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挖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8405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41
隧道挖掘装置(1)具有前躯体部(11)与后躯体部(12)。前躯体部(11)具有刀盘(21)、刀盘支承件(22)、以及竖立靴(34)。后躯体部(12)配置于前躯体部(11)的后方,具有用于获得进行挖掘时的反作用力的撑靴部(70)。刀盘(21)具有多个滚刀(21a)。刀盘支承件(22)支承刀盘(21)。竖立靴(34)配置于刀盘支承件(22)的下方,被设为能够相对于刀盘支承件(22)转动。够相对于刀盘支承件(22)转动。够相对于刀盘支承件(22)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隧道挖掘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在挖掘隧道时使用的隧道挖掘装。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在土木作业中,为了挖掘岩盘而使用了隧道挖掘装置。隧道挖掘装置具备在机械前面包含刀具的刀盘和设于机械后部的左右侧面的撑靴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在这种隧道挖掘装置中,在将左右的撑靴装置按压于隧道左右侧壁的状态下,通过一边使刀盘旋转一边使推力缸伸长而将刀盘按压于岩盘,从而挖掘隧道。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201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然而,在土木作业中,一般是以直线状掘进,因此在以往的隧道挖掘装置中,不能用于需要骤变曲线施工的井下挖掘矿山。
[0008]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进行骤变曲线施工的隧道挖掘装置。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本公开的隧道挖掘装置具有前躯体部与后躯体部。前躯体部具有刀盘、刀盘支承部、以及下方靴。后躯体部配置于前躯体部的后方,具有用于获得进行挖掘时的反作用力的撑靴部。刀盘具有多个刀具。刀盘支承部支承刀盘。下方靴配置于刀盘支承部的下方,被设为能够相对于刀盘支承部转动。
[0011](专利技术效果)
[0012]根据本公开,可提供能够进行骤变曲线施工的隧道挖掘装置。
附图说明
[0013]图1A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隧道挖掘装置的构成的立体图。
[0014]图1B是表示图1A的隧道挖掘装置的内部构成的侧剖面图。
[0015]图1C是表示图1B的UU

间的向视下的主梁与后躯体部的图。
[0016]图2是表示图1A的隧道挖掘装置的前躯体部的俯视剖面图。
[0017]图3是表示图1A的隧道挖掘装置的竖立支承件的立体图。
[0018]图4是图3的竖立支承件的主视图。
[0019]图5是图3的竖立支承件的局部剖面俯视图。
[0020]图6是图4的DD

间的向视剖面图。
[0021]图7是表示图3的竖立支承件的竖立靴的转动的俯视图。
[0022]图8是表示图6的竖立靴接近了刀盘支承件的状态的图。
[0023]图9A是图2的侧支承件的放大图。
[0024]图9B是图2的侧支承件的背面图。
[0025]图9C是图9B的QQ

间的向视剖面图。
[0026]图9D是图9B的RR

间的向视剖面图。
[0027]图10是图1A的顶支承件的主视图。
[0028]图11A是图10的顶支承件的仰视图。
[0029]图11B是图11A的SS

间的向视剖面图。
[0030]图12是图11A的MM

间的向视剖面图。
[0031]图13是表示图1A的隧道挖掘装置进行曲线施工的状态的图。
[0032]图14的(a)是表示进行直线施工时的顶靴的状态的前躯体部的立体图,(b)是表示进行图13的曲线施工时的顶靴的状态的前躯体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隧道挖掘装置进行说明。
[0034]本实施方式的隧道挖掘装置被称作TBM(全断面隧道挖掘机)中的所谓的撑靴式TBM、硬岩石TBM。本实施方式的隧道挖掘装置不仅能够为土木用,还能够使用于矿山的井下挖掘。
[0035](隧道挖掘装置的整体构成)
[0036]图1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隧道挖掘装置1的立体图。图1B是图1A的侧剖面图。
[0037]本实施方式的隧道挖掘装置1在由撑靴部70支承于隧道内壁的状态下使刀盘21旋转而进行挖掘。
[0038]本实施方式的隧道挖掘装置1具有前躯体部11、后躯体部12、连接部13、主梁14、架台15、作业台16、带式输送机17、以及后支承件18。
[0039]前躯体部11如图1A所示,在前端具有刀盘21,进行岩盘的挖掘。后躯体部12配置于前躯体部11的后侧,能够通过撑靴部70支承于隧道内壁。
[0040]连接部13将前躯体部11可弯曲地连接于后躯体部12。连接部13具有多个推力缸13a,各个推力缸13a的一端能够转动地连接于前躯体部11,另一端能够转动地连接于后躯体部12。
[0041]图1C是表示图1B的UU

