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式拖车连接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773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叉车式拖车连接杆,涉及叉车式拖车技术领域,包括拖车车架,所述拖车车架的左端侧面设置有移动轮,所述拖车车架的顶部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拖车车架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右端设置有连接杆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杆体、驱动杆、主动轮、双向锥齿轮、从动轮、转动套、限制板、螺纹杆之间的相互配合,在对连接杆进行连接固定时,将连接杆放置在杆体的顶部,通过驱动杆带动主动轮进行转动,并通过双向锥齿轮带动从动轮进行转动,同时转动套将会带动限制板进行转动,并使得螺纹杆从而杆体的侧面进行转出,并对连接杆进行固定,提高了对连接杆的固定效率,方便了叉车式拖车的使用。叉车式拖车的使用。叉车式拖车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叉车式拖车连接杆


[0001]本技术涉及叉车式拖车
,具体涉及一种叉车式拖车连接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货物的运输和移动,也变得异常频繁,这时就需要借助拖车来对货物进行移动和运输,常用的拖车的种类有一体拖车、分体式拖车、叉车式拖车。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现有的叉车式拖车在进行使用时,对于连接杆的固定都是采用螺栓的方式,但现有的方式连接起来较为繁琐,对于螺栓螺母的拧紧很不方便,将会耽误不少时间,从而影响叉车式拖车的使用;
[0005]2、现有的叉车式拖车在进行使用时,需要通过连接杆对运载汽车进行连接,并通过连接杆拉动拖车移动,而在使用时不方便对连接杆进行润滑,长时间下去会对连接杆造成磨损,使得连接杆的使用寿命有所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叉车式拖车连接杆,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方便对连接杆进行连接固定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叉车式拖车在进行使用时,对于连接杆的固定都是采用螺栓的方式,但现有的方式连接起来较为繁琐,对于螺栓螺母的拧紧很不方便,将会耽误不少时间,从而影响叉车式拖车的使用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叉车式拖车在进行使用时,需要通过连接杆对运载汽车进行连接,并通过连接杆拉动拖车移动,而在使用时不方便对连接杆进行润滑,长时间下去会对连接杆造成磨损,使得连接杆的使用寿命有所降低的问题,以达到方便对连接杆进行润滑的效果。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叉车式拖车连接杆,包括拖车车架,所述拖车车架的左端侧面设置有移动轮,所述拖车车架的顶部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拖车车架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右端设置有连接杆一。
[0009]所述固定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固定连接在拖车车架的右端,所述杆体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延伸至杆体的外部,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侧面啮合连接有双向锥齿轮,所述双向锥齿轮的右端侧面啮合连接有从动轮。
[0010]所述连接杆一包括连接框,所述连接框设置在固定杆的右侧,所述连接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连接框的内部开设有润滑液室,所述润滑液室的右侧设置有滤纸,所述润滑液室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部开设有导油槽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从动轮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制板,所述限制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杆体的两侧螺纹连接。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转动套、限制板、螺纹杆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方
便将螺纹杆进行转出,使得对连接杆的固定更加方便。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隔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润滑海绵,所述润滑海绵的底端设置有挤压板。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润滑海绵、挤压板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挤压板能够对润滑海绵进行挤压,从而方便将润滑油挤入卡杆的侧面并对卡杆进行润滑。
[001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杆的内部侧面活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侧面活动连接有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二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控制机构。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顶杆、连接杆二、控制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控制机构通过连接杆二将顶杆进行顶出,方便控制挤压板的移动。
[001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压块,所述压块活动连接在卡杆的侧面,所述压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设置在卡杆的内部,所述移动块的右侧设置有顶紧弹簧。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压块、移动块、顶紧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对推杆的推出进行控制。
[001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块的后端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移动块的内部开设有滑槽。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推杆、滑块、滑槽之间的相互配合,在移动块进行移动时,通过滑块在滑槽中的滑动,从而能够将推块进行推出。
[002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2]2.本技术提供一种叉车式拖车连接杆,通过杆体、驱动杆、主动轮、双向锥齿轮、从动轮、转动套、限制板、螺纹杆之间的相互配合,在对连接杆进行连接固定时,将连接杆放置在杆体的顶部,通过驱动杆带动主动轮进行转动,并通过双向锥齿轮带动从动轮进行转动,同时转动套将会带动限制板进行转动,并使得螺纹杆从而杆体的侧面进行转出,并对连接杆进行固定,提高了对连接杆的固定效率,方便了叉车式拖车的使用。
[0023]1、本技术提供一种叉车式拖车连接杆,通过连接框、卡杆、润滑液室、隔板、润滑海绵、挤压板、顶杆、连接杆二、控制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时,润滑液室中的润滑油通过隔板内的导油槽进入润滑海绵中,同时控制机构将会通过连接杆二将顶杆进行顶出,从而能够顶动挤压板,使得挤压板对润滑海绵进行挤压,从而使得润滑海绵中的润滑油流至卡杆的侧面,并对其进行润滑,减少了连接杆一的磨损,提高了连接杆一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杆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的控制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拖车车架;11、移动轮;12、控制箱;2、固定杆;21、杆体; 22、驱动杆;23、主动轮;24、双向锥齿轮;25、从动轮;26、转动套;27、限制板;28、螺纹杆;3、连接杆一;31、连接框;32、卡杆;33、润滑液室;34、隔板;35、润滑海绵;36、挤压板;37、顶杆;38、连接杆二;39、控制机构;391、压块;392、移动块;393、顶紧弹簧;394、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实施例1
[003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叉车式拖车连接杆,包括拖车车架1,拖车车架1的左端侧面设置有移动轮11,拖车车架1的顶部设置有控制箱12,拖车车架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固定杆2的右端设置有连接杆一3,固定杆2包括杆体21,杆体21固定连接在拖车车架1的右端,杆体2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杆22,驱动杆22延伸至杆体21的外部,驱动杆22 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23,主动轮23的侧面啮合连接有双向锥齿轮24,双向锥齿轮24的右端侧面啮合连接有从动轮25,从动轮2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套26,转动套2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制板27,限制板2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8,螺纹杆28与杆体21的两侧螺纹连接。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车式拖车连接杆,包括拖车车架(1),所述拖车车架(1)的左端侧面设置有移动轮(11),所述拖车车架(1)的顶部设置有控制箱(12),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车架(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的右端设置有连接杆一(3);所述固定杆(2)包括杆体(21),所述杆体(21)固定连接在拖车车架(1)的右端,所述杆体(2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杆(22),所述驱动杆(22)延伸至杆体(21)的外部,所述驱动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23),所述主动轮(23)的侧面啮合连接有双向锥齿轮(24),所述双向锥齿轮(24)的右端侧面啮合连接有从动轮(25);所述连接杆一(3)包括连接框(31),所述连接框(31)设置在固定杆(2)的右侧,所述连接框(3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杆(32),所述连接框(31)的内部开设有润滑液室(33),所述润滑液室(33)的右侧设置有滤纸,所述润滑液室(3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隔板(34),所述隔板(34)的内部开设有导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式拖车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2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套(26),所述转动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辉明翁晁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福锐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