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布式调用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0001]本公开实施例涉及计算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布式调用链的处理方法、分布式调用链的处理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调用链数据存储在一种分布式的、面向列的开源数据库HBase中的,其格式不是标准的16进制格式,不易读取。
[000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专利技术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布式调用链的处理方法、分布式调用链的处理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不易读取的问题。
[000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分布式调用链的处理方法,包括:
[0006]拦截原始日志数据,并对所述原始日志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所述原始日志数据中包括的具有第一数据格式的分布式调用链; />[0007]对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调用链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拦截原始日志数据,并对所述原始日志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所述原始日志数据中包括的具有第一数据格式的分布式调用链;对所述具有第一数据格式的分布式调用链进行格式转换,得到具有第二数据格式的分布式调用链;基于预设的压缩算法对所述具有第二数据格式的分布式调用链进行数据压缩,得到压缩后的分布式调用链;将所述压缩后的分布式调用链发送至Kafka集群,以使得所述Kafka集群对所述压缩后的分布式调用链进行存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调用链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格式为以键值对形式呈现的对象结构数据格式,所述第二数据格式为标准的JSON字符串格式;其中,对所述具有第一数据格式的分布式调用链进行格式转换,得到具有第二数据格式的分布式调用链,包括:将以键值对形式呈现的对象结构数据格式的分布式调用链,转换为标准的JSON字符串格式的分布式调用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调用链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压缩算法包括GZIP压缩算法;其中,基于预设的压缩算法对所述具有第二数据格式的分布式调用链进行数据压缩,得到压缩后的分布式调用链,包括:构建GZIP格式文件的文件头以及GZIP格式文件的文件尾,并对所述具有第二数据格式的分布式调用链进行解析,得到所述具有第二数据格式的分布式调用链中包括的原文、匹配长度以及偏移距离;对原文、匹配长度以及偏移距离进行霍夫曼编码,得到具有Deflate格式的数据块,并对所述文件头、文件尾以及具有Deflate格式的数据块进行封装,得到压缩后的分布式调用链。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调用链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GZIP格式文件的文件头,包括:将所述文件头中的GZIP格式校验码的第一字节设置为第一预设值,并将所述GZIP格式校验码的第二字节设置为第二预设值;将所述文件头中的压缩算法标识符设置为第三预设值,并将所述文件头中的标志位的各比特位设置为零;将所述文件头中的源文件时间戳设置为当前时间,并将所述文件头中的附加标志以及操作系统标志均设置为第四预设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调用链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拦截原始日志数据,并对所述原始日志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所述原始日志数据中包括的具有第一数据格式的分布式调用链,包括:在应用性能管理工具中对日志数据采集程序的源码进行修改,得到具有数据拦截功能的数据拦截程序;对源码修改后的应用性能管理工具进行编译部署,并基于编译部署后的应用性能管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永坤,陈康,陈翀,付华峥,韦登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