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土撑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0532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桩土撑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解决了目前软土基坑支护体系存在施工速度慢、对于基坑周围的上层土壤的位移控制能力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竖向插设在基坑周围土壤内的内排围护桩,内排围护桩外围的土壤内插设有一圈的外排围护桩;内排围护桩的桩柱之间的间隙内设有倾斜向下延伸的斜撑孔;内排围护桩和外排围护桩之间的土层设有竖向的井孔,井孔的下端延伸至斜撑孔的下方,且井孔的中部与斜撑孔交叉且相互连通,井孔内插设有封井管,封井管的下端开口,且封井管位于斜撑孔的上方;斜撑孔内插设有斜撑钢管,斜撑钢管的上端与外排围护桩的上部固定连接,斜撑钢管的上部开设有与井孔连通的槽孔,封井管的下端位于斜撑钢管的上方。于斜撑钢管的上方。于斜撑钢管的上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桩土撑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是指桩土撑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开发,建筑基坑工程正在朝着深、大方向发展,基坑工程复杂程度也日益增加。为了保证基坑安全并节约工程成本和缩短工期,越来越多的基坑支护方式被提出和应用。关于基坑支护体系的理论研究、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0003]目前,软土基坑支护体系一般采用重力式围护墙或桩+坑内水平支撑以及桩+钢管前撑的结构形式。重力式围护墙支护体系一般坑内无内支撑,可以进行快速挖土,但是对于基坑周围的上层土壤的位移控制能力较差,容易产生水土流失以及滑坡现象;桩+坑内水平支撑以及桩+钢管前撑的支护体系虽然对基坑周围的上层土壤的位移控制能力较强,但是由于基坑内有支撑,又会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目前软土基坑支护体系存在施工速度慢、对于基坑周围的上层土壤的位移控制能力较差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桩土撑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桩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桩土撑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插设在基坑(5)周围土壤内的内排围护桩(1),内排围护桩(1)外围的土壤内插设有一圈的外排围护桩(2),内排围护桩(1)和外排围护桩(2)之间存有间隙;内排围护桩(1)的桩柱之间的间隙内设有倾斜向下延伸的斜撑孔(8),斜撑孔(8)的下端穿过外排围护桩(2)桩柱之间的间隙并延伸至基坑(5)的下方;内排围护桩(1)和外排围护桩(2)之间的土层设有竖向的井孔(9),井孔(9)的下端延伸至斜撑孔(8)的下方,且井孔(9)的下端低于基坑(5)的底面,井孔(9)的中部与斜撑孔(8)交叉且相互连通,井孔(9)内插设有封井管(13),封井管(13)的下端开口,且封井管(13)的下端位于斜撑孔(8)的上方,封井管(13)的上端与地面平齐;斜撑孔(8)内插设有斜撑钢管(11),斜撑钢管(11)的上端与外排围护桩(2)的上部固定连接,斜撑钢管(11)的上部开设有与井孔(9)连通的槽孔(1101),封井管(13)的下端位于斜撑钢管(11)的上方;斜撑钢管(11)内插设有注浆管(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土撑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吸水管(10)的内侧壁上固定用以过滤砂土的滤网构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桩土撑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滤网构件包括固定设在吸水管(10)内侧壁上的过滤网I(1002)和固定设在过滤网I(1002)的内侧的过滤网II(1003),过滤网II(1003)的孔径小于过滤网I(1002)的孔径。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桩土撑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斜撑钢管(11)的内部固定设有密封挡板,密封挡板位于井孔(9)的斜下方,密封挡板用于阻挡地下水沿斜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宗辉徐亮王帆郑垒郝赵坤贾小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