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车型共用的位置精度调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590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车型共用的位置精度调整系统,包括浮动支撑单元和推头单元,浮动支撑单元和推头单元为一组,在车体前后左右对称安装至少四组;浮动支撑单元包括安装基座和设在安装基座上的直线导轨,直线导轨沿左右方向布置,直线导轨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浮动支撑块;直线导轨旁侧设有与其平行的导向柱,导向柱上设有与其滑动配合连接板,连接板与浮动支撑块连接;与连接板配合设有缓冲复位结构;推头单元包括推头,推头指向车体,推头在推头单元的作用下左右往复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范围广稳定性高,可适用不同裙边宽度、不同状态的车体,保证准确接车;完全消除了人工干预,降低线体故障率及维修工时。体故障率及维修工时。体故障率及维修工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车型共用的位置精度调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体在车间内的转运
,具体涉及一种多车型共用的位置精度调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白车体在焊接工程内要经过多种形式的输送转载设备,如悬链、滑撬、滚床、摩擦线等。而不同设备定位基准、定位结构往往也存在差异,在这一过程中会因现车体位置的偏差、定位不准导致设备故障甚至车体报废的风险。
[0003]以焊接白车体由线体一转运到线体二为例进行说明,焊接白车体在车间内的转运一般采用的方式是:线体一