向视下的主梁14与后躯体部12的图。
[0042]主梁14如图1B以及图1C所示,利用能够转动的连结部件连接于前躯体部11,将后躯体部12支承为能够沿A方向前后滑动。主梁14从后躯体部12朝向后方延伸。架台15能够转动地安装于主梁14的后端。作业台16是为了进行在挖掘后的隧道内壁铺设网的作业而设置的,配置于架台15的上侧。
[0043]带式输送机17从前躯体部11通过后躯体部12设置到架台15的下侧,将由刀盘21挖掘的岩石、砂土等向后方输送。
[0044]后支承件18设于主梁14,在使后躯体部12前进时支承主梁14。
[0045]另外,虽未图示,但在架台15的后方连接有车辆,该车辆设有驱动刀盘21、带式输送机17、多个推力缸13a、撑靴部70等的控制装置、电源装置以及液压系统等。
[0046](前躯体部11)
[0047]前躯体部11具有刀盘21、刀盘支承件22(参照图2)、竖立支承件23、侧支承件24、
25、以及顶支承件26。
[0048]刀盘21设于前躯体部11的前端,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刀盘支承件22旋转。刀盘21如图1A所示,具有设于挖掘侧的表面的多个滚刀21a与将挖掘的岩石获取到刀盘21的内侧的刮具21b。
[0049]图2是表示前躯体部11的构成的平剖面示意图。
[0050]刀盘支承件22配置于刀盘21的后侧。刀盘支承件22能够旋转地支承刀盘21。
[0051]竖立支承件23、一对侧支承件24、25以及顶支承件26安装于刀盘支承件22,以包围刀盘支承件22的周围的方式配置。竖立支承件23、一对侧支承件24、25以及顶支承件26是为了在挖掘中的稳定化而将刀盘支承件22支承于隧道抗壁以及为了保护刀盘支承件22不受来自坑壁的岩石崩落等的影响而设置的。
[0052]竖立支承件23配置于刀盘支承件22的下方。一对侧支承件24、25配置于刀盘支承件2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顶支承件26配置于刀盘支承件22的上方。
[0053](竖立支承件23)
[0054]图3是表示竖立支承件23的立体图。在图中,用A表示前前后方向,用箭头A1表示前方向,用箭头A2表示后方向。另外,箭头A表示前躯体部11相对于后躯体部12不弯曲而配置为直线状的状态下的前后方向。另外,图中所示的箭头B表示宽度方向,是相对于前后方向A垂直且水平的方向。宽度方向B之中朝向前方向A1用左侧方向B1表示,朝向前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隧道挖掘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前躯体部,其具有:具有多个刀具的刀盘;支承所述刀盘的刀盘支承部;以及下方靴,其配置于所述刀盘支承部的下方,被设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刀盘支承部转动;以及后躯体部,其配置于所述前躯体部的后方,具有用于获得进行挖掘时的反作用力的撑靴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挖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躯体部还具有液压缸,该液压缸能够使所述下方靴向接近所述刀盘支承部的方向以及离开所述刀盘支承部的方向移动,所述液压缸配置于所述下方靴的旋转中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隧道挖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躯体部还具有配置于所述刀盘支承部的侧方的一对侧方靴,各个所述侧方靴具有:侧方靴前部,其连接于所述刀盘支承部;以及侧方靴后部,其配置于所述侧方靴前部的后侧,能够转动地连结于所述侧方靴前部,所述侧方靴后部的后端能够以与所述侧方靴前部连结的连结部为中心沿水平方向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挖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躯体部还具有第一促动器,该第一促动器配置于所述侧方靴前部与所述刀盘支承部之间,能够使所述侧方靴前部向接近所述刀盘支承部的方向以及离开所述刀盘支承部的方向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隧道挖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躯体部还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山直树诹访野正浩浅野浩荒川拓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