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足机器人的主动侦测防碰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1443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足机器人的主动侦测防碰撞装置,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上端部设置有雷达,所述机器人本体的表面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固定安装有相机一和相机二,所述容纳槽内安装有可拆卸的封盖,所述封盖的表面开设有贯穿封盖的两个槽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该机器人采用了相机一和相机二进行前方障碍物识别,同时,搭配的雷达也可以补充探测周围所有方向的障碍物,这些数据由该机器人的软件系统进行判定,并控制该机器人做出响应动作,比如减速,更换路线等避让动作,相机一的型号为D435,相机二的型号为T256,通过设置有缓冲结构,缓冲板受到作用力,缓冲板为橡胶材质,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的缓冲作用。的缓冲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足机器人的主动侦测防碰撞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多足机器人的主动侦测防碰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器人(Robot)是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机器人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基本特征,可以辅助甚至替代人类完成危险、繁重、复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服务人类生活,扩大或延伸人的活动及能力范围,随着人们对机器人技术智能化本质认识的加深,机器人技术开始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渗透。结合这些领域的应用特点,人们发展了各式各样的具有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能力的特种机器人和各种智能机器人。现在虽然还没有一个严格而准确的机器人定义,但是我们希望对机器人的本质做些把握: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的工作。它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在工业、医学、农业、服务业、建筑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有重要用途。
[0003]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障碍物检测不够准确,且缺乏对机器人的保护,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足机器人的主动侦测防碰撞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多足机器人的主动侦测防碰撞装置,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上端部设置有雷达,所述机器人本体的表面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固定安装有相机一和相机二,所述容纳槽内安装有可拆卸的封盖,所述封盖的表面开设有贯穿封盖的两个槽孔,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底端安装有支撑腿,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上下两端部均设置有缓冲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腿分别安装在机器人本体底端的四个角。
[0008]优选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固定杆、挡板、圆杆和缓冲板,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机器人本体的端部,所述固定杆为L形状。
[0009]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圆杆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圆杆活动插接在插槽内。
[0010]所述圆杆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缓冲弹簧,所述固定杆通过缓冲弹簧与挡板固定连接。
[0011]所述缓冲板固定连接在挡板的端部。
[0012]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13]其一,该机器人采用了相机一和相机二进行前方障碍物识别,同时,搭配的雷达也可以补充探测周围所有方向的障碍物,这些数据由该机器人的软件系统进行判定,并控制该机器人做出响应动作,比如减速,更换路线等避让动作,相机一的型号为D435,相机二的型号为T256。
[0014]其二,通过设置有缓冲结构,缓冲板受到作用力,缓冲板为橡胶材质,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挡板受力,使得圆杆进行移动,圆杆会在插槽内滑动,通过圆杆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缓冲弹簧,挡板移动会对缓冲弹簧施加压力,使其受力压缩,利用缓冲弹簧的弹性作用,起到了一定的缓冲效果,防止该机器人的前端与物体发生碰撞造成损坏,对该机器人起到了保护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机器人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机器人本体;11、容纳槽;12、封盖;13、槽孔;2、支撑腿; 3、雷达;4、相机一;41、相机二;5、固定杆;51、插槽;6、挡板;7、圆杆;71、缓冲弹簧;8、缓冲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2]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0023]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多足机器人的主动侦测防碰撞装置,包括机器人本体1,机器人本体1的上端部设置有雷达3,机器人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容纳槽11,容纳槽11内固定安装有相机一4和相机二41,容纳槽11 内安装有可拆卸的封盖12,封盖12的表面开设有贯穿封盖12的两个槽孔13,机器人本体1的底端安装有支撑腿2,机器人本体1的上下两端部均设置有缓冲结构,支撑腿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腿2分别安装在机器人本体1底端的四个角,该机器人采用了相机一4和相机二41进行前方障碍物识别,同时,搭配的雷达3也可以补充探测周围所有方向的障碍物,这些数据由该机器人的软件系统进行判定,并控制该机器人做出响应动作,比如减速,更换路线等避让动作,相机一4的型号为D435,相机二41的型号为T256,缓冲结构包括固定杆5、挡板6、圆杆7和缓冲板8,固定杆5固定连接机器人本体1的端部,固定杆5为L形状,固定杆5的表面开设有插槽51,圆杆7与挡板6固定连接,圆杆7活动插接在插槽51内,,通过设置有缓冲结构,缓冲板8受到作用力,缓冲板8为橡胶材质,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挡板6受力,使得圆杆7 进行移动,圆杆7会在插槽51内滑动,通过圆杆7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缓冲弹簧71,挡板6移动会对缓冲弹簧71施加压力,使其受力压缩,利
用缓冲弹簧 71的弹性作用,起到了一定的缓冲效果,防止该机器人的前端与物体发生碰撞造成损坏,对该机器人起到了保护保护作用,圆杆7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缓冲弹簧71,固定杆5通过缓冲弹簧71与挡板6固定连接,缓冲板8固定连接在挡板6的端部。
[0024]在使用时,该机器人采用了相机一4和相机二41进行前方障碍物识别,同时,搭配的雷达3也可以补充探测周围所有方向的障碍物,这些数据由该机器人的软件系统进行判定,并控制该机器人做出响应动作,比如减速,更换路线等避让动作,相机一4的型号为D435,相机二41的型号为T256,通过设置有缓冲结构,缓冲板8受到作用力,缓冲板8为橡胶材质,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挡板6受力,使得圆杆7进行移动,圆杆7会在插槽51内滑动,通过圆杆7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缓冲弹簧71,挡板6移动会对缓冲弹簧71施加压力,使其受力压缩,利用缓冲弹簧71的弹性作用,起到了一定的缓冲效果,防止该机器人的前端与物体发生碰撞造成损坏,对该机器人起到了保护保护作用。
[0025]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技术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技术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足机器人的主动侦测防碰撞装置,包括机器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上端部设置有雷达(3),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容纳槽(11),所述容纳槽(11)内固定安装有相机一(4)和相机二(41),所述容纳槽(11)内安装有可拆卸的封盖(12),所述封盖(12)的表面开设有贯穿封盖(12)的两个槽孔(13),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底端安装有支撑腿(2);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上下两端部均设置有缓冲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足机器人的主动侦测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腿(2)分别安装在机器人本体(1)底端的四个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足机器人的主动侦测防碰撞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俊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朵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