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用车蓄电池固定结构以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561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乘用车蓄电池固定结构;包括后备箱总成、第一蓄电池压板和第二蓄电池压板;后备箱总成包括设置于后备箱盆底的后备箱盆加强板;第一蓄电池压板固定于后备箱盆加强板纵向的后部上端面;第二蓄电池压板可拆卸固定于后备箱盆加强板纵向的中前部上端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车身钣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乘用车蓄电池固定结构以及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固定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乘用车蓄电池固定结构以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蓄电池固定结构为塑料或金属托盘与拉钩或压板进行结合从而固定蓄电池。
[0003]因蓄电池重量较大,蓄电池托盘材料即使是塑料,重量也相对较大;且由于托盘受限于布置环境影响,很难做到能通用固定不同长宽尺寸的蓄电池,通用化率较低;且蓄电池托盘为模具件,成本相对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乘用车蓄电池固定结构,其充分利用车身钣金

后备箱盆加强板结构进行限位;在后备箱盆只增加了两个横置蓄电池压板的情况下,可靠牢固的固定蓄电池;且通过控制后备箱盆加强板两侧冲压凸起限位结构的间距,及螺接压板在后备箱盆前后的螺接位置,实现不同长宽尺寸蓄电池在后备箱盆的固定;摒除传统蓄电池固定托盘结构,降低了整车成本,且压接固定结构尺寸小巧简单、固定牢靠,大大降低了整车结构重量,且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只通过后备箱盆冲压尺寸的限制及螺接压板在后备箱盆固定位置的改变从而能固定不同长宽尺寸的蓄电池。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乘用车蓄电池固定结构,包括后备箱总成、第一蓄电池压板和第二蓄电池压板;
[0006]后备箱总成包括设置于后备箱盆底的后备箱盆加强板,充分利用已存在车体内的车身钣金

后备箱盆加强板结构进行限位,摒除传统蓄电池固定托盘结构,减少针对蓄电池限位的新增加的零部件,以降低整车的重量以及节约制作成本;
[0007]第一蓄电池压板固定于后备箱盆加强板纵向的后部上端面;第二蓄电池压板可拆卸固定于后备箱盆加强板纵向的中前部上端面;第一蓄电池压板和第二蓄电池压板的作用是根据蓄电池的宽度,第一蓄电池压板是固定位置的,调整第二蓄电池压板在后备箱盆加强板上的螺合位置,对不同宽度的蓄电池进行限位固定,在后备箱盆总成内只增加了两个横置蓄电池压板的情况下,可靠牢固的固定蓄电池。
[0008]所述第一蓄电池压板整体由金属片材一体冲压弯折构成,第一蓄电池压板整体为横置的V字形结构,包括水平面和倾斜面;该水平面横向固定于后备箱盆加强板纵向的后部上端面,该倾斜面斜向突设于后备箱盆加强板纵向的后部,倾斜面的倾斜方向是朝向后备箱盆加强板纵向的前部,V字形结构的第一蓄电池压板可以将对应一侧的蓄电池下端的凸边容置限位,限制蓄电池向后方的位移以及限制蓄电池向上方的位移。
[0009]水平面的长度方向上左右对称设有至少四个等腰梯形豁口,以便减轻第一蓄电池压板的整体重量,同时增强该水平面的抗弯折强度;倾斜面整体为内凹的圆弧面,以便配合
蓄电池下端的凸边,对蓄电池向后和向上两个方位进行限位,圆弧面可增强该部位的抗弯折强度;倾斜面上端长度方向的中部设有倒等腰梯形的缺失部,其作用是减轻第一蓄电池压板的整体重量,同时增强该倾斜面的抗弯折强度。
[0010]所述第一蓄电池压板与后备箱盆加强板纵向的后部上端面之间为焊接固定或螺合固定。
[0011]所述第二蓄电池压板整体由金属片材一体冲压弯折构成,第二蓄电池压板整体为倒置的凸字形结构,包括前端的弧面限位支撑部、中部的水平面定位部和后端的防转动定位部;前端的弧面限位支撑部为内卷的圆弧面,其作用是限制蓄电池前后位移,以及配合后备箱盆加强板限制蓄电池的上下位移,中部的水平面定位部下表面触接于后备箱盆加强板纵向的中前部上端面,中部的水平面定位部上设有穿孔,中部的水平面定位部通过固定螺栓穿过穿孔与后备箱盆加强板纵向的中前部螺合固定;以便根据不同宽度尺寸的蓄电池,调整第二蓄电池压板在后备箱盆加强板纵向的中前部上端面的固定位置,适应不同尺寸的蓄电池安装在该后备箱盆内。
[0012]所述前端的弧面限位支撑部的圆弧面内表面下端中部向外设有外凸面,该外凸面上设有纵向凸楞,以便该纵向凸楞与对应的蓄电池一侧下端的凸边紧密压接或与对应的蓄电池一侧下端的凸边间的凹槽嵌设,限制蓄电池左右的位移。
[0013]所述中部的水平面定位部左右两端面对应向上延伸有定位部弯折边,以加强第二蓄电池压板整体的抗弯折强度。
[0014]所述后端的防转动定位部为长条形片材,该防转动定位部的末端向下弯折构成防转动弯折边,该防转动弯折边的末端与后备箱盆加强板纵向的中前部上端面触接,增大第二蓄电池压板与后备箱盆加强板纵向的中前部上端面的摩擦力,配合螺栓的螺合以限制第二蓄电池压板在被螺栓螺合后以螺栓为轴水平向转动。
[0015]所述后备箱盆加强板左右两侧分别对应冲压突起有凸台,该对应的一对凸台位于第一蓄电池压板和第二蓄电池压板构成的水平面的左右延长面内;该一对凸台是为了在后备箱盆加强板的左右方向进一步限制蓄电池的位置,可根据蓄电池的左右两端之间的长度对后备箱盆加强板进行冲压,使本专利技术乘用车蓄电池固定结构可以适应不同长宽的蓄电池。
[0016]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含有该乘用车蓄电池固定结构的汽车,包括蓄电池和后备箱总成,所述蓄电池坐设于后备箱盆底的后备箱盆加强板上,蓄电池后侧下端的凸边限位容置于第一蓄电池压板的V字形结构内,蓄电池左右两侧下端的凸边分别限位触接于后备箱盆加强板左右对应的凸台处,蓄电池前侧下端的凸边被第二蓄电池压板的纵向凸楞紧密压接限位固定,后备箱盆加强板坐设固定于后备箱盆底。
[0017]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车身钣金

