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领域。一种应用于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处理的过滤系统,冷凝器壳体顶部设置有风机,壳体内部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喷淋管、换热盘管、换热填料、过滤单元和集水盘,壳体外部设置有与集水盘相连通的水泵,水泵连接有输水管,输水管延伸至壳体顶部与喷淋管连通,过滤单元包括支架、底部支撑网板、过滤棉板和顶部压框,支架设置有多个,多个支架间隔排布在集水盘上,底部支撑网板安装在呈间隔排布的支架上,过滤棉板通过顶部压框间隔固定于底部支撑网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冷凝器循环水中的水垢等杂质会被过滤棉板截留,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也能防止水中杂质进入循环泵造成泵的损坏,从而降低设备损坏率,提高换热性能。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处理的过滤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蒸发式冷凝器(Evaporative condenser)又叫蒸发冷、冷却(凝)器,是由制冷利用盘管外的喷淋水部分蒸发时吸收盘管内高温气态制冷剂的热量而使管内的制冷剂逐渐由气态被冷却为液态的一种设备,主要由风机、冷凝盘管、换热片、箱体等部件组合而成。蒸发式冷凝器在运行过程中,循环冷却水会不断蒸发浓缩,水质中离子浓度变大,会造成设备结垢腐蚀,影响换热性能。
[0003]申请号为CN202021477581.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水处理的蒸发式冷凝器,包括冷凝器本体,所述冷凝器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冷凝管、水箱、分流管和挡水板,所述分流管的外表面接通有若干个喷嘴,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水箱通过管道接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口接通有电子式水处理器,所述电子式水处理器通过管道与分流管接通,所述冷凝器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扇叶。该专利通过第一过滤网、过滤组件、水箱和侧门等之间的配合,第一过滤网可以将空气中的较大杂物快速过滤下来,过滤组件可以将冷却水中的较大杂物有效过滤下来,同时打开侧门可以取出过滤组件进行及时清洗,但是其结构复杂,所采用设备较多,从而增加了设备的维护成本,另外当需要清洗过滤组件时,需要将过滤网整体取出,其应用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蒸发式冷凝器内部设备结垢腐蚀,影响换热性能以及现有带水处理的冷凝器结构复杂、维护成本高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处理的过滤系统,冷凝器内循环水中的水垢等杂质会被过滤棉板截留,从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也能防止水中杂质进入循环泵造成泵的损坏,能够降低设备损坏率,提高换热性能,整体结构简单灵活,能够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0005]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处理的过滤系统,所述冷凝器壳体顶部设置有风机,壳体内部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喷淋管、换热盘管、换热填料、过滤单元和集水盘,所述壳体外部设置有与集水盘相连通的水泵,水泵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延伸至壳体顶部与喷淋管连通,所述过滤单元包括支架、底部支撑网板、过滤棉板和顶部压框,所述支架设置有多个,多个支架间隔排布在集水盘上,所述底部支撑网板安装在呈间隔排布的支架上,所述过滤棉板通过顶部压框间隔设置于底部支撑网板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相连通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风机设置于上壳体的顶部,所述喷淋管和换热盘管依次设置于上壳体的内部,所述换热填料、过滤单元和集水盘依次设置于下壳体的内部。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棉板的截面形状为蜂巢状。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棉板为活性炭过滤棉板。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棉板的厚度为3cm。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棉板每平方米的重量为0.5kg。
