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铁移动轨、空铁道岔及空铁轨道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811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铁移动轨、空铁道岔及空铁轨道梁,属于悬挂式轨道交通领域。上述空铁移动轨包括平移装置及移动轨本体,平移装置能够沿空铁道岔的宽度方向移动;移动轨本体与平移装置连接,包括移动走行板、平面导向板及曲面导向板。移动走行板包括直线边及内凹的曲线边;平面导向板及曲面导向板均与移动走行板垂直连接。曲面导向板的中部朝靠近平面导向板的方向凹陷;平面导向板的一端与曲面导向板的一端间隔设置,平面导向板的另一端与曲面导向板的另一端连接。通过上述空铁移动轨的移动,即可实现空铁道岔线路的切换;其整体结构简单,后期维护成本较低,可靠性较高。可靠性较高。可靠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铁移动轨、空铁道岔及空铁轨道梁


[0001]本技术涉及悬挂式轨道交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铁移动轨、空铁道岔及空铁轨道梁。

技术介绍

[0002]悬挂式轨道交通,俗称空铁,其主要包括空铁轨道梁、行走架及空铁车辆等部分,行走架安装在车辆车顶上方,行走架在空铁轨道梁内行驶的同时带动空铁车辆同步行驶;空铁车辆悬挂在空铁轨道梁的下方,并沿空铁轨道行驶。为了安装空铁轨道梁,需要先在地面上沿轨道线路架设多个支撑梁,而空铁轨道梁悬挂在支撑梁上。
[0003]空铁轨道梁为半封闭式中空的箱梁结构,轨道梁横截面大致为倒置的U型。轨道梁的下部设置有两个共面的轨道板,轨道板沿轨道梁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轨道板的边缘之间留有缝隙。另外,轨道梁下部还设置有两个走行板,走行板设置在轨道板的上部,并与轨道板垂直连接。走行架安装在轨道梁中,其走行轮与轨道板配合,侧部的导向轮与导向板配合,走行架下方的连接件穿过上述缝隙与空铁车辆的顶部连接。
[0004]当空铁车辆需要从主轨道进入两个支路轨道之一时,需要在三条轨道的交汇处设置空铁道岔;现有技术中的空铁道岔其结构较为复杂,后期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铁移动轨,其能够用于空铁道岔,通过空铁移动轨的横向移动来实现不同支路轨道与主轨道的连通。
[0006]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铁道岔,其采用了上述空铁移动轨。
[0007]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铁轨道梁,其采用了上述空铁道岔。
[0008]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9]一种空铁移动轨,用于空铁道岔,所述空铁道岔用于连接主路直线轨与支路直线轨及岔路直线轨的连通;包括:
[0010]平移装置,所述平移装置能够沿所述空铁道岔的宽度方向移动;
[0011]移动轨本体,所述移动轨本体与所述平移装置连接,包括移动走行板、平面导向板及曲面导向板;
[0012]所述移动走行板为一端较宽另一端较窄的条形板,包括直线边及内凹的曲线边;
[0013]所述平面导向板及所述曲面导向板均与所述移动走行板垂直连接;
[0014]所述曲面导向板的中部朝靠近所述平面导向板的方向凹陷;所述平面导向板的一端与所述曲面导向板的一端间隔设置,所述平面导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曲面导向板的另一端连接;
[0015]所述平面导向板的下边缘与所述直线边之间的区域形成直线走行面,所述曲面导向板的下边缘与所述曲线边之间的区域形成曲线走行面。
[0016]进一步;
[0017]所述曲面导向板与所述平面导向板之间的距离从移动走行板的大端到其小端逐渐变小;在移动走行板的小端,曲面导向板与平面导向板交汇;所述曲面导向板与所述平面导向板交汇处的板厚与所述主路直线轨导向板的厚度一致。
[0018]进一步;
[0019]所述移动轨本体还包括上部盖板及至少一个加强板,所述上部盖板为一端较宽另一端较窄的条形板,所述上部盖板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平面导向板及所述曲面导向板连接;
[0020]所述加强板同时与所述平面导向板、所述曲面导向板、所述移动走行板及所述上部盖板连接。
[0021]进一步;
[0022]所述平移装置包括两个平移组件,所述平移组件呈T型,包括平移件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上端与所述平移件的中部连接,下端与所述移动轨本体连接。
[0023]进一步;
[0024]所述平移组件包括两个滚轮,所述两个滚轮间隔设置,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平移件上。
[0025]一种空铁道岔,包括道岔本体及所述的空铁移动轨;
[0026]所述道岔本体包括直线辅助轨和曲线辅助轨;
[0027]所述直线辅助轨包括直线轨道边,所述曲线辅助轨包括曲线轨道边,所述直线轨道边、所述曲线轨道边及所述移动走行板共面间隔设置;所述直线轨道边与所述曲线轨道边之间的距离从主线端到分叉端逐渐增大;
[0028]所述平移装置与所述横向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空铁移动轨能够沿所述横向导轨移动,从而在直线轨位置及曲线轨位置之间切换;
[0029]所述空铁移动轨移动到直线轨位置时,所述移动走行板的曲线边与所述曲线轨道边间隔设置,所述移动走行板与所述曲线辅助轨能够用于空铁走行架通过;
[0030]所述空铁移动轨移动到曲线轨位置时,所述移动走行板的直线边与所述直线轨道边间隔设置,所述移动走行板与所述直线辅助轨能够用于空铁走行架通过。
[0031]进一步;
[0032]所述道岔本体还包括壳体及直线轨驱动装置;
[0033]所述直线辅助轨包括直线轨道板,所述直线轨道板通过转轴与所述壳体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沿所述直线轨道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直线轨道板转动至与所述移动走行板平行的位置时为工作位置,转动至与所述走移动走行板垂直的位置时为非工作位置;
