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基取代双环类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90558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胺基取代双环类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SOS1抑制剂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化合物对SOS1具有很好的选择性抑制作用且具有更好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性能和更低的毒副作用。药代动力学性能和更低的毒副作用。药代动力学性能和更低的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胺基取代双环类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胺基取代双环类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肺癌是人类癌症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按照细胞类型肺癌可以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中NSCLC占所有肺癌患者的85%。据统计2016年全球NSCLC的市场约为209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占据一半,其次是日本、德国和中国。从现有趋势来看,非小细胞肺癌市场保持着持续增长,预计2023年全球市场将达到540亿美元(Nature,2018;553(7689):446

454)。
[0003]目前NSCLC的主要治疗用药分为化疗药物、分子靶向药物以及肿瘤免疫疗法等。其中化疗药物主要包括吉西他滨、紫杉醇以及铂类药物等,但是这类药物普遍具有选择性差、毒性大从而导致比较强烈的毒副作用。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因其选择性较高、毒副作用相对较小,能够实现精准治疗等明显优势从而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现有的NSCLC分子靶向药物包括EGFR抑制剂(如Afatinib、G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晶型、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溶剂合物或前药:式中,环A和环B各自独立地为5

7元环,且环A或环B中至少有一个环原子为杂原子;R1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下组基团:C3‑
C
18
环烷基、4

20元杂环基、C6‑
C
14
芳基、5

14元杂芳基;R2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下组基团: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或4

6元杂环基;R和R'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下组:氢、氘、卤素、氰基、氧代基、

(CH2)
m
R8、

(CH2)
m
(CH=CH)R8、

(CH2)
m
(C≡C)R8、

(CH2)
m
O(CH2)
p
R8、

(CH2)
m
SR8、

(CH2)
m
COR8、

(CH2)
m
C(O)OR8、

(CH2)
m
S(O)
q
R8、

(CH2)
m
NR8R9、

(CH2)
m
C(O)NR8R9、

(CH2)
m
NR8C(O)R9、

(CH2)
m
NR8C(O)NR9R
10


(CH2)
m
S(O)
q
NR8R9、

(CH2)
m
NR8S(O)
q
R9、

(CH2)
m
NR8S(O)
q
NR9R
10
,其中,CH2中的H可以任选地被取代;R8、R9和R
10
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下组基团:氢、C1‑
C
18
烷基、C3‑
C
20
环烷基、4

20元杂环基、R
11

(C3‑
C
20
亚环烷基C1‑
C
18
亚烷基)

、R
11

(4

20元亚杂环烷基C1‑
C
18
亚烷基)



(C3‑
C
20
亚环烷基C1‑
C
18
亚烷基)

R
11


(4

20元亚杂环烷基C1‑
C
18
亚烷基)

R
11
;或者在

(CH2)
m
NR8R9、

(CH2)
m
C(O)NR8R9、

(CH2)
m
S(O)
q
NR8R9中,R8和R9与其相邻的N原子环合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4

8元杂环基;或者在

(CH2)
m
NR8C(O)R9、

(CH2)
m
NR8C(O)NR9R
10


(CH2)
m
NR8S(O)
q
R9、

(CH2)
m
NR8S(O)
q
NR9R
10
中,R8和R9与其相邻的N原子环合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4

8元杂环基,或者R8和R
10
与其相邻的原子环合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4

8元杂环基;R
11
选自:氢、氘、C1‑
C
18
烷基、氘代C1‑
C
18
烷基、卤代C1‑
C
18
烷基、卤代C1‑
C
18
烷基羟基、C3‑
C
20
环烷基、C1‑
C
18
烷氧基、氘代C1‑
C
18
烷氧基、卤代C1‑
C
18
烷氧基、C3‑
C
20
环烷基氧基、C6‑
C
14
芳基、5

