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360度转动翻身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56846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360度转动翻身架装置,包括底座、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动力机构,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转动设置在底座的上方,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底座上,第一支架套在第一转轴的另一端,第一转轴的外圆面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孔贯穿所述第一转轴,第一支架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贯穿第一支架,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均为腰型孔,螺栓穿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并通过螺母将第一支架和第一转轴锁紧。这样使得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间距得以改变,进而降低翻身架对于工件外形尺寸的要求,降低工件的安装难度。装难度。装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360度转动翻身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工装夹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360度转动翻身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工程装配现场,原装配过程采用地毯式装配模式,在重型零件的安装时,采用行车过吊,人力翻转的方式进行翻身操作,但是,使用该方法操作时,因变速箱笨重,人工翻转时操作很不方便,并且,若操作不当,变速箱在翻转时从空中掉落下来,就造成变速箱的损坏,若砸到操作人员的脚上,就会对操作者造成伤害,因此,运用此方法进行变速箱翻转也极不安全。
[0003]公开号为CN209190652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变速箱装配翻转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左支撑架顶端与左连接机构活动连接,右支撑架顶端与右连接机构活动连接,左连接机构和右连接机构分别与变速量的两端配合连接,右连接机构还与手动变速箱连接,手动变速箱设置在右支撑架上。所述左连接机构包括一组一种变速箱装配翻转装置,所述一种变速箱装配翻转装置与变速箱上的输出轴孔配合连接,所述一种变速箱装配翻转装置的另一端通过轴承架设在所述左支撑架顶端。所述右连接机构包括一组装配工装,所述装配工装通过螺栓连接组件与所述变速箱的侧端面配合连接,所述装配工装外圈固定设置有齿圈,所述装配工装通过所述齿圈与手动变速箱配合连接,所述装配工装固定设置在从动齿轮轴上,所述从动齿轮轴通过轴承架设在所述右支撑架顶端。
[0004]现有技术中,由于用于连接工件的左右两个工装之间的间距是固定的、无法调节的,这样就导致了翻转装置对于工件的外形尺寸要求较高,以及工件安装时较为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翻身架的两个用于连接工件的支架间距固定,造成的对工件外形尺寸严苛和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360度转动翻身架装置,其中用于连接工件的支架能够移动并且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其移动范围的任意位置,进而降低翻身架对于工件外形尺寸的要求,提高工作效率。
[0006]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能360度转动翻身架装置包括底座、用于固定工件的第一连接组件、用于固定工件第二连接组件和用于驱动工件转动的动力机构,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转动设置在底座的上方,工件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能够与工件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底座的上方,第一支架套在第一转轴的另一端,第一转轴的外圆面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孔贯穿所述第一转轴,第一支架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贯穿第一支架并且与第一定位孔连通,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均为腰型孔,螺栓穿过第一定位孔和第
二定位孔,螺栓通过螺母将第一支架和第一转轴锁紧。如此设置,使得第一支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滑动并且通过螺栓和螺母将其固定在器滑动范围内的任意位置,进而使得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间距得以改变,进而降低翻身架对于工件外形尺寸的要求,降低工件的安装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0007]作为优选,第一支架的转动轴线和第二支架的转动轴线重合。如此设置,保证翻身装置运行的稳定,提供装置安全性。
[0008]作为优选,翻身架装置还包括用于限制工件转动角度的锁止机构。如此设置,能够将工件的翻转角度限定,降低工作难度,提供工作效率。
[0009]作为优选,锁止机构包括锁止板和锁止销,锁止板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锁止销滑动设置在底座上方,锁止板上围绕第二支架的转动轴线环设有多个锁止孔,锁止销与任意锁止孔插拔连接。如此设置,不需要复杂的传感和急停装置,结构更加简单,操作更加方便。
[0010]作为优选,锁止机构还包括壳体和把手,壳体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壳体的一端开设有容置槽,锁止销的一端插入所述壳体的容置槽内,壳体上还开设有与容置槽连通的滑移孔,把手的一端穿过滑移孔与锁止销固定连接。如此设置,便于工人操作。