[0034]所述直线轨驱动装置与所述直线轨道板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直线轨道板从工作位置及非工作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空铁移动轨移动至直线轨位置时,所述直线轨道板能够转动至非工作位置。
[0035]进一步;
[0036]所述直线轨驱动装置包括辅助轨连接杆、下部摆杆、联动杆、上部摆杆及直线轨驱动杆;
[0037]所述下部摆杆的中部与所述壳体的下部铰接,所述辅助轨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下部摆杆的下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直线辅助轨铰接;所述下部摆杆的上端向上摆动时,能够
带动直线辅助轨从工作位置切换到非工作位置之间;
[0038]所述上部摆杆的中部与与所述壳体的上部铰接,所述直线轨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上部摆杆的下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空铁移动轨连接;所述空铁移动轨朝直线轨位置移动时,能够通过所述直线轨驱动杆带动所述上部摆杆摆动,使得所述上部摆杆的上部向上摆动;
[0039]所述联动杆的上端与所述上部摆杆的上部铰接,下端与所述下部摆杆的下部铰接。
[0040]进一步;
[0041]所述直线轨驱动杆的端部铰接设置有滑块,所述空铁移动轨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空铁移动轨的横向延伸,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上述滑槽中;
[0042]所述滑槽靠近所述直线辅助轨的一端为第一端,另一端为第二端;所述空铁移动轨朝直线轨位置移动时,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滑块抵接,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滑块间隙设置。
[0043]一种空铁轨道梁,包括主路直线轨、支路直线轨、支路分叉轨以及所述的空铁道岔;
[0044]所述主路直线轨与所述空铁道岔的主线端连接,所述支路直线轨与支路分叉轨交汇于所述空铁道岔的分叉端。
[004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46]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空铁移动轨、空铁道岔及空铁轨道梁,使用时,当需要将主路直线轨与支路直线轨连通时,空铁移动轨朝曲线轨位置移动,从而使得空铁移动轨的直线走形轨与直线辅助轨形成一对完整的走行轨道;此时,空铁车辆能够从主路直线轨沿上述走行轨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铁移动轨,用于空铁道岔,所述空铁道岔用于主路直线轨与支路直线轨或岔路直线轨的连通;其特征在于,包括:平移装置,所述平移装置能够沿所述空铁道岔的宽度方向移动;移动轨本体,所述移动轨本体与所述平移装置连接,包括移动走行板、平面导向板及曲面导向板;所述移动走行板为一端较宽另一端较窄的条形板,包括直线边及内凹的曲线边;所述平面导向板及所述曲面导向板均与所述移动走行板连接;所述曲面导向板的中部朝靠近所述平面导向板的方向凹陷;所述平面导向板的一端与所述曲面导向板的一端间隔设置,所述平面导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曲面导向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平面导向板的下边缘与所述直线边之间的区域形成直线走行面,所述曲面导向板的下边缘与所述曲线边之间的区域形成曲线走行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铁移动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导向板与所述平面导向板之间的距离从移动走行板的大端到其小端逐渐变小;在移动走行板的小端,曲面导向板与平面导向板交汇;所述曲面导向板与所述平面导向板交汇处的板厚与所述主路直线轨导向板的厚度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铁移动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轨本体还包括上部盖板及至少一个加强板,所述上部盖板为一端较宽另一端较窄的条形板,所述上部盖板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平面导向板及所述曲面导向板连接;所述加强板同时与所述平面导向板、所述曲面导向板、所述移动走行板及所述上部盖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铁移动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装置包括两个平移组件,所述平移组件呈T型,包括平移件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上端与所述平移件的中部连接,下端与所述移动轨本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铁移动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组件包括两个滚轮,所述两个滚轮间隔设置,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平移件上。6.一种空铁道岔,其特征在于,包括道岔本体及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空铁移动轨;所述道岔本体包括直线辅助轨和曲线辅助轨;所述直线辅助轨包括直线轨道边,所述曲线辅助轨包括曲线轨道边,所述直线轨道边、所述曲线轨道边及所述移动走行板共面间隔设置;所述直线轨道边与所述曲线轨道边之间的距离从主线端到分叉端逐渐增大;所述平移装置与所述道岔本体滑动配合,能够沿所述道岔本体横向移动,从而在直线轨位置及曲线轨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空铁移动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旭超张水清杨虹张琳
申请(专利权)人:黑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