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阳广贤专利>正文

一种校园儿童意外伤害医疗健康服务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713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公开了一种校园儿童意外伤害医疗健康服务机器人,包括底座、机器人身体、机器人头部、急救设备与药物、人机交互模块与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存储有意外伤害发生后引导第一目击者进行正确救治处理的视频、语音、文字或图片等信息,人机交互模块获取第一目击者的交互记录;利用现有的机器人技术,搭载机器人平台进入校园并在意外伤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内引导第一目击者进行正确救治处理的同时自动启动急救网络自动呼救,使第一目击者能在第一时间获得专业的医学指导并进行正确救治处理,提高儿童意外伤害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尤其是校园心搏骤停的第一目击者的CPR的实施率,以挽救生命,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减少致残率。减少致残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校园儿童意外伤害医疗健康服务机器人

: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人工智能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校园儿童意外伤害医疗健康服务机器人,在校园儿童发生意外伤害后可以引导第一目击者进行正确救治处理。

技术介绍
:
[0002]儿童的意外伤害已成为世界范围内0

14岁少年儿童的头号“杀手”,是21世纪威胁儿童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的主要健康问题;据统计美国每年约40%的儿童死亡是由意外伤害引起的,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意外伤害也是我国0

14岁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儿童意外伤害主要包括心搏骤停、窒息、溺水、交通事故、烧伤、烫伤、擦伤、切割伤、撕裂伤、刺伤和跌落伤、挤压伤等,当意外伤害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患儿的意识、呼吸、循环等出现障碍危及生命时,往往伴有心搏骤停(简称SCA)的发生,那么就需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必要时需要实施心肺复苏(简称CPR);研究显示,除家庭以外,校园是儿童意外伤害高发的场所,占据所有意外的19%,事实上,校园儿童发生的伤害多数是能够预防和控制的,并不直接威胁患儿生命,但一旦发生支气管异物等致命的伤害或疾病后,及时有效的现场处置不仅会对重症患儿的疾病预后和转归起决定性作用,而且可能为挽回儿童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0003]以心搏骤停为例:在美国,SCA每年累及死亡人数约45万,我国每年因SCA死亡的总人数估算约为54.4万人,SCA是国际急救医学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发生在医院以外的SCA,称为院外心搏骤停(简称OHCA),实际上OHCA约占该类SCA总数的80%,黄金急救时间仅4

