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薄散湿速干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665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薄散湿速干面料,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面料散湿速干效果不佳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层、中层和下层,上层、中层和下层共同开设有若干阵列分布且将三者贯穿的通孔,通孔的孔径自上层至下层逐渐增大,中层为角度斜纹组织且通孔开设在其经浮线的聚集处,中层的顶底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均位于通孔四周的绒毛一和绒毛二,绒毛一和绒毛二分别通过中层的经线和纬线形成,绒毛一和绒毛二分别位于上层和下层的通孔内且绒毛一的吸湿性大于绒毛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丙纶纤维与涤纶纤维交织,使得本面料具有良好的导湿性,从而加速汗液在衣物内的流动让汗液干燥速度更快。速汗液在衣物内的流动让汗液干燥速度更快。速汗液在衣物内的流动让汗液干燥速度更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薄散湿速干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轻薄散湿速干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在服装大世界里,服装的面料五花八门,日新月异。但是从总体上来讲,优质、高档的面料,大都具有穿著舒适、吸汗透气、悬垂挺括、视觉高贵、触觉柔美等几个方面的特点。
[0003]在日常生活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装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烈日炎炎、酷暑难忍的盛夏,常见的纯棉T恤虽然具有良好的吸湿效果,但是吸汗后会粘黏在肌肤上,使人无法体验到凉爽舒适的感觉,最终往往导致穿着者汗流浃背。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薄散湿速干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湿散湿效果,能够避免穿着者的衣物粘黏在肌肤上导致穿着不适。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轻薄散湿速干面料,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层、中层和下层,所述上层、中层和下层共同开设有若干阵列分布且将三者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自上层至下层逐渐增大,所述中层为角度斜纹组织且通孔开设在其经浮线的聚集处,所述中层的顶底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均位于通孔四周的绒毛一和绒毛二,所述绒毛一和绒毛二分别通过中层的经线和纬线形成,所述绒毛一和绒毛二分别位于上层和下层的通孔内且绒毛一的吸湿性大于绒毛二。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贯穿上层、中层和下层的通孔使得本面料较为透气,同时因为通孔的形状自外向内逐渐增大,使得通孔能够加速汗液从内向外的传导速度,让衣物上的汗液传导至上层后快速风干,由于中层上固定连接有位于通孔内的绒毛一和绒毛二,使得透孔处透气的同时绒毛二能够吸收一定的水分并朝向绒毛一传导,让绒毛一能够在通孔内被风吹干,减少了传导至上层的水分,总体上加快了本面料的干燥速度。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层远离中层的一面上开设有与通孔错位分布的凹槽。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位于下层上的凹槽使得衣物与穿着者的接触面积减小,从而减小人们出汗时衣物粘黏在肌肤上的感觉。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层和下层均为平纹组织,所述角度斜纹组织为13页综且经浮点为浮、纬浮点为沉,所述角度斜纹组织由十三条七浮六沉的经面组织组成。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平纹组织的上层和下层来对经过起绒处理并且强度相对较低的中层进行加固,防止本面料脱散。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角度斜纹组织自左向右自上而下的组织循环为:
浮沉浮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浮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浮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浮沉浮浮、浮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浮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浮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浮、浮浮沉浮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浮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浮沉。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层的经线通过涤纶纤维和粘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中层的纬线通过丙纶纤维和棉纤维加捻而成。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丙纶纤维良好的导湿性来朝向涤纶纤维单向导湿,使得本面料具有良好的导湿散湿效果,通过吸湿性强于棉纤维的粘胶纤维来加强中层经线的吸湿导湿性能,从而加快本面料的导湿速度。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层和下层分别通过纱线一和纱线二编织而成,所述纱线一通过涤纶纤维和苎麻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纱线二通过棉纤维加捻而成。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纯棉制成的下层来对穿着者体表上的汗液进行吸收,利用上层上的苎麻纤维使得上层的吸湿效果更好,能够从中层和下层处吸收大量的水分,帮助衣物快速风干。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通过贯穿上层、中层和下层的通孔使得本面料较为透气,同时因为通孔的形状自外向内逐渐增大,使得通孔能够加速汗液从内向外的传导速度,让衣物上的汗液传导至上层后快速风干,由于中层上固定连接有位于通孔内的绒毛一和绒毛二,使得透孔处透气的同时绒毛二能够吸收一定的水分并朝向绒毛一传导,让绒毛一能够在通孔内被风吹干,减少了传导至上层的水分,总体上加快了本面料的干燥速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内中层的角度斜纹组织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内中层经线的切面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内中层纬线的切面图。
[0023]图中:1、上层;2、中层;3、下层;4、通孔;5、绒毛一;6、绒毛二;7、凹槽;8、涤纶纤维;9、粘胶纤维;10、丙纶纤维;11、棉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5]实施例:
[0026]该轻薄散湿速干面料,如图1所示,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层1、中层2和下层3,上层1、中层2和下层3共同开设有若干阵列分布且将三者贯穿的通孔4,通孔4的孔径自上层1至下层3逐渐增大,中层2为角度斜纹组织且通孔4开设在其经浮线的聚集处,中层2的顶底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均位于通孔4四周的绒毛一5和绒毛二6,绒毛一5和绒毛二6分别通过中层2的经线和纬线形成,绒毛一5和绒毛二6分别位于上层1和下层3的通孔4内且绒毛一5的吸湿性大于绒毛二6,下层3远离中层2的一面上开设有与通孔4错位分布的凹槽7。
[0027]如图2所示,上层1和下层3均为平纹组织,角度斜纹组织为13页综且经浮点为浮、纬浮点为沉,角度斜纹组织由十三条七浮六沉的经面组织组成,角度斜纹组织自左向右自上而下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浮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浮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浮沉浮浮、浮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浮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浮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浮、浮浮沉浮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浮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浮沉。
[0028]如图3和图4所示,中层2的经线通过涤纶纤维8和粘胶纤维9加捻而成,中层2的纬线通过丙纶纤维10和棉纤维11加捻而成,上层1和下层3分别通过纱线一和纱线二编织而成,纱线一通过涤纶纤维8和苎麻纤维加捻而成,纱线二通过棉纤维11加捻而成。
[0029]当人们穿着本面料制成的衣物时,由于贯穿上层1、中层2和下层3的通孔4呈现向内逐渐增大的形状,使得该通孔4可以促进并加速湿、热从下层3导向上层1,让穿着者体表的汗液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薄散湿速干面料,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层(1)、中层(2)和下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1)、中层(2)和下层(3)共同开设有若干阵列分布且将三者贯穿的通孔(4),所述通孔(4)的孔径自上层(1)至下层(3)逐渐增大,所述中层(2)为角度斜纹组织且通孔(4)开设在其经浮线的聚集处,所述中层(2)的顶底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均位于通孔(4)四周的绒毛一(5)和绒毛二(6),所述绒毛一(5)和绒毛二(6)分别通过中层(2)的经线和纬线形成,所述绒毛一(5)和绒毛二(6)分别位于上层(1)和下层(3)的通孔(4)内且绒毛一(5)的吸湿性大于绒毛二(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薄散湿速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3)远离中层(2)的一面上开设有与通孔(4)错位分布的凹槽(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薄散湿速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1)和下层(3)均为平纹组织,所述角度斜纹组织为13页综且经浮点为浮、纬浮点为沉,所述角度斜纹组织由十三条七浮六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华君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顶邦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