[0011]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支撑网板为4mm厚的网孔板,网孔板的孔径为8mm, 网孔板的开孔面积为70%以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多个喷嘴。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从蒸发式冷凝器顶部喷洒下来的循环冷却水,经过换热盘管吸收热量后会落在PVC换热填料上,在换热填料表面形成水膜流至下面的过滤棉板上,循环水中的水垢等杂质会在此被截留,从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也能防止水中杂质进入循环泵造成泵的损坏,从而降低设备损坏率,提高换热性能,整体过滤装置结构简单灵活,能够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0015](2)本技术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整个过程依靠循环水自身重力下落至过滤棉板上进行过滤,不需额外使用动力,当需要清洗或更换过滤棉板时,只要将顶部压框抬起即可将过滤棉板取出,过滤棉板清洗后可重复利用,可以有效提高冷却水水质,减少补水量,延长设备使用周期。
[0016](3)本技术采用活性炭过滤棉板,透水性好,采用蜂巢性过滤设计,内部布满极细微孔,透水性更强,可以有效截留循环冷却水的颗粒杂质,同时对于冷却水中的微小杂质也有很好的吸附作用,顶部压框主要将过滤棉固定,防止其移动,多个支架主要对上面的过滤棉板起到支撑固定作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
[0018]图2为本技术过滤单元的结构图。
[0019]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风机,4.喷淋管,5.换热盘管,6.换热填料,7.支架,8.底部支撑网板,9.活性炭过滤棉板,10.顶部压框,11.集水盘,12.水泵,13.输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
[0021]如图1所示的一种应用于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处理的过滤系统,冷凝器壳体包括相连通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壳体1顶部设置有风机3,上壳体1内部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喷淋管4和换热盘管5,下壳体2内部自上而下设置有换热填料6、过滤单元和集水盘11,壳体外部设置有与集水盘11相连通的水泵12,水泵12连接有输水管13,输水管13延伸至上壳体1内部与喷淋管4连通,喷淋管4上设置有多个喷嘴,过滤单元包括支架7、底部支撑网板8、活性炭过滤棉板9和顶部压框10,支架7设置有多个,每个支架7设置有三条支腿,多个支架7间隔排布在集水盘11上,底部支撑网板8安装在呈间隔排布的支架7上,多个支架7主要对上面的过滤棉板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底部支撑网板8为4mm厚的网孔板,网孔板的孔径为
8mm,网孔板的开孔面积在70%以上,活性炭过滤棉板9通过顶部压框10间隔设置于底部支撑网板8上,活性炭过滤棉板9和顶部压框10均为矩形结构,顶部压框10主要起到防止过滤棉板移动的作用,活性炭过滤棉板7的截面形状为蜂巢状,采用蜂巢性过滤设计,内部布满极细微孔,透水性更强强,可以有效截留循环冷却水的颗粒杂质,同时对于冷却水中的微小杂质也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其厚度为3cm,每平方米的重量为0.5kg。
[0022]本技术在使用时,从蒸发式冷凝器顶部喷洒下来的循环冷却水,经过换热盘管5吸收热量后会落在PVC换热填料6上,在换热填料6表面形成水膜流至下面的过滤棉板上,循环水中的水垢等杂质会在此被截留,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也防止水中杂质进入循环水泵12造成泵的损坏,整个过程依靠循环水自身重力下落至过滤棉板上进行过滤,不额外使用动力,当需要清洗或更换过滤棉板时,只要将顶部压框10抬起即可将过滤棉板取出,过滤棉板清洗后重复利用,从而有效提高冷却水水质,减少补水量,延长设备使用周期,整体过滤装置结构简单灵活,能够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0023]以上内容是结合优选技术方案对本技术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处理的过滤系统一种应用于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处理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壳体顶部设置有风机,壳体内部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喷淋管、换热盘管、换热填料、过滤单元和集水盘,所述壳体外部设置有与集水盘相连通的水泵,水泵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延伸至壳体顶部与喷淋管连通,所述过滤单元包括支架、底部支撑网板、过滤棉板和顶部压框,所述支架设置有多个,多个支架间隔排布在集水盘上,所述底部支撑网板安装在呈间隔排布的支架上,所述过滤棉板通过顶部压框间隔设置于底部支撑网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处理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连通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风机设置于上壳体的顶部,所述喷淋管和换热盘管依次设置于上壳体的内部,所述换热填料、过滤单元和集水盘依次设置于下壳体的内部。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晗,张栋俊,李慧,
申请(专利权)人:BAC大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