6分钟(立即给予CPR);然而即使在急救网络健全的社区,专业的急救人员也很难确保在4

6分钟内到达现场施救;据调查表明,我国SCA患者自主循环复苏成功率仅为0.02%

3.40%,最终脑复苏成功率低至0

0.02%,同样,研究表明,学校工作人员包括老师往往是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一目击者,他们能否及时有效的实施救助对患儿的预后和转归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的校园工作人员对SCA、支气管异物、骨折等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即使有经过正规培训的校医,往往在面对第一现场或者心搏骤停的孩子而束手无策,过度的依赖专业人员和救护车,依赖先“送”后“救”的原则,往往导致宝贵黄金急救时间的丧失,能在黄金急救时间内实施CPR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针对其他意外伤害如:窒息、溺水、交通事故、烧伤、烫伤、擦伤、切割伤、撕裂伤、刺伤和跌落伤、挤压伤等,如果也能在意外伤害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进行正确救治处理,也能对患儿的预后和转归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通过在校园布置智能机器人,在校园儿童发生意外伤害后通过智能机器人在第一时间引导第一目击者进行正确救治处理的适合于校园应用场景的校园儿童意外伤害医疗健康服务机器人。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一种校园儿童意外伤害医疗健康服务机器人,包括底座、机器人身体、机器人头部、人机交互模块与数据存储模块,机器人身体安装在底座上,机器人头部安装在机器人身体顶部;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摄像头、触摸显示屏、机器人扬声器与麦克风,摄像头、触摸显示屏与麦克风安装在机器人头部的正面,机器人扬声器安装在机器人身体和/或机器人头部上;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设置于机器人身体或机器人头部内部,数据存储模块内存储有意外伤害发生后引导第一目击者进行正确救治处理的救治流程信息,所述救治流程信息通过触摸显示屏和/或机器人扬声器进行播报,所述意外伤害对应的救治流程信息可通过触控触摸显示屏进行选择与切换;所述摄像头与麦克风获取第一目击者进行救治处理时的救治现场音视频信息,并将这些救治现场音视频信息存储于数据存储模块内。
[0006]进一步的,所述人机交互模块还包括基于触摸显示屏、机器人扬声器与麦克风的智能语音交互模块,智能语音交互模块通过麦克风获取第一目击者的语音信息经过语音识别、处理后通过机器人扬声器进行语音回复或通过触摸显示屏和/或机器人扬声器进行救治流程信息的播报。
[0007]进一步的,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内还集成有多模态情绪识别深度神经网络。
[0008]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还包括电源管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设于机器人身体下侧背部,电源管理模块采用12V锂电池供电,用于完成充放电及系统功耗控制。
[0009]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还包括信息传输模块,信息传输模块通过有线网络和/或无线网络与学校管理平台、医院管理平台及老师管理平台进行意外伤害发生地定位、远程引导第一目击者进行正确救治处理、远程监控、启动应急救治程序、存储于数据存储模块内信息的交互。
[0010]优选的,所述学校管理平台集成于学校保卫科或医务室的监控设备上,所述医院管理平台集成于120急救控制中心的网络系统上,所述老师管理平台集成于老师的移动终端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还包括急救箱,所述急救箱安装在底座或机器人身体上,所述急救箱内分类放置有急救药品与急救物品。
[0012]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还包括急救设备,所述急救设备安装在底座或机器人身体上,所述急救设备包括心电监护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与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
[0013]进一步的,所述心电监护仪与血氧饱和度监测仪通过数据线与数据存储模块连接,将实时监测数据上传到数据存储模块内储存;所述的血氧饱和度监测仪为指夹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
[0014]进一步的,所述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包括主机、连接导线与电极片;两根所述连接导线一端分别连接主机,另一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电极片;在主机上设有显示屏、除颤仪扬声器与电击按钮。
[0015]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较好的实现了其专利技术目的,本校园儿童意外伤害医疗健康服务机器人利用现有的机器人技术,搭载机器人平台进入校园并在意外伤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内引导第一目击者进行正确救治处理的同时自动启动急救网络自动呼救,使第一目击者能在第一时间获得专业的医学指导并进行正确救治处理,提高儿童意外伤害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尤其是校园心搏骤停的第一目击者的CPR的实施率,以挽救生命,
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
附图说明:
[0016]附图1是本技术所述机器人正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2是本技术所述机器人背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3是本技术中标记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8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4是本技术中智能语音交互模块原理示意图。
[0020]附图5是本技术中多模态情绪识别深度神经网络原理示意图。
[0021]附图6是本技术所述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流程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见如下表格。
[0023]标记名称标记数字标记名称标记数字1底座18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82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校园儿童意外伤害医疗健康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机器人身体(2)、机器人头部(3)、人机交互模块与数据存储模块,机器人身体(2)安装在底座(1)上,机器人头部(3)安装在机器人身体(2)顶部;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摄像头(4)、触摸显示屏(5)、机器人扬声器(6)与麦克风(7),摄像头(4)、触摸显示屏(5)与麦克风(7)安装在机器人头部(3)的正面,机器人扬声器(6)安装在机器人身体(2)和/或机器人头部(3)上;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设置于机器人身体(2)或机器人头部(3)内部,数据存储模块内存储有意外伤害发生后引导第一目击者进行正确救治处理的救治流程信息,所述救治流程信息通过触摸显示屏(5)和/或机器人扬声器(6)进行播报,所述意外伤害对应的救治流程信息可通过触控触摸显示屏(5)进行选择与切换;所述摄像头(4)与麦克风(7)获取第一目击者进行救治处理时的救治现场音视频信息,并将这些救治现场音视频信息存储于数据存储模块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校园儿童意外伤害医疗健康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模块还包括基于触摸显示屏(5)、机器人扬声器(6)与麦克风(7)的智能语音交互模块,智能语音交互模块通过麦克风(7)获取第一目击者的语音信息经过语音识别、处理后通过机器人扬声器(6)进行语音回复或通过触摸显示屏(5)和/或机器人扬声器(6)进行救治流程信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广贤肖湘江朱德胜税海涛蒿敬波
申请(专利权)人:阳广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