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下护板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5546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下护板总成,包括下护板本体、检修板以及与下护板本体和检修板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的厚度小于下护板本体的厚度,下护板本体上设置检修口,检修板位于检修口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动机下护板总成,可以解决检修时对其拆卸和装配的便利性,同时在满足对保护轮系和动总的前提下,提高总装检修的便利性和客户满意度的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车辆。辆。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下护板总成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配件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下护板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辆在总装下线后及动态路试后,需要检修动总紧固点是否有未拧紧、漏油等现象。发动机下护板为了保护动总以及流场的需求,设计时通常是全封闭或增加个可拆卸的拆分件再用自攻螺钉固定,故在检修时,需要拆卸发动机下护板或者局部拆卸其拆分件,检修完成后再装配复原,操作便利性有待提高,同时浪费工人工时,造成人员浪费和增加零部件一次性投资成本。
[0003]目前,在已知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8698695U和CN215244684U的专利文献公开的方案中,均是通过拆分件加螺钉紧固关联或整体式发动机下护板局部开大孔实现动总检修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下护板总成,目的是在满足对保护轮系和动总的前提下,提高总装检修的便利性。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发动机下护板总成,包括下护板本体、检修板以及与下护板本体和检修板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的厚度小于下护板本体的厚度,下护板本体上设置检修口,检修板位于检修口处。
[0006]所述连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检修板的厚度。
[0007]所述连接部的长度大于所述检修板的长度,连接部和检修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下护板本体的宽度方向相平行。
[0008]所述下护板本体上设置可旋转且用于使所述检修板保持在关闭状态的紧固件。
[0009]所述紧固件设置多个。
[0010]所述紧固件共设置四个。
[0011]所述下护板本体上设置与副车架连接的副车架安装点,副车架安装点设置两个,所述检修板位于两个副车架安装点之间。
[0012]所述下护板本体上设置轮罩安装点,轮罩安装点设置两个。
[0013]所述下护板本体上设置水箱下横梁安装点,水箱下横梁安装点设置多个。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发动机下护板总成。
[0015]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下护板总成,可以解决检修时对其拆卸和装配的便利性,同时在满足对保护轮系和动总的前提下,提高总装检修的便利性和客户满意度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发动机下护板总成的俯视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发动机下护板总成的仰视图;
[0018]图3是发动机下护板铰链式结构设计示意图;
[0019]图4是紧固件结构设计示意图;
[0020]图5是总装检修时拆卸示意图;
[0021]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下护板本体;2、连接部;3、检修板;4、紧固件;5、副车架安装点;6、轮罩安装点;7、水箱下横梁安装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00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5]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下护板总成,发动机下护板总成的作用是为了保护动力总成,同时还因流场需求,优化整车风阻系数、改善优化整车油耗。发动机下护板总成包括下护板本体1、检修板3以及与下护板本体1和检修板3连接的连接部2,连接部2的厚度小于下护板本体1的厚度,下护板本体1上设置检修口,检修板3位于检修口处。检修板3接近矩形结构,通过在检修需要的位置,发动机下护板三面断开,一面发动机下护板料厚局部弱化,形成“铰链式”连接结构,检修板3可向朝向下护板本体1的下方旋转,在发动下护板三面断开位置,增加可以旋转的紧固件4,形成“门拴式”结构,同时对“门拴式”卡子增加限位,以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自旋转,使其脱落。这种设计结构是在发动下护板自身局部开槽弱化,再增加“门拴式”卡子实现,从而实现减少拆分件、降低零部件一次性投资成本以及在检修时拆卸和安装复原的便利性,还能节约工人工时。
[0026]具体地说,如图1至图5所示,这种结构的发动机下护板总成,不增加拆分件,可以实现在动总检修时,拆卸便利,同时还能节省工时的一种发动机下护板设计结构,此结构可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员工和客户满意度的要求。
[002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车辆在总装下线后以及动态路试后,需要检修动总紧固点是否有未拧紧、漏油等现象。发动机下护板总成为了保护动总以及流场的需求,设计时通常是全封闭或增加个可拆卸的拆分件,故在检修时,需要拆卸发动机下护板或者局部拆卸其拆分件,检修完成后再装配复原,操作便利性有待提高、同时浪费工人工时,造成人员浪费和增加零部件一次性投资成本。
[0028]为了解决在车辆在下线后检测动总,拆卸发动机下护板或拆分件便利性,以及减少拆分件,控制其成本和节约工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发动机下护板自身内部设计优化,不涉及周边件更改和避让的就能实现。
[0029]如图1至图3所示,连接部2的厚度小于检修板3的厚度,连接部2的长度大于检修板3的长度,连接部2和检修板3的长度方向与下护板本体1的宽度方向相平行,下护板本体1的宽度方向与车身的宽度方向相平行,下护板本体1、连接部2和检修板3的厚度方向与连接部2和检修板3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检修口为在下护板本体1上沿板厚方向贯穿设置的通孔,检修板3用于控制检修口的开闭,检修口的位置靠近下护板本体1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检修板3是在连接部2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与连接部2固定连接,连接部2处进行了减薄处理,通过单面料厚弱化后,从而在连接部2与下护板本体1之间连接处达到铰链功能,实现检修板3因自重关系可向下翻转的设计结构,检修板3向下翻转后,可以将检修口打开。
[0030]如图1至图5所示,下护板本体1上设置可旋转且用于使检修板3保持在关闭状态的紧固件4,紧固件4设置多个。下护板本体1上设置让紧固件4嵌入的安装孔,紧固件4的旋转中心线与下护板本体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相垂直。下护板本体1与检修板3之间在三面断开,在最后一面发动机下护板料厚局部弱化,形成“铰链式”连接结构,在发动下护板本体1与检修板3的三面断开位置,增加可以旋转的紧固件4,形成“门拴式”结构。在检修板3将检修口关闭后,紧固件4旋转至阻挡位置,此时紧固件4的下端旋转至检修板3的下方,紧固件4的下端托住检修板3,阻止检修板3向下翻转,使检修口保持关闭状态;当紧固件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发动机下护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护板本体、检修板以及与下护板本体和检修板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的厚度小于下护板本体的厚度,下护板本体上设置检修口,检修板位于检修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下护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检修板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下护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长度大于所述检修板的长度,连接部和检修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下护板本体的宽度方向相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发动机下护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护板本体上设置可旋转且用于使所述检修板保持在关闭状态的紧固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下护板总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小朋冯晓孔令春董亮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