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气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950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气泡装置至少包括:罐体、进液管、排气管及出液管,其中:进液管贯通设置于罐体侧面的上部;排气管贯通设置于罐体的顶面;出液管贯通设置于罐体的底面;罐体内部设置有螺旋槽,为中空设置,包括螺旋槽侧面、螺旋槽底面、螺旋槽进液端及螺旋槽出液端,其中,螺旋槽底面靠近罐体中心的一端与螺旋槽侧面的底部连接,远离罐体中心的一端与罐体的内壁连接;螺旋槽侧面的顶部朝向螺旋槽底面一侧卷曲;进液端的底部位于进液管底部的下方;出液端位于出液管顶部的上方。通过设置螺旋槽使气体充分分解,并从排气管排出,最大限度地避免气泡停留在晶圆表面,提高晶圆电镀的质量,整体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可靠性高。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气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半导体晶圆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除气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晶圆加工的蚀刻尤其是湿法蚀刻工序中,蚀刻液的成分通常为过氧化氢与氢氧化钾的混合液,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极为缓慢,但是在湿法蚀刻工序中,由于待处理的晶圆存在有催化剂成分,并且蚀刻环境存在有氧化作用或还原作用,过氧化氢会快速分解成水和氧气,使得蚀刻液中形成大量的气泡,气泡的产生对流量、液体位置以及压强等传感器数据的读取产生较大的误差,会造成湿法蚀刻机台的频繁误报警,严重影响湿法蚀刻工艺的准确性;气泡还会携带蚀刻液外溢,对设备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气泡停留在晶圆的待电镀面上,该位置是无法上液,因此,气泡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晶圆电镀的质量。
[0003]通常情况下,将晶圆以竖放或倒放的姿态进行电镀,对电镀设备中的机械结构要求较高,虽然可以利用重力去除气泡,但是,由于电镀设备中为多块晶圆并排放置,会导致除气泡的可靠性降低,因此,在晶圆电镀的前置环节将气泡最大限度地去除显得极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气泡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除气泡难度大、除气泡装置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除气泡装置,所述除气泡装置至少包括:罐体、进液管、排气管及出液管,其中:
[0006]所述进液管贯通设置于所述罐体侧面的上部;所述排气管贯通设置于所述罐体的顶面;所述出液管贯通设置于所述罐体的底面;
[0007]所述罐体内部设置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为中空设置,包括螺旋槽侧面、螺旋槽底面、螺旋槽进液端及螺旋槽出液端,其中,所述螺旋槽底面靠近罐体中心的一端与所述螺旋槽侧面的底部连接,远离罐体中心的一端与所述罐体的内壁连接;所述螺旋槽侧面的顶部朝向所述螺旋槽底面一侧卷曲;所述进液端的底部位于所述进液管管底的下方;所述出液端位于所述出液管顶部的上方。
[0008]可选地,所述螺旋槽的螺旋角的范围为[5度,15度]。
[0009]可选地,所述螺旋槽侧面的深度范围为[10毫米,30毫米]。
[0010]可选地,所述螺旋槽底面的宽度范围为[15毫米,25毫米]。
[0011]可选地,所述进液管垂直或者上仰于所述罐体侧面的上部,其中,所述进液管的直径小于所述罐体的直径。
[0012]可选地,所述除气泡装置还包括外丝进液接头及进液阀门,其中,所述进液阀门设置在所述进液管靠近所述罐体的一端;所述外丝进液接头通过螺纹与所述进液管远离所述罐体的一端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排气管垂直于或倾斜于所述罐体的顶面,其中,当所述排气管垂直于所述罐体的顶面时,所述排气管的横截面的中心与所述罐体顶面的中心的投影重叠。
[0014]可选地,所述排气管为宝塔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横截面的直径小于所述罐体的直径。
[0015]可选地,所述出液管垂直或者倾斜于所述罐体侧面的底面,其中,所述出液管的直径小于所述罐体的直径。
[0016]可选地,所述除气泡装置还包括外丝出液接头及出液阀门,其中,所述出液阀门设置在所述出液管靠近所述罐体的一端;所述外丝出液接头通过螺纹与所述出液管远离所述罐体的一端连接。
