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大倾角采煤机润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8600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43
一种新型大倾角采煤机润滑系统,包括坡上输油通路、坡下输油通路、第一双头螺旋轴泵、第二双头螺旋轴泵、增速齿轮;坡上输油通路与第一双头螺旋轴泵的出油口连通,坡下输油通路与第二双头螺旋轴泵的出油口连通,坡上输油通路与坡下输油通路上均开设漏油口;第一双头螺旋轴泵端部的第一驱动齿轮与摇臂一轴组上的一轴齿轮啮合,第二双头螺旋轴泵的端部安装有第二驱动齿轮;增速齿轮安装在摇臂壳体内的七轴组上,与七轴组上的齿轮固连并同轴转动,增速齿轮与第二双头螺旋轴泵的第二驱动齿轮啮合,摇臂壳体内含有待润滑齿轮轴承的轴组的轴上开设进油槽,进油槽通过轴上的进油通路与齿轮轴承连通。该系统解决了开采大倾角煤层时摇臂的整体润滑问题。的整体润滑问题。的整体润滑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大倾角采煤机润滑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采煤机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大倾角采煤机润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采煤机工作可靠性的逐步提高和智能化水平快速发展的趋势,对采煤机润滑系统相应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内地质条件复杂煤层较多,在大于等于45
°
的急倾斜煤层开采方面,目前普遍使用的油池飞溅润滑已经远远达不到润滑要求(例如:坡上时摇臂的五轴轴承、六轴轴承、七轴齿轮和摇臂截割头行星部的轴承达不到润滑要求;坡下时摇臂的一轴齿轮、二轴轴承和三轴齿轮达不到润滑要求),润滑不充分导致轴承发热,齿轮过度磨损影响寿命。为保证应用于大倾角煤层的采煤机在坡上/坡下采煤过程中抬高的部分齿轮轴承得到润滑,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大倾角采煤机润滑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大倾角采煤机润滑系统,该润滑系统采用两个双头螺旋轴泵,分别将两个双头螺旋泵与采煤机摇臂的一轴和七轴连接,然后通过对轴结构的改进,使采煤机在坡上时摇臂的五轴轴承、六轴轴承和摇臂截割头行星部的轴承达到润滑要求,在坡下时摇臂的一轴齿轮、二轴轴承和三轴齿轮达到润滑要求,其结构简单,润滑效果好,采用该润滑系统能够延长采煤机的使用寿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新型大倾角采煤机润滑系统,包括坡上输油通路、坡下输油通路、第一双头螺旋轴泵、第二双头螺旋轴泵、增速齿轮;其中,所述坡上输油通路、坡下输油通路均设置在采煤机的摇臂壳体内,且设置在摇臂壳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坡上输油通路与第一双头螺旋轴泵的第一出油口连通,坡上输油通路与摇臂壳体内待润滑的轴组和摇臂截割头行星减速器相对的位置开设漏油口;所述坡下输油通路与第二双头螺旋轴泵的第二出油口连通,坡下输油通路与摇臂壳体内待润滑的轴组相对的位置也开设漏油口;所述第一双头螺旋轴泵安装固定在采煤机的摇臂壳体内,且靠近摇臂壳体内的一轴组设置,第一双头螺旋轴泵的端部安装有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与摇臂一轴组上的一轴齿轮啮合,摇臂壳体内的电机带动一轴组转动时通过一轴齿轮带动第一双头螺旋轴泵转动,从而将摇臂壳体内的油输送到坡上输油通路内,并通过坡上输油通路输送到摇臂的头部;所述第二双头螺旋轴泵安装固定在采煤机的摇臂壳体内,且靠近摇臂壳体内的七轴组设置,第二双头螺旋轴泵的端部安装有第二驱动齿轮;所述增速齿轮安装在摇臂壳体内七轴组的七轴上,且与七轴上的齿轮固连并同轴转动,增速齿轮的齿数小于七轴齿轮的齿数,所述增速齿轮与第二双头螺旋轴泵的第二驱动齿轮啮合,七轴组转动时通过增速齿轮带动第二双头螺旋轴泵转动,从而将摇臂壳体内的油输送到坡下输油通路,并通过坡下输油通路输送到摇臂的尾部;所述摇臂壳体内含有待润滑齿轮轴承的轴组的轴上在与坡上输油通路、坡下输油通路上的漏油孔相对的位置开设进油槽,所述进油槽通过加工在轴内的进油通路与安装在轴上的齿
轮轴承连通。
[000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摇臂壳体内安装有电机、一轴组、二轴组、三轴组、四轴组、五轴组、六轴组、七轴组、摇臂截割头;其中,所述一轴组、二轴组、三轴组、四轴组、五轴组、六轴组、七轴组上均安装有齿轮,相邻两个轴组上的齿轮之间啮合实现传动;摇臂壳体内还储存有油,通过油实现对摇臂截割头行星减速器以及轴组上的齿轮轴承和齿轮的润滑。
