有挤压部件,所述转动把手8与第二模具4转动连接,所述异形块7与第一模具1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弧形块3与第二模具4插接配合,所述异形块7与梯形块5插接配合。
[0033]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模具1、弧形块3、第二模具4、梯形块5、异形槽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铸造锻造用模具的组装结构,包括用于铸造锻造的第一模具(1)和用于模具组装的组装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部件包括多个分别设于第一模具(1)一侧中部的弧形块(3)、设于弧形块(3)一侧的第二模具(4)、多个分别设于第二模具(4)侧面中部的梯形块(5)、设于梯形块(5)一侧中部的异形槽(6)、设于异形槽(6)内的异形块(7)和设于梯形块(5)两侧的转动把手(8),所述第一模具(1)的两侧中部均设有挤压部件,所述转动把手(8)与第二模具(4)转动连接,所述异形块(7)与第一模具(1)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弧形块(3)与第二模具(4)插接配合,所述异形块(7)与梯形块(5)插接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铸造锻造用模具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部件包括两个分别设于第一模具(1)两侧中部的固定块(10)、设于两个固定块(10)中部的喙形柱(11)、分别设于喙形柱(11)两端中部的限位杆(12)、两个设于限位杆(12)两侧的限位块(13)、设于限位块(13)中部的滑动块(14)和设于滑动块(14)一侧的弹簧(15),所述喙形柱(11)与转动把手(8)的一侧插接配合,所述限位杆(12)与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菲邸莉莉张凯周颖李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能源重装集团乾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