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平移机构的耐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84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0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平移机构的耐磨结构,其包括导杆、滑道和耐磨板,所述导杆可滑动地置于滑道内,在导杆与滑道之间设置耐磨板,所述滑道的横截面呈匚形,所述导杆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耐磨板由一第一耐磨板和一第二耐磨板组成,该第一耐磨板和第二耐磨板的横截面均呈L形,其中,所述第一耐磨板和所述第二耐磨板相互间隔设置,在第一耐磨板或第二耐磨板的远离间隔的方向设置至少一推压部件。从而实现耐磨板的各个内表面均可以与导杆保持相抵靠的状态。靠的状态。靠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平移机构的耐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平移机构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平移机构的耐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人们常常利用平移机构使两装置能作相对平移运动,但由于平移机构一般具有两个相互作平移运动的组件,因此两组件之间会产生磨损,尤其是在平移机构其承载的是质量较大的装置时,二者之间的磨损就会更显著,磨损速度也会更快。
[0003]现有技术中,一般在两个相互平移运动的组件之间设置耐磨板,以避免二者的磨损,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但是,当耐磨板具有多个内表面、并且至少有两个内表面是相互朝向的情况下,该耐磨板受到磨损时,平移组件与耐磨板之间就会产生间隙,从而该平移机构进行平移运动时,就可能会产生晃动。就算将耐磨板与平移机构的组件之间的间隙进行移动调整,也无法使耐磨板的各个表面与平移机构相紧密抵靠,尤其是耐磨板的相互朝向的两内表面无法都与平移机构的组件相抵靠。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适用于平移机构的耐磨结构,该耐磨结构能够使导杆与滑道之间的耐磨板的各个表面均与滑道和导杆保持抵靠的状态,尤其在耐磨板遭受到磨损时,该滑道和导杆均可与耐磨板保持抵靠的状态,从而避免了导杆与滑道之间可能发生的不稳定相互移动。
[0006]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平移机构的耐磨结构,其包括导杆、滑道和耐磨板,所述导杆可滑动地置于滑道内,在导杆与滑道之间设置耐磨板,所述滑道的横截面呈匚形,所述导杆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耐磨板由一第一耐磨板和一第二耐磨板组成,该第一耐磨板和第二耐磨板的横截面均呈L形,其中,所述第一耐磨板和所述第二耐磨板相互间隔设置,在第一耐磨板或第二耐磨板的远离间隔的方向设置至少一推压部件,该推压部件能将第一耐磨板或第二耐磨板往间隔处推压,以使第一耐磨板或第二耐磨板的相应内表面始终能保持在与所述导杆相抵靠的状态。
[0007]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平移机构的耐磨结构,其通过将呈匚形的耐磨板分体设计成两个横截面均呈L形的耐磨板,并且二者相互间隔设置,并在远离间隔的方向设置相应的推压部件,使得本来无法进行相互朝向对方移动的耐磨板内表面,现在可以朝向对方移动,使得耐磨板的各个内表面均可在推压部件的推压下与导杆相抵靠。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推压部件为螺栓,该螺栓穿过于滑道上设置的螺纹通孔与所述耐磨板相抵靠,进而使耐磨板始终保持在与导杆相抵靠的状态。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推压部件为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滑道与所述耐磨板之间,借助该弹性元件的预紧力使耐磨板始终能保持在与导杆相抵靠的状态。
[0010]再进一步地,在耐磨板的外表面上增设一抵靠板,该抵靠板用于替代耐磨板与所
述推压部件相抵靠,使推压部件不直接与耐磨板相接触,并将来自推压部件的推压力传递给耐磨板。从而防止推压部件对耐磨板造成损坏。
[0011]再进一步地,从上至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耐磨板和第二耐磨板,所述抵靠板的横截面大致呈L形,其至少从第一耐磨板的上外表面环绕延伸至下耐磨板的外侧面上。
[0012]再进一步地,在所述抵靠板的上方设置至少一推压部件,在所述抵靠板的侧面设置至少一推压部件。
[0013]再进一步地,在所述滑道的两端设置阻挡装置,以限制耐磨板和抵靠板的轴向移动自由度。
附图说明
[0014]作为非限制性例子给出的具体说明更好地解释本申请包括什么以及其可被实施,此外,该说明参考附图,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根据图1的立体零件爆炸图;
[0017]图3为根据图2的正视图;
