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服零价钼纳米点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86197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口服零价钼纳米点的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口服零价钼纳米点的制备方法包括:(1)混合钼粉末与异丙醇,在冰浴下通过机械剥离合成零价钼纳米点;(2)静置取上清液,用旋转蒸发仪除去异丙醇,将得到的零价钼纳米点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并通过高速离心去除残留的少量粒径较大的纳米颗粒,最后得到的溶液在氮气气氛中保存,即得到口服零价钼纳米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零价钼纳米点被口服后可通过中和过量的活性氧、缓解肠道炎症从而治疗炎症性肠病,是一种安全、多效、具有临床转化意义的肠炎治疗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服零价钼纳米点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钼纳米点的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口服零价钼纳米点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胃肠道非特异性慢性炎症性疾病,经常引起肠外并发症。目前全球IBD发病率和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据2017年文献报告全球约有680万例IBD病例,这给医疗卫生系统带来了巨大挑战。然而目前而言,临床上针对IBD的治疗手段却不尽如人意,5

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属于一线抗炎治疗药物,但其非特异性抗炎特性可导致全身性副作用;新型生物制剂如TNF

α的单克隆抗体Infliximab不但价格昂贵,而且存在30%的无应答率和每年20%的耐药率。因此,人们迫切需要找到更有效、更合适的治疗IBD的方法。
[0003]尽管IBD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且目前尚未明确,但许多研究指出活性氧(ROS)在IB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IBD患者的结肠炎组织和小鼠结肠炎模型中均观察到ROS的上调,最终导致肠黏膜损伤。一方面,促炎细胞因子可以激活免疫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并产生ROS;另一方面,过量的ROS产生会进一步通过NF

κB信号通路激活炎症/免疫反应,导致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分泌增加。同时过量ROS暴露会引起线粒体的氧化损伤,从而诱导肠上皮细胞凋亡。因此,清除肠道中过量的ROS对于遏制IBD的发生发展十分重要。
[0004]然而,目前研究的抗ROS制剂效率并不高,其中许多制剂会引起不良的免疫反应。研究表明,维生素E、维生素C和辅酶Q等天然抗氧化剂对IBD的疗效并不显著,其余ROS清除剂如N

乙酰半胱氨酸(NAC)以MINK1依赖性方式增强体内Th17细胞(T辅助细胞)的生成,具有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因此,开发新型抗氧化剂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5]近年来,具有炎症调节作用的生物材料正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MoS2、磷钼酸盐等钼基纳米材料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有效的抗氧化性能在抗氧化领域备受关注。其中钼纳米点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抗氧化和抗炎材料。G.Duan等(Healing Diabetic Ulcers with MoO3‑
X
Nanodots Possessing Intrinsic ROS

