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进气声降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7795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33
托架(10)具有1对相对板部(15)从底板部(12)的两侧缘起相对地延伸的“U”字状截面,并被固定于车身侧,以安装预定的部件。底板部(12)和1对相对板部(15)划分出托架内侧空间(16),在底板部(12),设置有贯通孔(20),该贯通孔(20)使托架内侧空间(16)与外部连通。共振器(23)在被收容于托架内侧空间(16)的状态下,被固定于托架(10)。通气路(29)从贯通孔(20)通过,使共振器(23)与进气通道(21)连通。使共振器(23)与进气通道(21)连通。使共振器(23)与进气通道(21)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的进气声降低结构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的进气声降低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如下的状态:在被固定于车身侧的后拱上设置驾驶室安装托架,在驾驶室安装托架上安装驾驶室安装橡胶,并通过驾驶室安装橡胶来对驾驶室侧的地板框架的后端进行弹性支撑。
[0003]先行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3

16547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因为为了像专利文献1的驾驶室安装托架那样安装预定的部件而提高被固定于车身侧的托架的刚性,所以有时会将上述托架形成为“U”字状截面。在该情况下,托架的内部空间容易成为无用空间。
[0008]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利用于托架的内部空间的车辆的进气声降低结构。
[0009]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0]本公开的第1方案为一种用于降低向引擎取入空气的进气通道的进气声的、车辆的进气声降低结构,包括托架、共振器及通气路。托架具有1对相对板部从底板部的两侧缘起相对地延伸的“U”字状截面,并被固定于车身侧,以安装预定的部件。底板部和1对相对板部划分出托架内侧空间,在底板部,设置有使托架内侧空间与外部连通的贯通孔。共振器在被收容于托架内侧空间的状态下被固定于托架。通气路从贯通孔通过,使共振器与进气通道连通。
[0011]本公开的第2方案为一种第1方案的进气声降低结构,车辆为平头型车辆,其驾驶室的前端侧被以倾斜轴为中心可倾斜地支撑于车身框架。驾驶室包括被固定于前下端部或后下端部的左右1对被支撑构件。预定的部件为被设置于车身侧,以支撑左右1对被支撑构件的左右1对驾驶室支架中的至少一者。托架为驾驶室安装托架,其被固定于车身框架,以安装驾驶室支架。
[0012]在上述构成中,进气通道介由通气路与共振器连通,因此能够通过共振器来降低进气通道的进气声。
[0013]因为将共振器收容于托架内侧空间,所以能够有效地利用易成为无用空间(dead space)的托架内侧空间(托架的内部空间)。此外,能够通过底板部和1对相对板部来保护共振器。
[0014]专利技术效果
[0015]根据本公开的进气声降低结构,能够有效地利用托架的内部空间。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具备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进气声降低结构的车辆的主视图。
[0017]图2是从车宽方向外侧(箭头II方向)观察图1的右侧的驾驶室安装托架的侧视图。
[0018]图3是图1的进气声降低结构的剖视图。
[0019]图4是图3的IV-IV向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图中FR表示车辆前方,UP表示车辆上方,IN表示车宽方向内侧。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左右方向意味着朝向车辆前方的状态下的左右方向。
[0021]图1所示的车辆为平头型货车(平头型车辆),其驾驶室1的前端侧被以倾斜轴(图示外)为中心可倾斜地支撑于车身框架2。车身框架2由左右1对侧梁3和多个横梁4构成,该左右1对侧梁3遍及车辆的前后地延伸,该多个横梁4沿车宽方向延伸,并连结左右侧梁3彼此。侧梁3为向车宽方向内侧开口的“U”字状截面,并一体地具有纵壁部5、以及上壁部6及下壁部7,该纵壁部5与车宽方向交叉,该上壁部6及下壁部7从纵壁部5的上下端缘向车宽方向内侧相对地延伸。另外,在图1中,仅图示了车辆前端的横梁4。
