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钢支撑连接成体系后可传递圈梁或墙体压力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087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使钢支撑连接成体系后可传递圈梁或墙体压力的结构,所述钢支撑至少一个连接端与被支撑梁垂直;所述钢支撑通过转接头形成一个整体;所述转接头包括一对把合块,所述把合块的两侧设置连接凸沿,连接凸沿上设置通孔;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将两个把合块连接成一个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内侧圆周的长度小于被把合的钢支撑的外圆的周长;所述凸沿上设置拉力肋板;所述拉力肋板固定在凸沿及把合块的外侧;所述把合块固定有支板;钢支撑的两端也设置支板,转接头通过支板与另一段钢支撑的支板连接成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圈梁或墙体的压力会通过钢支撑传递至对侧,避免了失稳;转接头的结构合理,能够很好地传递力并且结构简单。且结构简单。且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钢支撑连接成体系后可传递圈梁或墙体压力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水平钢支撑之间连接的构件,形成钢支撑体系后可承载传递圈梁或墙体或支挡墙体侧壁土压力的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
,在基坑的最上端需要设置圈梁或墙体,圈梁或墙体之间需要通过钢支撑来进行连接,以抵消圈梁或墙体或墙体的水平方向上的变形。现有技术仅仅是通过水平方向相互垂直的钢支撑与圈梁或墙体或墙体连接,有时候钢支撑与梁之间的夹角并不是直角,这时候必然会产生横向的分力,该分力会造成失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钢支撑连接成体系后可传递圈梁或墙体压力的结构,所述钢支撑至少一个连接端与被支撑梁垂直;所述钢支撑通过转接头形成一个整体;所述转接头包括一对把合块,所述把合块的两侧设置连接凸沿,连接凸沿上设置通孔;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将两个把合块连接成一个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内侧圆周的长度小于被把合的钢支撑的外圆的周长;所述凸沿上设置拉力肋板;所述拉力肋板固定在凸沿及把合块的外侧;所述把合块固定有支板;
[0004]钢支撑的两端也设置支板,转接头通过支板与另一段钢支撑的支板连接成一体。
[0005]端部的钢支撑的支板通过连接座与圈梁或墙体抵接,所述连接座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与所述支板通过螺栓连接,连接板靠近被支撑梁的一侧设置平行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连接板垂直,支撑板的长度与连接板与被支撑梁的距离相等以保证支撑板抵接在被支撑梁的外侧;支撑板的下部设置凸起结构将圈梁的底部托起。
[0006]所述支板为多个,设置在把合块的外侧。
[0007]所述通孔为多个。
[0008]本技术的优点是:受力合理,圈梁的压力会通过与之垂直的钢支撑传递至对侧,避免了失稳;转接头的结构合理,能够很好地传递力并且结构简单,多个钢支撑形成一体后强度好。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不同形式的转接头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钢支撑与圈梁的连接示意图;
[0013]图5为支撑板与圈梁的纵向支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技术,图1所示,为某基坑的圈梁1和钢支撑的俯视图,现有技术的连接方式如虚线所画的钢支撑23,仅仅是将钢支撑两端与圈梁或墙体连接;由于两侧的圈梁或墙体不是平行的,而是成一定角度,这种情况下钢支撑必然会产生横向的分力,该分力会造成失稳。
[001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钢支撑2包括横向的钢支撑21和纵向的钢支撑22,横向钢支撑连接两侧的圈梁或墙体,横向钢支撑21至少一个连接端与被支撑梁垂直,如图1的A点;
[0016]如图2、图3所示,所述钢支撑2通过转接头3形成一个整体;所述转接头包括一对把合块31,所述把合块的两侧设置连接凸沿32,连接凸沿上设置通孔33;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将两个把合块连接成一个圆柱体(图中没有画螺栓);所述圆柱体的内侧圆周的长度小于被把合的钢支撑的外圆的周长,这样才能紧紧箍住被把合的钢支撑;为防止凸沿发生折弯,所述凸沿上设置拉力肋板34;所述拉力肋板固定在凸沿32及把合块31的外侧;所述把合块固定有支板35,钢支撑的两端也设置支板35,转接头通过支板35与另一段钢支撑的支板连接成一体。
[0017]如图4所示,端部的钢支撑2的支板通过连接座4与圈梁或墙体1抵接,所述连接座4包括连接板41,连接板与所述支板通过螺栓连接,连接板靠近被支撑梁1的一侧设置平行的支撑板42,所述支撑板42与连接板41垂直,支撑板的长度与连接板与被支撑梁的距离相等以保证支撑板抵接在被支撑梁的外侧。
[0018]如图5所示,支撑板42的下部设置凸起结构43,可以将圈梁1的底部托起。
[0019]当一段钢支撑与多个钢支撑同时连接时,所述支板为多个,设置在把合块的外侧;
[0020]所述把合块之间的通孔为多个,每个均设置螺栓连接。
[0021]图1中的圈梁也可以是墙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钢支撑连接成体系后可传递圈梁或墙体压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支撑至少一个连接端与被支撑梁垂直;所述钢支撑通过转接头形成一个整体;所述转接头包括一对把合块,所述把合块的两侧设置连接凸沿,连接凸沿上设置通孔;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将两个把合块连接成一个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内侧圆周的长度小于被把合的钢支撑的外圆的周长;所述凸沿上设置拉力肋板;所述拉力肋板固定在凸沿及把合块的外侧;所述把合块固定有支板;钢支撑的两端也设置支板,转接头通过支板与另一段钢支撑的支板连接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钢支撑连接成体系后可传递圈梁或墙体压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宁陈立敏屈林永辛全明戴武奎张本壮解广成朱光宇王颖崔洋孙海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东设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