Scavenging and Bacteria

Killing Capacities,Small 2022,18,2107137)制备了一种MoO3‑
X
纳米点,研究了MoO3‑
X
纳米点对ROS的清除能力,表明MoO3‑
X
纳米点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促进上皮细胞再生,加速血管生成,促进DUs(糖尿病溃疡)恢复。
[0006]现有关于钼纳米点的制备,大多集中在二硫化钼纳米点和三氧化钼纳米点的报道,而对于零价钼纳米点的制备方法暂未提及。中国授权专利CN105999267B报道了一种二硫化钼纳米点/聚苯胺纳米杂化物及制备方法,其得到的二硫化钼纳米点的粒径分布较宽,其尺寸分布在2~8nm之间,且其平均粒径较大,达到6nm左右。中国专利文献CN112209445A公开了一种三氧化钼纳米点抑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得到的三氧化钼纳米点粒径小于10nm,平均粒径为3.07
±
0.45nm,但其粒径分布仍然呈现出较宽分布,其尺寸分布在1~5nm之间。
[0007]采用机械剥离方法虽然能够制备得到纳米点,但剥离方法获得的纳米点尺寸存在
随机性,无法量化生产。能否制备出一种零价钼纳米点,使得其具备尺寸分布窄、产率高、平均粒径小的特点,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同时零价钼纳米点能否较好用于IBD的治疗,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口服零价钼纳米点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一方面提供一种尺寸分布窄、产率高、平均粒径小的零价钼纳米点的制备方法,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口服零价钼纳米点,其能够在酸性环境中保持高度的稳定性,经口服后可以在结肠部位积累并中和过量的ROS,从而用于治疗IBD。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口服零价钼纳米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1)将钼粉末与异丙醇充分混合,然后在冰浴下进行机械剥离,所述机械剥离的超声功率为450W,超声频率为每3秒间隔1秒,累计超声剥离时间共20小时,得到零价钼纳米点;
[0011](2)将步骤(1)所得物静置后取上清液,旋转蒸发除去异丙醇,将得到的零价钼纳米点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并通过高速离心去除残留的少量粒径较大的纳米颗粒,所得溶液即为口服零价钼纳米点,将该溶液在氮气气氛中保存。
[0012]本专利技术通过机械剥离合成了一种新型口服零价钼纳米点,该零价钼纳米点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高效的抗氧化性能,能够很好用于IBD的治疗,且不会产生不良免疫反应。由于在酸性环境中具有高度稳定性,该口服零价钼纳米点可以口服,并在肠道中积累。由于零价钼原子的强还原作用,零价钼纳米点被口服后可准确地在结肠部位中和过量的ROS,从而治疗IBD,是一种安全、多效、具有临床转化意义的肠炎治疗药物。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制备方法,步骤(1)中剥离溶剂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选择合适的剥离溶液,并使得获得的零价钼纳米点的尺寸分布窄、产率高,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大量的摸索研究。起初专利技术人选用了常用的乙醇和N

甲基吡咯烷酮(NMP)作为剥离溶液,结果发现采用乙醇作为溶剂时,零价钼纳米点的产率极低,无法实现量化生产,因此排除该方案。而替换为常用的NMP作为溶剂时,虽然零价钼纳米点的产率得到提高,但是NMP具有潮解的特性,一定程度影响了所制备的零价钼纳米点的尺寸分布和稳定性,同时NMP的价格较高,更为重要的是,NMP的沸点为202摄氏度,难以通过简单的旋蒸除去,大幅度提高了溶剂的分离成本。因此,专利技术人采用的这两种溶剂作为剥离溶液,用于制备零价钼纳米点的方案皆宣告失败。
[0014]最终,专利技术人选择异丙醇作为溶剂时,获得了零价钼纳米点的产率较高,同时也没有潮解现象,异丙醇的沸点为82.5摄氏度,可以采用简单的旋蒸除去,而且旋蒸收集的异丙醇仍可回收用于零价钼纳米点的生产,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更为重要的是,采用异丙醇作为溶剂进行机械剥离,所获得的零价钼纳米点的尺寸分布窄、产率高、平均粒径小,能够很好作为口服制剂。
[0015]在确定了剥离溶剂为异丙醇之后,专利技术人进一步对超声剥离的参数进行了摸索。由于超声剥离过程中大量能量会作用于溶液,从而导致溶液温度迅速上升,会促进零价钼纳米点的氧化,影响其产率和稳定性,同时考虑到超声探头的寿命,选择合适的超声剥离参数是非常重要的。本专利技术人采用了500瓦、450瓦和300瓦分别进行超声剥离参数的探索,结
果发现,采用500瓦的功率时,采用简单的冰水浴难以冷却剥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服零价钼纳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钼粉末与异丙醇充分混合,然后在冰浴下进行机械剥离,所述机械剥离的超声功率为450W,超声频率为每3秒间隔1秒,累计超声剥离时间共20小时,得到零价钼纳米点;(2)将步骤(1)所得物静置后取上清液,旋转蒸发除去异丙醇,将得到的零价钼纳米点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并通过高速离心去除残留的少量粒径较大的纳米颗粒,所得溶液即为口服零价钼纳米点,将该溶液在氮气气氛中保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钼粉末与异丙醇的用量比为3g:50mL。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廷倪大龙王韩张晨钟捷唐忠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