[0011]作为优选,锁止机构还包括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设置在容置槽内,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锁止销和容置槽的内壁相抵。如此设置,保证锁止销始终处于受力状态,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0012]作为优选,壳体上设有限位孔,容置槽和滑移孔均与限位孔连通,把手能够插入限位孔内。如此设置,拉动把手带动锁止销转动,进而将把手卡在限位孔内,使得装置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0013]作为优选,限位孔有两个,两个限位孔均沿锁止销的轴线方向布置。如此设置,能够将锁止销固定在不同的位置,提高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014]作为优选,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第一转轴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一安装座上;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转轴和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第二转轴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二安装座上,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锁止板固定安装在第二转轴上,锁止机构的壳体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座上。如此设置,结构更加简单,制造更加方便,更容易维护。
[0015]作为优选,动力机构包括减速箱、小齿轮和大齿轮,减速箱安装在底座上,减速箱的输出端与小齿轮固定连接,大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二转轴上,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减速箱为手摇式蜗轮蜗杆减速箱。如此设置,通过多级减速,使得驱动工件翻转的过程更加省力,工件翻转的角度更加精准。
[001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旋紧或松开螺栓和螺母进而调整第一支架的位置,进而调整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间距,降低翻身装置对于工件外箱尺寸的要求,提高翻身装置的通用性,便于工件的安装提高工件加工效率;2)通过锁止机构能够将工件固定在多个角度,便于工件的后续加工,提高工作效率;3)工人能够通过将把手卡在任意限位孔内,进而避免锁止销与锁止板意外脱离,提高翻身装置整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种能360度转动翻身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一种能360度转动翻身架装置的爆炸图;
[0019]图3为一种能360度转动翻身架装置的仰视图;
[0020]图4为图3中A

A处剖视图;
[0021]图5为图3中B

B处剖视图;
[0022]图6为图5中C处放大图。
[0023]附图标记:1、底座;11、底部支架;12、安装支架;2、第一连接组件;21、第一安装座;22、第一转轴;221、第一定位孔;23、第一支架;231、第二定位孔;24、螺栓;25、螺母;3、第二连接组件;31、第二安装座;32、第二转轴;33、第二支架;34、第二壳罩;4、动力机构;41、减速箱;42、小齿轮;43、大齿轮;44、保持座;5、锁止机构;51、壳体;511、容置槽;512、滑移孔;513、限位孔;52、锁止销;53、把手;54、复位弹簧;55、锁止板;551、锁止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详细描述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360度转动翻身架装置,包括底座(1)、用于固定工件的第一连接组件(2)、用于固定工件第二连接组件(3)和用于驱动工件转动的动力机构(4),第一连接组件(2)包括第一支架(23),第二连接组件(3)包括第二支架(33),第一支架(23)和第二支架(33)均转动设置在底座(1)的上方,工件设置在第一支架(23)和第二支架(33)之间,第一支架(23)和第二支架(33)均能够与工件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组件(2)包括第一转轴(22),第一转轴(22)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底座(1)上,第一支架(23)套在第一转轴(22)的另一端,第一转轴(22)的外圆面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21),第一定位孔(221)贯穿所述第一转轴(22),第一支架(23)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231),第二定位孔(231)贯穿第一支架(23),第一定位孔(221)和第二定位孔(231)均为腰型孔,螺栓(24)穿过第一定位孔(221)和第二定位孔(231),螺栓(24)通过螺母(25)将第一支架(23)和第一转轴(22)锁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360度转动翻身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23)的转动轴线和第二支架(33)的转动轴线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360度转动翻身架装置,其特征在于:翻身架装置还包括用于限制工件转动角度的锁止机构(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360度转动翻身架装置,其特征在于:锁止机构(5)包括锁止板(55)和锁止销(52),锁止板(55)与第二支架(33)固定连接,锁止销(52)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方,锁止板(55)上围绕第二支架(33)的转动轴线环设有多个锁止孔(551),锁止销(52)能够与任意锁止孔(551)插拔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360度转动翻身架装置,其特征在于:锁止机构(5)还包括壳体(51)和把手(53),壳体(51)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壳体(51)的一端开设有容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成荣马凌翔陈迪孙亚利郑华鲍永哲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