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近边浪”板形缺陷的平整机支撑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050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善“近边浪”板形缺陷的平整机支撑辊,涉及材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该平整机支撑辊包括支撑辊辊体,支撑辊辊体包括辊身、辊颈、辊头三部分,辊身、辊颈、辊头一体化组成支撑辊辊体,其中辊身轮廓形状采用六次方函数曲线,该六次方函数曲线方程为:y(x)=a1x1+a2x2+a3x3+a4x4+a5x5+a6x6,其中,x表示辊身长度,y表示辊身边沿轮廓形状的高度,a1、a2、a3、a4、a5、a6表示该方程系数,分别为:3.5782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近边浪”板形缺陷的平整机支撑辊


[0001]本技术涉及材料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改善“近边浪”板形缺陷的平整机支撑辊。

技术介绍

[0002]在热连轧产线中,平整机是重要的板形加工设备,对冷却后的热轧卷进行冷加工变形,以矫正板形。平整机辊系一般由工作辊和支撑辊组成,上下工作辊辊间形成的辊缝直接接触带钢进行轧制,支撑辊贴合在工作辊上,在传递压下力矩给工作辊的同时减少工作辊的过度挠曲变形,提高辊系的刚度。
[0003]工作辊和支撑辊的初始形状及在轧制压力下变形的形状决定了所轧制带钢的板形,保证板形良好的前提是带钢沿横断面上各处的延伸一致。为了使平整板形良好,必须保证上下工作辊所构成的承载辊缝与轧件原始断面形状相一致。由于轧制压力的作用,辊系会发生挠曲变形,在带钢接触区以外的轧辊部分会形成悬臂梁结构,造成工作辊端部轧辊的过度弯曲,工作辊边部辊缝相对于中间部分变小,轧件边部延伸大于中部出现边浪。为了消除边浪,通常用作用在工作辊两端的弯辊装置对工作辊进行强力反弯,用来抵消轧辊的挠曲变形,从而改善带钢的边浪趋势。但工作辊弯辊装置的作用点在工作辊端部,由于支撑辊对工作辊的支撑作用,使工作辊反弯无法有效作用在工作辊端部以内区域,在靠近带钢边部区域内出现相对于其相邻部分延伸过大的情形,造成板形缺陷,称之为“近边浪”。由于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近边浪”板形缺陷成为制约平整板形质量的瓶颈问题,同时也降低了平整作业效率。
[0004]为了消除“近边浪”缺陷,需要对工作辊或支撑辊靠近边部的区域轮廓形状进行加工,减少带钢在这一区域的相对延伸,改善“近边浪”缺陷。
[0005]现有技术中,日本三菱公司开发了一种UCG轧机,UCG轧机是将现有的四辊平整机的基础上增加了中间辊,并增加了中间辊的弯辊,通过中间辊的窜动和弯辊,达到提高平整机辊系刚度、减少工作辊过度挠曲的目的。德国西马克公司开发了一种6辊CVC轧机,中间辊具有一定的曲线形状,通过抽动中间辊达到改变辊缝形状的目的,并最终实现改善近边浪缺陷的目的。但上述两种技术结构复杂,维护成本高,并且对于现有的四辊轧机来讲改造成本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近边浪”板形缺陷的平整机支撑辊。该支撑辊可以减小带钢近边部的延伸,改善近边浪板形缺陷。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改善“近边浪”板形缺陷的平整机支撑辊,包括支撑辊辊体,支撑辊辊体包括辊身、辊颈、辊头三部分,辊身、辊颈、辊头一体化组成支撑辊辊体,其中辊身轮廓形状采用六次方函数曲线,该六次方函数曲线方程为:
[0009]y(x)=a1x1+a2x2+a3x3+a4x4+a5x5+a6x6,其中,x表示辊身长度,y表示辊身边沿轮廓形状的高度,a1、a2、a3、a4、a5、a6表示该方程系数,分别为:3.578222
×
10^(

03)、

1.131552
×
10^(

05)、1.918310
×
10^(

08)、

1.781695
×
10^(

11)、8.512858
×
10^(

15)、

1.640242
×
10^(

18)。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通过将平整机支撑辊辊身轮廓设计成平滑过渡的多次方曲线,可以实现在支撑辊近边部区域对带钢相对延伸的控制,改善“近边浪”板形缺陷。
[0012]2、本技术通过将平整机支撑辊辊身轮廓曲线设计成多次方曲线的型式,使得支撑辊的磨削可以连续成形,保证了整个辊身轮廓磨削的光洁度和辊形精度。
[0013]3、本技术在安钢1780mm平整机上应用以来,较好的解决了平整板形“近边浪”的问题,平整板形问题下降了13%,也使得平整机生产能力得到释放,平整机生产能力提升了10%。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平整机支撑辊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平整机支撑辊辊身轮廓曲线;
[0016]图中:1、辊身,2、辊颈,3、辊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1
[0019]图1示出了平整机支撑辊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支撑辊辊体,支撑辊辊体包括辊身1、辊颈2、辊头3三部分,辊身1、辊颈2、辊头3一体化组成支撑辊辊体。
[0020]本实施例的支撑辊辊身轮廓形状采用六次方函数曲线,该函数曲线方程为:y=a1x1+a2x2+a3x3+a4x4+a5x5+a6x6,其中:x表示辊身长度,y表示辊身边沿轮廓形状的高度,a1、a2、a3、a4、a5、a6表示该方程系数,分别为:3.578222
×
10^(

03)、

1.131552
×
10^(

05)、1.918310
×
10^(

08)、

1.781695
×
10^(

11)、8.512858
×
10^(

15)、
ꢀ‑
1.640242
×
10^(

18)。
[0021]本实施例中,支撑辊的辊身轮廓曲线如图2所示。
[0022]本实施例的支撑辊在制作时,在磨床上输入六次方方程的各个系数进行磨削即得该轮廓形状的支撑辊。具体的操作是:在磨床上选择“多项式辊型”,录入“开始坐标”、“坐标结束”,然后输入六次方方程的各个系数,经磨削即得本技术的支撑辊。
[00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近边浪”板形缺陷的平整机支撑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机支撑辊包括支撑辊辊体,支撑辊辊体包括辊身、辊颈、辊头三部分,辊身、辊颈、辊头一体化组成支撑辊辊体,其中辊身轮廓形状采用六次方函数曲线,该六次方函数曲线方程为:y(x)=a1x1+a2x2+a3x3+a4x4+a5x5+a6x6,其中,x表示辊身长度,y表示辊身边沿轮廓形状的高度,a1、a2、a3、a4、a5、a6表示该方程系数,分别为:3.578222
×
10^(

03)、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庆饶静邓杭州商存亮牛庆林杨冰徐军来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