14元杂芳基、4

20元杂环基、C6‑
C
14
芳基氧基、5

14元杂芳基氧基、4

20元杂环基氧基、卤素、氧代基、硝基、羟基、氰基、酯基、胺基、酰胺基、磺酰胺基或脲基;其中,上述取代是指被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基团取代:氢、氘、C1‑
C
18
烷基、氘代C1‑
C
18
烷基、卤代C1‑
C
18
烷基、卤代C1‑
C
18
烷基羟基、C3‑
C
20
环烷基、C1‑
C
18
烷氧基、氘代C1‑
C
18
烷氧基、卤代C1‑
C
18
烷氧基、C3‑
C
20
环烷基氧基、C6‑
C
14
芳基、5

14元杂芳基、4

20元杂环基、C6‑
C
14
芳基氧基、5

14元杂芳基氧基、4

20元杂环基氧基、卤素、氧代基、硝基、羟基、氰基、酯基、胺基、酰胺基、磺酰胺基或脲基;m为0、1、2、3、4、5或6;p为0、1、2、3、4、5或6;q为1或2;u为0、1、2或3;
t为0、1、2、3或4;限定条件是:部分不为部分不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晶型、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溶剂合物或前药,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式中,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单键或双键;R1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下组基团:C3‑
C
18
环烷基、4

20元杂环基、C6‑
C
14
芳基、5

14元杂芳基;R2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下组基团: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或4

6元杂环基;X1、X2、X3、X4、X5、X6、X7、X8和X9各自独立地选自:C、CR3、CO、N、NR4、SO2或CR3R5;其中,X1、X2、X3、X4、X5、X6、X7、X8和X9中至少有一个含有杂原子;R3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下组:氢、氘、卤素、氰基、

(CH2)
m
R8、

(CH2)
m
(CH=CH)R8、

(CH2)
m
(C≡C)R8、

(CH2)
m
O(CH2)
p
R8、

(CH2)
m
SR8、

(CH2)
m
COR8、

(CH2)
m
C(O)OR8、

(CH2)
m
S(O)
q
R8、

(CH2)
m
NR8R9、

(CH2)
m
C(O)NR8R9、

(CH2)
m
NR8C(O)R9、

(CH2)
m
NR8C(O)NR9R
10


(CH2)
m
S(O)
q
NR8R9、

(CH2)
m
NR8S(O)
q
R9、

(CH2)
m
NR8S(O)
q
NR9R
10
,其中,CH2中的H可以任选地被取代;R5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下组:氢、氘、卤素、氰基、

(CH2)
m
R8、

(CH2)
m
(CH=CH)R8、

(CH2)
m
(C≡C)R8、

(CH2)
m
O(CH2)
p
R8、

(CH2)
m
SR8、

(CH2)
m
COR8、

(CH2)
m
C(O)OR8、

(CH2)
m
S(O)
q
R8、

(CH2)
m
NR8R9、

(CH2)
m
C(O)NR8R9、

(CH2)
m
NR8C(O)R9、

(CH2)
m
NR8C(O)NR9R
10


(CH2)
m
S(O)
q
NR8R9、

(CH2)
m
NR8S(O)
q
R9、

(CH2)
m
NR8S(O)
q
NR9R
10
,其中,CH2中的H可以任选地被取代;R4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下组:氢、氘、

(CH2)
m
R8、

(CH2)
m
(CH=CH)R8、

(CH2)
m
(C≡C)R8、

(CH2)
m
O(CH2)
p
R8、

(CH2)
m
SR8、

(CH2)
m
COR8、

(CH2)
m
C(O)OR8、

(CH2)
m
S(O)
q
R8、

(CH2)
m
NR8R9、

(CH2)
m
C(O)NR8R9、

(CH2)
m
NR8C(O)R9、

(CH2)
m
NR8C(O)NR9R
10


(CH2)
m
S(O)
q
NR8R9、

(CH2)
m
NR8S(O)
q
R9、

(CH2)
m
NR8S(O)
q
NR9R
10
,其中,CH2中的H可以任选地被取代;R8、R9和R
10
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下组基团:氢、C1‑
C
18
烷基、C3‑
C
20
环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彬华崔大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泽璟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