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钴掺杂二硫化钼空心球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7229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钴掺杂二硫化钼空心球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溶剂中按照Co/Mo摩尔比为0.03~1、S/(Mo+Co)摩尔比为10:1~2:1加入有机钼源、有机钴源和有机硫源,充分混合后,得到溶液或悬浊液;所得溶液或悬浊液于120~200℃热反应4~48小时,经奥斯瓦尔德熟化,得到Co/MoS2空心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易于控制,球状Co/MoS2收率高,产物表面有大量(Co)MoS2纳米片。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Co/MoS2空心球,由于其独特的内部中空结构和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可用于催化、氢的生产和储存,化学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钴掺杂二硫化钼空心球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机纳米材料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钴掺杂二硫化钼(Co/MoS2)空心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原油资源重质化和劣质化加剧以及液体燃料品质标准提高,使得石油资源的清洁生产和高效利用面临重大挑战。MoS2是工业上广泛使用的石油加氢提质催化剂,提高MoS2的加氢活性具有重要意义。而二硫化钼空心球由于其独特的内部中空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高的催化活性等优势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热点。同时,大量研究表明:钴掺杂能显著提高MoS2催化剂的加氢性能(Deepak,F.L.,et al.,ACS Catalysis,2011,1(5),537

543.)。因此,钴掺杂二硫化钼空心球的制备具有重要的价值,但目前钴掺杂二硫化钼空心球的制备仍未见报道。
[0003]二硫化钼空心球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湿法化学合成,尤其是水热或溶剂热方法。中国专利CN108128805A报道了一种水热制备二硫化钼空心球的方法,将表面活性剂、钼源和硫源混合均匀后,加入还原剂水合肼,然后水热反应,得到二硫化钼花状空心球。由于表面活性剂和还原剂的加入,使得除去杂质较为困难。该专利技术存在得到的二硫化钼含有较多杂质的问题。中国专利CN106430310B以钼酸钠、硫脲、尿素为原料,聚醚酰亚胺(PEI)为模板剂,水热反应后,高温焙烧所得沉淀,最终获得空心球状二硫化钼。由于该专利技术需要有氧煅烧,部分二硫化钼可能被氧化。
[0004]Guo等人(Guo,B.,et al.ACS Appl.Mater.Interfaces 2016,8,5517

5525.)将钼酸钠和硫代乙酰胺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随后加入草酸调节溶液pH,所得溶液水热反应后,收集所得黑色沉淀,该黑色沉淀在氩气气氛中于800℃焙烧2小时,即得二硫化钼空心球。该方法所得二硫化钼空心球的内部并非完全空心,且高温焙烧导致空心球大量团聚。Lou等人(Lou,X.,et al.,Angew.Chem.Int.Ed.2016,55,7423

7426)将乙酰丙酮钼和甘油分散于异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190℃溶剂热反应后,制得钼

甘油酸酯(MoG)球状前驱体。然后将该前驱体重分散于乙醇后,加入硫脲作为还原剂,于水和乙醇(V乙醇/V水=3:1)的混合溶液中溶剂热反应,所得样品在Ar/H2混合气氛中2℃/min退火2h,最终得到外径约400nm的空心球状二硫化钼。该方法步骤繁琐,制备量小,不适合大规模制备。综上,二硫化钼空心球的湿法制备通常需要添加模板剂和还原剂,需要进一步焙烧以形成空心球。导致制备步骤繁琐,产物产率低,难以大规模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钴掺杂二硫化钼空心球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以有机钼源、有机钴源和有机硫源为原料,通过斯瓦尔德熟化机制,一步溶剂热制备Co/MoS2空心球。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钴掺杂二硫化钼(Co/MoS2)空心球,该制备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1):向溶剂中按照Co/Mo摩尔比为0.03~1、S/(Mo+Co)摩尔比为10:1~2:1加入有机钼源、有机钴源和有机硫源,充分混合后,得到溶液或悬浊液;
[0008]步骤(2):将溶液或悬浊液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将高压反应釜密封,置于烘箱中进行热反应;
[0009]步骤(3):冷却,分离固体产物,洗涤,干燥,得到纳米钴掺杂二硫化钼空心球。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机钼源为乙酰丙酮钼、异辛酸钼、环烷酸钼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异辛酸钼。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机钴源为乙酰丙酮钴和异辛酸钴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异辛酸钴。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机硫源为L

