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编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094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料编组装置,物料编组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待取平台以及拨料机构。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元件、以及驱动输送元件移动的第一动力驱动组件,输送元件上用于放置物料并带动物料输送到下料位置。工作时,大量物料依次放置于输送元件上,在第一动力驱动组件驱动下,经输送元件带动向外输出,当输送到下料位置时,第一动力驱动组件停止,启动拨料机构,拨料机构便能将位于输送元件上方的至少两个物料推动到待取平台上形成一列,采取类似方法继续将输送元件上的物料推动到待取平台上,使得能在待取平台上形成至少两列物料,这样便能通过机械夹爪将待取平台上至少两列物料集中搬走,从而能提高自动化程度,工作效率较高。工作效率较高。工作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料编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物料包装
,特别是涉及物料编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产能力的逐步提高,物料,包括但不限于为瓶子、罐子、盒子等等产品,其生产逐步地半自动化或自动化,生产效率越来越高。通常地,物料在例如生产加工和/或组装作业完毕后,还会例如逐一地在物料的外壁上进行贴标作业或各种外观检测等等处理,物料处理完毕后,顺势地向外输送,向外输出的物料由工作人员进行手动整理编排后封箱,或通过机械设备逐一地抓取物料并整理后进行封箱。然而,通过工作人员手动整理编排物料的方式,物料的编排整理效率主要依赖于工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工作效率较低,人力成本较高。采用机械设备逐一地抓取物料的方式,工作效率仍然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物料编组装置,它能够提高自动化程度,工作效率较高。
[0004]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物料编组装置,所述物料编组装置包括:
[0005]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元件、以及驱动所述输送元件移动的第一动力驱动组件,所述输送元件上用于放置物料并带动所述物料输送到下料位置;
[0006]待取平台,所述待取平台对应地设置于所述下料位置,并位于所述输送元件的侧部;以及
[0007]拨料机构,所述拨料机构包括沿着所述输送元件的输送方向延伸设置并位于所述输送机构与所述待取平台上方的拨料臂、以及与所述拨料臂相连的第二动力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动力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拨料臂运动,以将处于所述下料位置的至少两个物料推动到所述待取平台上。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取平台为两个,两个所述待取平台分别位于所述输送元件的两个相对侧部,所述第二动力驱动组件能驱动所述拨料臂将所述输送元件的物料移动到任一个所述待取平台上。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料编组装置还包括扶持机构;所述扶持机构包括沿着所述输送元件的输送方向延伸设置并位于所述待取平台上方的扶持臂、以及与所述扶持臂相连的第三动力驱动组件;所述扶持臂与所述拨料臂相对间隔设置,所述扶持臂与所述拨料臂分别用于与所述物料的相对两个侧面抵接,所述第三动力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扶持臂运动,以将处于所述下料位置的至少两个物料推动到所述待取平台上。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拨料臂的长度可调;所述扶持臂的长度可调。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拨料臂和/或所述扶持臂用于与所述物料接触的部位设置有耐磨件。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料编组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第二动力驱动组件与
所述第三动力驱动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与所述输送机构上靠近于所述下料位置的一端相邻设置;所述第二动力驱动组件、所述第三动力驱动组件均包括电机带轮驱动机构、电机丝杆驱动机构、电机齿轮驱动机构、气缸驱动机构或液压缸驱动机构。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料编组装置还包括前挡料件、第一挡料机构与第二挡料机构;所述前挡料件设置于所述待取平台上并位于所述输送元件的上方,所述前挡料件用于与所述下料位置处的所述物料抵接限位,以阻挡所述下料位置处的所述物料沿所述输送方向移动离开;
[0014]所述第一挡料机构包括后挡料件以及与所述后挡料件相连的第四动力驱动组件,所述第四动力驱动组件能驱动所述后挡料件移动到第一挡料位置与第一放行位置,当所述后挡料件移动到所述第一挡料位置时,所述后挡料件能阻挡所述下料位置以外区域的所述物料移动进入到所述下料位置;
[0015]所述第二挡料机构包括侧挡料件以及与所述侧挡料件相连的第五动力驱动组件,所述第五动力驱动组件能驱动所述侧挡料件移动到第二挡料位置与第二放行位置,当所述侧挡料件移动到所述第二挡料位置时,所述侧挡料件能阻挡所述下料位置的所述物料进入到所述待取平台上。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料编组装置还包括光耦感应组件;所述光耦感应组件设置于所述待取平台上,所述光耦感应组件用于感应所述待取平台上的物料。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料编组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待取平台上的安装架;所述光耦感应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光耦感应组件沿着所述拨料机构的推料方向依次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耦感应组件在沿着所述拨料机构的推料方向上位置可调。
[0019]上述的物料编组装置,工作时,大量物料依次放置于输送元件上,在第一动力驱动组件驱动下,经输送元件带动向外输出,当输送到下料位置时,第一动力驱动组件停止,启动拨料机构,拨料机构便能将位于输送元件上方的至少两个物料推动到待取平台上形成一列,采取类似方法继续将输送元件上的物料推动到待取平台上,使得能在待取平台上形成至少两列物料,这样便能通过机械夹爪将待取平台上至少两列物料集中搬走,从而能提高自动化程度,工作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物料编组装置的其中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物料编组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5]10、输送机构;11、输送元件;12、下料位置;13、支架;20、待取平台;30、拨料机构;31、拨料臂;311、第一主体臂;312、第一加长臂;32、第二动力驱动组件;40、扶持机构;41、扶持臂;411、第二主体臂;412、第二加长臂;42、第三动力驱动组件;50、机架;60、前挡料件;70、第一挡料机构;71、后挡料件;72、第四动力驱动组件;80、第二挡料机构;81、侧挡料件;82、第五动力驱动组件;91、光耦感应组件;92、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7]参阅图1与图2,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物料编组装置的其中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料编组装置,物料编组装置包括输送机构10、待取平台20以及拨料机构30。输送机构10包括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编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编组装置包括: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元件、以及驱动所述输送元件移动的第一动力驱动组件,所述输送元件上用于放置物料并带动所述物料输送到下料位置;待取平台,所述待取平台对应地设置于所述下料位置,并位于所述输送元件的侧部;以及拨料机构,所述拨料机构包括沿着所述输送元件的输送方向延伸设置并位于所述输送机构与所述待取平台上方的拨料臂、以及与所述拨料臂相连的第二动力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动力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拨料臂运动,以将处于所述下料位置的至少两个物料推动到所述待取平台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编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取平台为两个,两个所述待取平台分别位于所述输送元件的两个相对侧部,所述第二动力驱动组件能驱动所述拨料臂将所述输送元件的物料移动到任一个所述待取平台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编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编组装置还包括扶持机构;所述扶持机构包括沿着所述输送元件的输送方向延伸设置并位于所述待取平台上方的扶持臂、以及与所述扶持臂相连的第三动力驱动组件;所述扶持臂与所述拨料臂相对间隔设置,所述扶持臂与所述拨料臂分别用于与所述物料的相对两个侧面抵接,所述第三动力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扶持臂运动,以将处于所述下料位置的至少两个物料推动到所述待取平台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编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臂的长度可调;所述扶持臂的长度可调。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编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臂和/或所述扶持臂用于与所述物料接触的部位设置有耐磨件。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编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编组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第二动力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三动力驱动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平严洁波何昆欧阳维斌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赛康尼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