移载机、移载机

侧顶机、侧顶机

线体二。每一步都要根据不同的设备设计支撑不同的车体位置如地板型面或裙边。
[0004]现有的设备形式是在具有移载功能的设备中根据地板的型面设计不同的固定斜导向,在接车后使车体在导向作用下滑落到导向限位中。在仅进行升降动作的侧顶机上,则支撑车体两侧裙边,不再进行导向调整。
[0005]在线体至移载机过程中,受机构或设计思路的影响,移载机构的定位基准与线体不会完全一致。同时为了保证移载过程中的安全距离,移载机的行程较长,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接车和送车过程中的出现大负载条件下的弹性变形,使车体位置发生变化;同时由于斜导向必然会设计一定的公差范围保证车体落位,叠加设备震动也会导致车体移载后的位置变化。
[0006]并且,现有的设备依靠的固定斜导向的结构调整车体位置,必须根据车体地板的结构设计复杂的支撑形式,也必然存在一种矛盾:导向范围大,则更容易与车体干涉,导向范围小,则调整范围小。
[0007]同时,目前的线体柔性化的需求越来越高,面对不同平台的车型,斜导向的设计成倍增加,从而导致设计成本与加工成本的上升。且这种受弹性变形与振动的影响,故障率较高,维修处理难度大,时间长且有一定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多车型共用的位置精度调整系统,解决车体移载过程中发生的左右偏移、扭曲等问题,实现车身从粗定位或者无定位向精确定位系统的转接。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车型共用的位置精度调整系统,包括浮动支撑单元和推头单元,浮动支撑单元和推头单元为一组,在车体前后左右对称安装至少四组;浮动支撑单元包括安装基座和设在安装基座上的直线导轨,直线导轨沿左右方向布置,直线导轨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浮动支撑块,车体坐在浮动支撑块上;直线导轨旁侧设有与其平行的导向柱,导向柱上设有与其滑动配合连接板,连接板与浮动支撑块连接;与
连接板配合设有缓冲复位结构;推头单元包括推头,推头指向车体,推头在推头单元的作用下左右往复移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复位结构包括在连接板的两侧的导向柱上分别套设的调整弹簧;同时,导向柱的两端部设有限位,用以限制调整弹簧。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两侧的调整弹簧以连接板为中心对称布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柱有两个,两个导向柱在直线导轨的两侧对称设置;每个导向柱上均设有所述的连接板和调整弹簧。
[0013]进一步的,所述浮动支撑块的上侧设为软性层。
[0014]进一步的,所述软性层的中间设有凹槽。
[0015]进一步的,所述推头单元还包括安装架和设置在安装架上的电动缸,电动缸沿左右方向布置并与推头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推头的外侧设为软性层。
[0017]进一步的,所述浮动支撑单元和推头单元与PLC控制连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多车型共用的位置精度调整系统安装在侧顶机上。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适用范围广稳定性高,可适用不同裙边宽度、不同状态的车体,保证准确接车;结构精巧紧凑,稳定性高,转接成功率大大提升;消除了人工干预,降低线体故障率及维修工时。
[0020]本专利技术的柔性化、自动化程度高,可根据不同的车型通过PLC控制高精度推头单元带动推头实现不同的推车距离,能够实现
±
1mm的定位精度。并具备较强的扩展升级空间,整体动作在侧顶正常举升或下降动作过程中进行,不影响设备节拍。
[0021]本专利技术改变现有侧顶机只进行上下举升的功能,采用浮动支撑单元实现不同状态的车体接车,对于线体至移载机、移载机至侧顶机的偏移或扭曲误差均可消除并实现接车,同时利用柔性化、高精度的推头单元实现对车体位置的准确调整对中。同时推头单元行程可调,且与线体对接,实现多种车型的自动调整,不影响设备节拍结构精巧稳定性高,保证车体向最终线体二的准确交车。
[0022]不同平台车型共线生产时,车体底盘结构与裙边宽度差异较大,本专利技术中的浮动支撑块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同大小,满足多车型的裙边接车要求。同时由高精度电动缸的PLC的控制系统方面的与输送系统对接,实现车型信号的传递,实现不同车型不同裙边的控制要求与精度要求。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浮动支撑单元和推头单元的立体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浮动支撑单元和推头单元的立体示意图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24]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图3中的箭头方向为车体方向。
[0026]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多车型共用的位置精度调整系统,本实施例的多车型共用的位置精度调整系统安装在侧顶机上,同时要保证改造后车身支撑面高度和原有一致。
[0027]本专利技术的多车型共用的位置精度调整系统包括浮动支撑单元100和推头单元200,浮动支撑单元100和推头单元200为一组,在车体前后左右对称安装至四组。
[0028]浮动支撑单元包括安装基座1和设在安装基座上的直线导轨2,安装基座1安装在侧顶机上,直线导轨2沿左右方向布置,直线导轨2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浮动支撑块3。车体裙边坐在浮动支撑块3上。
[0029]直线导轨2两侧设有两个与其平行的导向柱4,两个导向柱4在直线导轨的两侧对称设置。本实施例中,导向柱4通过直线导轨2两端固定的支撑板进行支撑安装。
[0030]每个导向柱4上均设有与其滑动配合连接板5,连接板5与浮动支撑块3固定连接。与连接板配合设有缓冲复位结构。本实施例中,缓冲复位结构包括在连接板5的两侧的导向柱4上分别套设的调整弹簧6。同时导向柱4的两端部设有限位41,用以限制调整弹簧6。
[0031]具体的,连接板5两侧的调整弹簧6以连接板5为中心对称布置。在无车体负载时,依靠两侧同规格调整弹簧6作用力下实现浮动支撑块3停止在中间位置。...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车型共用的位置精度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动支撑单元和推头单元,浮动支撑单元和推头单元为一组,在车体前后左右对称安装至少四组;浮动支撑单元包括安装基座和设在安装基座上的直线导轨,直线导轨沿左右方向布置,直线导轨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浮动支撑块,车体坐在浮动支撑块上;直线导轨旁侧设有与其平行的导向柱,导向柱上设有与其滑动配合连接板,连接板与浮动支撑块连接;与连接板配合设有缓冲复位结构;推头单元包括推头,推头指向车体,推头在推头单元的作用下左右往复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车型共用的位置精度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复位结构包括在连接板的两侧的导向柱上分别套设的调整弹簧;同时,导向柱的两端部设有限位,用以限制调整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车型共用的位置精度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两侧的调整弹簧以连接板为中心对称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多车型共用的位置精度调整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高鹏董良范兆博王新宇孟盟孙红辉马莲琴李建忠孔德璐刘西伟王蒙施素玲吴荣田杰英王义志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