后备箱盆加强板结构进行限位;在后备箱盆只增加了两个横置蓄电池压板的情况下,可靠牢固的固定蓄电池;且通过控制后备箱盆加强板两侧冲压凸起限位结构的间距,及螺接压板在后备箱盆前后的螺接位置,实现不同长宽尺寸蓄电池在后备箱盆的固定;摒除传统蓄电池固定托盘结构,降低了整车成本,且压接固定结构尺寸小巧简单、固定牢靠,大大降低了整车结构重量,且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只通过后备箱盆冲压尺寸的限制及螺接压板在后备箱盆固定位置的改变从而能固定不同长宽尺寸的蓄电
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004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47]实施例1
[0048]参见图1

图4所示,一种乘用车蓄电池固定结构,包括后备箱总成1、第一蓄电池压板2和第二蓄电池压板3;
[0049]后备箱总成1包括设置于后备箱盆底的后备箱盆加强板11;
[0050]第一蓄电池压板2固定于后备箱盆加强板11纵向的后部上端面;第二蓄电池压板3可拆卸固定于后备箱盆加强板11纵向的中前部上端面。
[0051]所述第一蓄电池压板2整体由金属片材一体冲压弯折构成,第一蓄电池压板2整体为横置的V字形结构,包括水平面21和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用车蓄电池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备箱总成(1)、第一蓄电池压板(2)和第二蓄电池压板(3);后备箱总成(1)包括设置于后备箱盆底的后备箱盆加强板(11);第一蓄电池压板(2)固定于后备箱盆加强板(11)纵向的后部上端面;第二蓄电池压板(3)可拆卸固定于后备箱盆加强板(11)纵向的中前部上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蓄电池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电池压板(2)整体由金属片材一体冲压弯折构成,第一蓄电池压板(2)整体为横置的V字形结构,包括水平面(21)和倾斜面(22);该水平面(21)横向固定于后备箱盆加强板(11)纵向的后部上端面,该倾斜面(22)斜向突设于后备箱盆加强板(11)纵向的后部,倾斜面(22)的倾斜方向是朝向后备箱盆加强板(11)纵向的前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乘用车蓄电池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水平面(21)的长度方向上左右对称设有至少四个等腰梯形的豁口(211);倾斜面(22)整体为内凹的圆弧面;倾斜面(22)上端长度方向的中部设有倒等腰梯形的缺失部(2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蓄电池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电池压板(2)与后备箱盆加强板(11)纵向的后部上端面之间为焊接固定或螺合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蓄电池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蓄电池压板(3)整体由金属片材一体冲压弯折构成,第二蓄电池压板(3)整体为倒置的凸字形结构,包括前端的弧面限位支撑部(31)、中部的水平面定位部(32)和后端的防转动定位部(33);前端的弧面限位支撑部(31)为内卷的圆弧面,中部的水平面定位部(32)下表面触接于后备箱盆加强板(11)纵向的中前部上端面,中部的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惠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