[0018]图4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立体零件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详细描述。
[0020]图1至图3示出了一种适用于平移机构中的耐磨结构的一实施例,该平移机构主要由滑道82、导杆81以及耐磨板83组成,其中,导杆81可滑动地置于滑道82内,在导杆81与滑道82之间设置耐磨板83,滑道82的横截面呈匚形,所述导杆81的横截面呈矩形,耐磨板83分体式设计,从上至下分别为第一耐磨板83a和第二耐磨板83b,该第一耐磨板83a与第二耐磨板83b上下间隔设置。应理解的是,无论是从下至上间隔顺序布置第一耐磨板83a 和第二耐磨板83b、还是从左至右、或是从右至左布置各耐磨板,其方位并无实质性的意义,皆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方便表述而作的方位限定。
[0021]此时,第一耐磨板83a与第二耐磨板83b之间具有可供二者作朝对方移动的空间,其中,
[0022]在第一耐磨板83a的上方设置推压部件,耐磨板83的上下内表面具有磨损时,该推压部件能将第一耐磨板83a往下推压。由于耐磨板83为上下分体且间隔设置的,所以具有间隙来供第一耐磨板83a往下移的空间,从而该第一耐磨板83a可以往下移动直至与导杆81相抵靠的位置。相比不分体设计的耐磨板,该结构可以最大程度上利用耐磨板83,也不用经常更换耐磨板83。
[0023]容易理解的是,由于第二耐磨板83b处于导杆81的下方,因此在第二耐磨板83b的下内表面具有磨损时,该导杆81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自动往下移动,从而没有必要在第二耐磨板 83b的下方设置推压部件,只需在第一耐磨板83a的上方设置推压部件,另,为了使耐磨板 83的侧部也能保持与导杆81抵靠的状态,可在耐磨板83的外侧面上设置推压部件,以将耐磨板83的内侧面保持在于导杆81相抵靠的状态。
[0024]耐磨板83具有内抵靠面831和外抵靠面832,该内抵靠面831由上垫板83的内表面
831a 和下垫板83b的内表面831b组成,该外抵靠面832由上垫板83a的外表面832a和下垫板83b 的外表面832b组成,
[0025]在一实施中,该推压部件配置为螺栓,在滑道82的上部并且与第一耐磨板83a相对应的位置设置螺纹通孔,该螺栓可穿过该通孔与第一耐磨板83a相推压。相应的,可在在滑道82 侧部并与耐磨板83相对应的位置设置若干螺纹通孔,螺栓穿过该侧面的螺纹通孔,与垫板 83a的侧面相抵靠。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耐磨板83的上方邻近两端的位置,分别各设置4根螺栓,共8根螺栓,并且在耐磨板83的侧部设置8根螺栓,从而可多角度地使耐磨板83保持在与导杆81相抵靠的状态。
[0026]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推压部件配置为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例如为弹簧,该弹簧成压缩状态地设置在滑道82与第一耐磨板83a之间,在耐磨板83的上内表面和/或下内表面具有磨损时,该弹簧能将第一耐磨板83a往导杆81处推压。同理,可在耐磨板83的侧面与滑道82 之间设置弹簧,以自动调整耐磨板83的侧部与导杆81之间的间隙。
[0027]第一耐磨板83a与第二耐磨板83b在与导杆81相摩擦时,由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平移机构的耐磨结构,其包括导杆(81)、滑道(82)和耐磨板(83),所述导杆(81)可滑动地置于滑道(82)内,在导杆(81)与滑道(82)之间设置耐磨板(83),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82)的横截面呈匚形,所述导杆(81)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耐磨板(83)由一第一耐磨板(83a)和一第二耐磨板(83b)组成,该第一耐磨板(83a)和第二耐磨板(83b)的横截面均呈L形,其中,所述第一耐磨板(83a)和所述第二耐磨板(83b)相互间隔设置,在第一耐磨板(83a)或第二耐磨板(83b)的远离间隔的方向设置至少一推压部件,该推压部件能将第一耐磨板(83a)或第二耐磨板(83b)往间隔处推压,以使第一耐磨板(83a)或第二耐磨板(83b)的相应内表面始终能保持在与所述导杆(81)相抵靠的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平移机构的耐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部件为螺栓,该螺栓穿过于滑道(82)上设置的螺纹通孔与所述耐磨板(83)相抵靠,进而使耐磨板(83)始终保持在与导杆(81)相抵靠的状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平移机构的耐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部件为弹性元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一帆张守业郭丹辉牛玉秀徐国坪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厦工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