[00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坡上输油通路与摇臂壳体内的五轴组、六轴组及摇臂截割头行星减速器相对的位置开设漏油口;坡下输油通路与摇臂壳体内的一轴组、二轴组及三轴组相对的位置也开设漏油口;所述摇臂壳体的二轴组、五轴组、六轴组的轴上在与坡上输油通路、坡下输油通路上的漏油孔相对的位置均开设进油槽。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进油槽的孔径大于漏油孔的孔径。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进油通路的进油口与进油槽连通,进油通路的出油口加工在轴的侧壁上,每个轴上至少加工两个出油口。
[0010]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1](1)本技术提供的润滑系统采用两个双头螺旋轴泵,分别将两个双头螺旋泵与采煤机摇臂的一轴和七轴连接,然后通过对轴结构的改进,使采煤机在坡上时摇臂的五轴轴承、六轴轴承和摇臂截割头行星部的轴承达到润滑要求,在坡下时摇臂的一轴齿轮、二轴轴承和三轴齿轮达到润滑要求,其结构简单,润滑效果好。
[0012](2)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润滑系统不仅解决了开采大倾角煤层时摇臂的整体润滑问题,而且能够精确地控制润滑的油量,得到精确润滑的效果。
[0013](3)采用本技术的润滑系统在提高润滑效果的同时还能够减少采煤机发热,保证良好的使用性能,采煤机各个部件的寿命也得到了延长,总体上提高了采煤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左摇臂坡上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左摇臂坡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图2中A

A的剖视图;
[0017]图4是图2中二轴部位的放大图。
[0018]附图标记:摇臂壳体A、坡上输油通路1、坡下输油通路2、第一双头螺旋轴泵3、第二双头螺旋轴泵4、增速齿轮5、电机6、一轴组7、二轴组8、三轴组9、五轴组10、六轴组11、七轴组12、摇臂截割头行星减速器13、进油槽14、进油通路15、齿轮轴承16、漏油口17、第一出油口31、第一驱动齿轮32、第二出油口41、第二驱动齿轮42、齿轮121。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2]实施例1
[002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大倾角采煤机润滑系统,本实施例中以安装在左摇臂上得到润滑系统进行举例说明。
[0024]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大倾角采煤机润滑系统,包括坡上输油通路1、坡下输油通路2、第一双头螺旋轴泵3、第二双头螺旋轴泵4、增速齿轮5;其中,所述坡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大倾角采煤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坡上输油通路、坡下输油通路、第一双头螺旋轴泵、第二双头螺旋轴泵、增速齿轮;其中,所述坡上输油通路、坡下输油通路均设置在采煤机的摇臂壳体内,且分别设置在摇臂壳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坡上输油通路与第一双头螺旋轴泵的第一出油口连通,坡上输油通路与摇臂壳体内待润滑的轴组和摇臂截割头行星减速器相对的位置开设漏油口;所述坡下输油通路与第二双头螺旋轴泵的第二出油口连通,坡下输油通路与摇臂壳体内待润滑的轴组相对的位置也开设漏油口;所述第一双头螺旋轴泵安装固定在采煤机的摇臂壳体内,且靠近摇臂壳体内的一轴组设置,第一双头螺旋轴泵的端部安装有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与摇臂一轴组上的一轴齿轮啮合,摇臂壳体内的电机带动一轴组转动时通过一轴齿轮带动第一双头螺旋轴泵转动,从而将摇臂壳体内的油输送到坡上输油通路内,并通过坡上输油通路输送到摇臂的头部;所述第二双头螺旋轴泵安装固定在采煤机的摇臂壳体内,且靠近摇臂壳体内的七轴组设置,第二双头螺旋轴泵的端部安装有第二驱动齿轮;所述增速齿轮安装在摇臂壳体内七轴组的七轴上,且与七轴上的齿轮固连并同轴转动,增速齿轮的齿数小于七轴齿轮的齿数,所述增速齿轮与第二双头螺旋轴泵的第二驱动齿轮啮合,七轴组转动时通过增速齿轮带动第二双头螺旋轴泵转动,从而将摇臂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锡禹李敏丁进孙福宝谷田野李元峰韩哲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机械装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