[0022]在驾驶室1的前下端部,固定有左右1对被支撑构件8,在驾驶室1的后下端部,作为后侧的被支撑构件,固定有左右1对驾驶室锁定托架(图示省略)。在车身框架2侧,与前侧的左右被支撑构件8对应地,固定有左右1对前驾驶室支架9,与后侧的左右驾驶室锁定托架对应地,固定有左右1对后驾驶室支架(图示省略)。在驾驶室锁定托架的内侧,设置有驾驶室锁定装置(图示省略),该驾驶室锁定装置能够与后驾驶室支架的撞针(striker)(省略图示)卡合并锁定,当使驾驶室1从倾斜状态向非倾斜状态倾动(使驾驶室1的后端下降)时,在前侧,左右被支撑构件8被载置于左右前驾驶室支架9,在后侧,左右驾驶室锁定托架被载置于左右后驾驶室支架,撞针与左右驾驶室锁定装置卡合。通过驾驶室锁定装置与撞针的卡合,非倾斜状态的驾驶室1的后端侧被锁定于车身框架2侧。左右前驾驶室支架9分别介由弹性体30被弹性支撑于左右驾驶室安装托架10,左右驾驶室安装托架10分别被固定于左右侧梁3。
[0023]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为前进气规格,在左右驾驶室安装托架10之间且比车辆的车宽方向中央靠右侧(右侧的驾驶室安装托架10的车宽方向内侧(左侧))处,设置有进气通道21,该进气通道21用于向车辆的引擎(省略图示)取入空气。引擎被配置于驾驶室1的下方,引擎及进气通道21分别被固定于车身框架2。进气通道21在驾驶室1的前面侧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在其上部具有进气口(图示省略)。从进气口流入的空气在进气通道21内从上方向下方流通,并被从进气通道21的下端部介由进气连接管(省略图示)向引擎供给。
[0024]如图2~图4所示,驾驶室安装托架10一体地具有:固定板部11,其被从车宽方向外侧重叠地固定于侧梁3的纵壁部5;倾斜板部12,其从固定板部11的上端缘向车宽方向外侧上方倾斜地延伸;架支撑板部13,其从倾斜板部12的上端缘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前板部14,其从固定板部11及倾斜板部12的前端缘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以及后板部15,其从固定
板部11及倾斜板部12的后端缘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前板部14的上端缘与架支撑板部13的前端缘连续,后板部15的上端缘与架支撑板部13的后端缘连续,前板部14与后板部15前后分离并相对。架支撑板部13被大致水平地配置,在架支撑板部13的上表面,介由弹性体30载置并固定有前驾驶室支架9。
[0025]像这样,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安装托架10构成托架,该托架具有1对相对板部(前板部14及后板部15)从底板部(倾斜板部12)的两侧缘(前端缘及后端缘)起相对地延伸的“U”字状截面,并为了安装预定的部件(前驾驶室支架9)而被固定于车身侧。倾斜板部12、前板部14及后板部15与固定板部11及架支撑板部13一同界定出托架内侧空间16。
[0026]在侧梁3的纵壁部5和驾驶室安装托架10的固定板部11上,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前后左右4处)螺栓插通孔17,该多个螺栓插通孔17在将固定板部11从车宽方向外侧重叠于纵壁部5的状态下沿车宽方向贯穿。通过使固定板部11从车宽方向外侧与纵壁部5重叠,使螺栓18插过螺栓插通孔17,并将螺栓18与螺母19螺合、紧固,从而固定板部11被紧固固定于侧梁3。
[0027]在右侧的驾驶室安装托架10的倾斜板部12,形成有圆形状的贯通孔20,该圆形状的贯通孔20使托架内侧空间16与外部(倾斜板部12的车宽方向内侧)连通。贯通孔20的内径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辆的进气声降低结构,其用于降低向引擎取入空气的进气通道的进气声,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架,其具有1对相对板部从底板部的两侧缘起相对地延伸的“U”字状截面,所述底板部与所述1对相对板部划分出托架内侧空间,在所述底板部,设置有使所述托架内侧空间与外部连通的贯通孔,该托架被固定于车身侧,以安装预定的部件,共振器,其在被收容于所述托架内侧空间的状态下被固定于所述托架,以及通气路,其从所述贯通孔通过,使所述共振器与所述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和尚博大仓润
申请(专利权)人: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