[0017]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除气泡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的一种除气泡装置通过设置螺旋槽,使蚀刻液形在进液管至出液管的运动轨迹形成漩涡,使气体充分分解,并从排气管排出,最大限度地避免气泡停留在晶圆表面,提高晶圆电镀的质量。
[0019]2)本技术的一种除气泡装置除气泡操作便捷,整体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0020]图1显示为本技术提供的除气泡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元件标号说明
[0022]1ꢀꢀꢀꢀꢀꢀꢀꢀꢀꢀꢀꢀꢀꢀꢀꢀꢀꢀꢀꢀꢀꢀꢀ
罐体
[0023]11
ꢀꢀꢀꢀꢀꢀꢀꢀꢀꢀꢀꢀꢀꢀꢀꢀꢀꢀꢀꢀꢀꢀ
螺旋槽
[0024]111
ꢀꢀꢀꢀꢀꢀꢀꢀꢀꢀꢀꢀꢀꢀꢀꢀꢀꢀꢀꢀꢀ
螺旋槽底面
[0025]112
ꢀꢀꢀꢀꢀꢀꢀꢀꢀꢀꢀꢀꢀꢀꢀꢀꢀꢀꢀꢀꢀ
螺旋槽侧面
[0026]2ꢀꢀꢀꢀꢀꢀꢀꢀꢀꢀꢀꢀꢀꢀꢀꢀꢀꢀꢀꢀꢀꢀꢀ
进液管
[0027]3ꢀꢀꢀꢀꢀꢀꢀꢀꢀꢀꢀꢀꢀꢀꢀꢀꢀꢀꢀꢀꢀꢀꢀ
排气管
[0028]4ꢀꢀꢀꢀꢀꢀꢀꢀꢀꢀꢀꢀꢀꢀꢀꢀꢀꢀꢀꢀꢀꢀꢀ
出液管
[0029]5ꢀꢀꢀꢀꢀꢀꢀꢀꢀꢀꢀꢀꢀꢀꢀꢀꢀꢀꢀꢀꢀꢀꢀ
外丝进液接头
[0030]6ꢀꢀꢀꢀꢀꢀꢀꢀꢀꢀꢀꢀꢀꢀꢀꢀꢀꢀꢀꢀꢀꢀꢀ
进液阀门
[0031]7ꢀꢀꢀꢀꢀꢀꢀꢀꢀꢀꢀꢀꢀꢀꢀꢀꢀꢀꢀꢀꢀꢀꢀ
出液阀门
[0032]8ꢀꢀꢀꢀꢀꢀꢀꢀꢀꢀꢀꢀꢀꢀꢀꢀꢀꢀꢀꢀꢀꢀꢀ
外丝出液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34]请参阅图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3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除气泡装置,所述除气泡装置包括:罐体1、进液管2、排气管3及出液管4,其中:
[0036]如图1所示,所述进液管2贯通设置于所述罐体1侧面的上部;所述排气管3贯通设置于所述罐体1的顶面;所述出液管4贯通设置于所述罐体1的底面。
[0037]具体地,作为示例,如图1所示,所述进液管2垂直或者上仰于所述罐体1侧面的上部,其中,所述进液管2的直径小于所述罐体1的直径。所述除气泡装置还包括外丝进液接头5及进液阀门6,其中,所述进液阀门6设置在所述进液管2靠近所述罐体1的一端;所述外丝进液接头5通过螺纹与所述进液管2远离所述罐体1的一端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进液管2与所述罐体1侧面的设置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垂直或者上仰,任意能够保证蚀刻液流入的方式均适用,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外丝进液接头5是为了连接蚀刻液的输送管道,外丝进液接头2与蚀刻液的输送管道的连接必须保证气密性,使蚀刻液不会泄露。进液阀门6用于控制蚀刻液是否流入罐体1内部,具体的形式应根据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一一赘述。所述进液管2的顶部位置也可以低于所述圆柱体罐体1顶面,也可以和所述圆柱体罐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气泡装置至少包括:罐体、进液管、排气管及出液管,其中:所述进液管贯通设置于所述罐体侧面的上部;所述排气管贯通设置于所述罐体的顶面;所述出液管贯通设置于所述罐体的底面;所述罐体内部设置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为中空设置,包括螺旋槽侧面、螺旋槽底面、螺旋槽进液端及螺旋槽出液端,其中,所述螺旋槽底面靠近罐体中心的一端与所述螺旋槽侧面的底部连接,远离罐体中心的一端与所述罐体的内壁连接;所述螺旋槽侧面的顶部朝向所述螺旋槽底面一侧卷曲;所述进液端的底部位于所述进液管管底的下方;所述出液端位于所述出液管顶部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的螺旋角的范围为[5度,15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侧面的深度范围为[10毫米,30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底面的宽度范围为[15毫米,25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垂直或者上仰于所述罐体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海洋唐寅
申请(专利权)人:盛合晶微半导体江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