半胱氨酸、谷胱甘肽和硫脲中的至少一种,优选L

半胱氨酸。
[0013]本专利技术的步骤(1)中,溶液或悬浊液中有机钼源在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0.05~0.30mol/L,优选为0.10~0.25mol/L。
[0014]本专利技术的步骤(1)中,溶液或悬浮液中Co/Mo摩尔比为0.03~1,优选为0.1~0.5;S/(Mo+Co)摩尔比为10:1~2:1,优选为8:1~4:1。
[0015]本专利技术的热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20~200℃,反应时间为4~48小时。
[0016]优选地,热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60~200℃,反应时间为12~24小时。从而保证硫源的充分分解和钼源的还原,使原料得到充分利用。
[0017]本专利技术的溶剂为乙醇、甲醇和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0018]本专利技术的步骤(2)中,高压反应釜中釜体的填充度为40%~70%,优选50%~60%。
[0019]本专利技术的步骤(3)中,干燥温度为60~80℃。
[0020]本专利技术可采用如抽滤、离心等常规的分离手段分离所得产物,将产物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各洗涤三次,采用真空干燥、冷冻干燥或自然晾干等方式干燥,得到黑色粉末状产品,即钴掺杂二硫化钼空心球。
[002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2]本专利技术Co/MoS2空心球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无需添加模板剂,Co/MoS2产物的产率高,产物分离简单,适于大规模生产。本专利技术的有机硫源既是硫化剂也是还原剂,不需额外加入还原剂,避免使用水合肼等危险的还原剂,且减少了杂质的引入量。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球形Co/MoS2表面由大量(Co)MoS2纳米片组成,增加了表面活性位暴露,Co/MoS2的催化性能得到极大提升。此外,本专利技术制得的Co/MoS2空心球,由于其独特的内部中空结构和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可用于催化、氢的生产和储存,化学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23]本专利技术的Co/MoS2空心球的形成可能遵循如图6所示的奥斯瓦尔德熟化机制(Pan,A.,et al.,Angew.Chem.,Int.Ed.2013,52(8).)。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有机硫源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反应过程中既是硫化剂也是还原剂。当有机硫源受热分解后,一部分硫将Mo
6+
还原为Mo
4+
,另一部分硫与有机钼源和有机钴源接触生成硫化钼和硫化钴。而有机溶剂与生成的硫化钼和硫化钴相互作用形成实心球核,通过奥斯瓦尔德熟化,内核全部溶解,最终形成了Co/MoS2空心球。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

7中得到的Co/MoS2空心球的XRD图像;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得到的Co/MoS2空心球的TEM图像;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得到的Co/MoS2空心球的高倍TEM图像;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对比例1得到的Co/MoS2纳米片的TEM图像;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对比例2得到的球状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钴掺杂二硫化钼空心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向溶剂中按照Co/Mo摩尔比为0.03~1、S/(Mo+Co)摩尔比为10:1~2:1加入有机钼源、有机钴源和有机硫源,充分混合后,得到溶液或悬浊液;步骤(2):将溶液或悬浊液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将高压反应釜密封,置于烘箱中进行热反应;步骤(3):冷却,分离固体产物,洗涤,干燥,得到纳米钴掺杂二硫化钼空心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钴掺杂二硫化钼空心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钼源为乙酰丙酮钼、异辛酸钼、环烷酸钼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钴掺杂二硫化钼空心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钴源为乙酰丙酮钴和异辛酸钴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钴掺杂二硫化钼空心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硫源为L

半胱氨酸、谷胱甘肽和硫脲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钴掺杂二硫化钼空心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溶液或悬浊液中有机钼源浓度为0.05~0.30mol/L。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钴掺杂二硫化钼空心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志坚王小平何盛宝马怀军迟克彬王冬娥李梦晨郑安达于宏悦杨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